遗产数据库

毓秀桥

摘要: 7-1444-3-742.毓秀桥.清.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古建筑..第七批
7-1444-3-742.毓秀桥.清.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古建筑..第七批

毓秀桥位于韩城古城南涺水之上。
据现存《重修县南石桥碑记》拓片和乾隆年 间《韩城县志》卷十三《重修涺水桥记》所载, 桥先是架木为之,往来者多病涉,邑致仕桥南刘 中丞与德平公解佑启协筹,于康熙四十一年 (1702年)至四十五年(1706年)易之以石,遂 成倬道。乾隆十六年(1751年)、二十一年(1756 年)先后两次因雨暴涨,桥被冲塌而重修。又据 民国年间《韩城县续志》卷四《重修南桥记》载, 继道光二年(1822年)续修后,将近百年,桥底、 桥面倾圮坍塌,行者苦于跋涉,于宣统二年 (1910年)重修。桥名几易,乾隆十六年重修后 更名“集胜桥”,乾隆二十一年重修后,更名“毓 秀桥”,因在县城之南,又俗称南桥。此桥南北 走向,全长180米,宽4.50米,为石拱10孔桥, 桥墩呈梭形,桥底石铺,桥面呈拱形,石缝间嵌 铁锭加固,桥两旁为石栏、望柱,东101个,西 99个,柱头雕饰瓜果,栏两端各设置象征护卫的 头戴风雪帽的石人坐像。
桥之南现存木牌坊一座,据《重修县南石桥 碑记》载,就是康熙四十一年至四十五年始建石 桥时所建。此坊原悬有创建石桥者贵州巡抚乔南 刘荫枢所书“示我周行”横匾。


毓秀桥


坊为三连单檐歇山顶,由于中间高两边低, 相连重叠,而形成重檐歇山顶。四柱直线横列, 柱居中4.55米,两边各3.55米。中两柱前后各 紧靠一柱,并置石雕夹柱石,以加强稳固性。夹 柱石上下两部分组成,下为长1.45米,宽0.45 米,高1.00米的须弥座,上为雕以石人、花果 和鼓面有狮虎的石雕。两边柱用斜木支撑固定。 柱间施大额枋和平板枋。其上补间铺作中六斗四 拱五昂,边为四斗四拱五昂,均以通枋并与柱斗 拱相连,纵横相交,昂头均为象鼻上卷式,最上 有蚕头,并承托檐檩。中大额枋下中饰光芒四射 的太阳,角饰以龙头雀替,形成二龙戏珠。两边 大额枋下饰以龙头龙尾及象头雀替。现歇山四角 各有支柱,为后来重修时所加。
此桥原为城南惟一的南北交通要冲,至今 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了。为了适应现代交通的需 要,20世纪70年代又在石桥之西新建了一座钢 筋混凝土平面桥,形成了一古一新、双桥并架之 势,古今对比强烈。两桥北岸之间新修了“毓秀 园”,并新建了仿古式“望河楼”。南岸古石桥南 有三连木牌坊。古新建筑协调,环境十分优美。
本世纪初,由于毓秀桥用石为风化石,且护 栏年久失修,风化严重,护栏东西两边出现局部 坍塌。桥券洞顶石缝粘灰脱落形成裂痕。为了切 实保护此处文物。2002年,韩城市人民政府投资 46万元,对毓秀桥进行了整体维修。
2003年9月24日,毓秀桥被陕西省人民政 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公 布保护范围为桥体及木牌坊四面外延50米。建 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的东、西外延50米,南、 北外延10米。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