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马王堆汉墓帛画里的“幽都”

摘要: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根据画面布局,再加上周遭环境和墓主人状态的刻画,可以很清楚地分为四个部分,自下而上分别为“地下”、“地上”、“天地之间”和“天上”。这四个部分,目前我们上面的三个部分讨论最多,地下的部分,内容相对简单,所以很难引起论者探索的欲望。不过如果我们深究的话,还是有一些可以挖掘的东西。地下的这个部分,可以理解为 ...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根据画面布局,再加上周遭环境和墓主人状态的刻画,可以很清楚地分为四个部分,自下而上分别为“地下”、“地上”、“天地之间”和“天上”。这四个部分,目前我们上面的三个部分讨论最多,地下的部分,内容相对简单,所以很难引起论者探索的欲望。不过如果我们深究的话,还是有一些可以挖掘的东西。

地下的这个部分,可以理解为黄泉,是地狱观念传入中土之前,中国古代对地下世界的想象。按《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王逸注:“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称幽都。”马王堆帛画上的地下部分即为“幽都”。

幽都又指北方,这在先秦两汉典籍中多有记载。

如《山海经·海内经》: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鸟、玄蛇、玄狐蓬尾。有大玄之山。有玄丘之民。有大幽之国。有赤胫之民。

如《史记·五帝本纪》: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

如《墨子·节用》:古者尧治天下,南抚交趾,北降幽都。

如《淮南子·地形训》:八纮之外,乃有八极……西北方曰不周之山,曰幽都之门。

  。。。。。。

极北为苦寒之地,上面第一条记载,除了人是赤胫,凡物尽黑,山、水是,鸟、蛇、狐也是,正与古人对地下幽冥世界的想象一致。明确了这一点,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马王堆汉墓帛画的内容。

首先是幽都画面正中的力士,只见他脚踩鲸鲵,两手托举大地,腿间游动着一条红通通的大蛇。我的第一印象,这是不是地下世界的某一神灵?也确有学者将其作地下神灵看待,不过看他的气质,又似乎有些粗笨呆板了,与我们通常想象的神灵形象很难符合。帛画上方的人身蛇尾神灵,有学者考证为“太一”,我们将二者对比起来,气质上的差距是很明显的。而且他双手托举着大地,其作用当然很重要,但亲自动手干活的,恐怕地位不会很高。我们看汉代的东王公、西王母和伏羲、女娲这两个两口子,或者同一帛画中的太一神,要么在空中飘着,要么交缠着,要么就好好的坐着,还有一些不是很友好的神灵,则是很威猛的状态。

如果我们将目光放眼整个汉代,可以发现汉画像砖石中常见有托举形象的力士或动物,动物就不说了,多数是熊,力士有的就是胡人的形象,与马王堆汉墓帛画上的力士极像。后者的形象,眼目深细,鼻子宽大,下巴上三绺胡子,似为兽身,但也可能是身穿兽皮。这样的形象,很符合当时文献对北方胡人的描述。例如《三胡赋》:

莎车之胡,黄目深睛,员额狭颐。康居之胡,焦头折頞,高辅陷无,眼无黑眸,颊无余肉。罽宾之胡,面象炙蝟,顶如持囊,隈目赤眥,洞頞卬鼻,额似鼬皮,色象萎橘。

又如《汉书·西域传》:

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国,国虽颇异言,然大同俗,相知言。其人皆深目,多须髯。

。。。。。。

总结起来,胡人的体貌主要是三个特征:深目、高鼻、多须髯,与帛画中的力士相符。这样的胡人形象,在汉画像砖石的流行地域基本都有发现,其中比较有名的,要属山东青州地区大量发现的大型胡人石雕。

其他地区也有大量的发现,这里不能一一举例,但他们的特征都是高度统一的,只是帛画中的力士需要头顶大地,所以不见画像砖石中常见的“尖帽”。如果拿这些胡人与马王堆帛画上的力士比较,就能发现他们的很多共同点,就是拿后世的蒙古人,比如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来比较,好像也没有很大的差异。

根据题材来看,汉画像中的胡人多是作为胡汉战争、出行依仗、乐舞百戏等内容的配角,作为力士的胡人相较来说不是很多,比较典型的例子有山东临沂吴白庄汉墓出土的胡人力士石柱,和江苏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收藏的胡人力士石柱。

马王堆帛画上的力士,对比东汉时期画像砖石上常见的胡人形象,可以基本判断其为北方胡人,又根据我们上面的讨论,北方对应的是地下世界,胡人力士托举大地,对于我们理解东汉画像砖石中同类题材的含义是极有意义的,配合其在墓室中的空间位置理解,这个视野一下子就很开阔了。

北方并不只与地下世界对应,《淮南子·泰族训》上说:“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前交趾,后幽都。”北方也与后方配伍。

西

地下

马王堆帛画幽都世界里那两只口衔祥云的神龟,有两位学者指出是玄武,玄武为北方之神,据《礼记·曲礼》云:“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急缮其怒,进退有度,左右有局,各司其局。”郑玄注曰:“以此四兽为军阵,象天也。”《吴子·治兵第三》亦有相似记载,在讲到三军进止时云“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招摇在上,从事在下”。玄武位在北方,又在后方,所以幽都世界里本应有他,但两位学者直接将神龟视作玄武的角度是有问题的。

我们知道,玄武为龟蛇合体,实际上两只神龟之间正有一条活跃着的大蛇,那它和它俩是不是有什么联系。我想存在疑问的原因主要是,这三只灵兽的距离似乎有一些大了,不过我们看西汉时期的玄武形象,有很多是龟与蛇截然分开的。据冯时的研究,玄武作为四象中的北宫之象,最早只能追溯到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所撰的《淮南子》,因此,龟蛇合体的玄武形象很可能是西汉初年或稍前的一段时间内完成的。而玄武的形象与虚、危两宿和螣蛇星官有关,虚、危组成龟,与螣蛇结合成玄武,两者最初就是分开的。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正在玄武形成的初期阶段,绘者发挥的余地有限,而更接近玄武的最初阶段。从这个角度讲,帛画上的玄武形象为我们认识玄武形成的最初阶段提供了重要的例证。

还有,我们看螣蛇星官的形状,是不是与帛画中尾部游动、昂头回首的大蛇姿态很像。西安交通大学西汉墓曾出土一幅星象图,其中玄武中的蛇,与帛画中的蛇的姿态完全一致。

这就能够证明,帛画中的蛇实际上是玄武的一部分,不是孤立的存在。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的话,还可以发现两只神龟和灵蛇的脖子上都围着“围巾”,这在帛画里其他人或动物身上是不见的,这种“围巾”代表什么,我们还不清楚,但也能说明他们仨是一体的。

最后来说说站在玄武背上的那两只猫头鹰。猫头鹰又作鸱鸮,枭,或鸮。《说文解字》上说:“不孝鸟也。日至,捕鸟磔之。”段注曰:“不孝鸟也。故日至捕枭磔之。汉仪。夏至赐百官枭羹。汉书音义。孟康曰。枭,鸟名。食母。破镜,兽名。食父。黄帝欲绝其类。使百吏祠皆用之。如淳曰。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作枭羹以赐百官。以其恶鸟故食之也。从鸟在木上。五经文字曰。从鸟在木上。”

我们现在也认为猫头鹰是一种怪怪的鸟,跟现在乌鸦的形象有的一比,看过《哈利波特》的人都知道,魔法世界里充当信使的,也是猫头鹰(雪鸮),可见对猫头鹰神秘力量的认识在东西方文化里是共通的。

但这可能只是东汉才有的看法,在这之前,枭可是一种神鸟。如《诗经·鲁颂·泮水》:

翩彼飞鸮,集于泮林,

食我桑葚,惠我好音。

西汉时期还设有“枭骑都尉”的武职,后世所谓“枭雄”,也是取枭威猛的含义。可见在东汉以前,猫头鹰可是作为吉祥和威猛的鸟,与后世有很大的不同。在商周时期,有很多以枭为题材的艺术作品,著名的有妇好墓出土的鸮尊,是比较早的,汉画中也见有一些猫头鹰题材的作品,除了马王堆帛画,东汉时期的汉画像砖石中也见有一些例子,但其实看不出像《说文解字》中描述的“不孝鸟”的样子。

先秦至西汉时期对猫头鹰的正面印象,一是来源于它的凶猛,一是源自其夜晚活动的神秘,超凡的夜视能力很容易引起人的敬畏,甚至是崇拜。既如此,帛画里将其组合在幽明世界里,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分类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