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庄严法相道佛心——宝光寺的佛教造像

摘要:   佛门重地,佛、菩萨造像不仅是僧侣信徒顶礼膜拜的对象,也是历代工艺美术和创作者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一个时代的文化风貌。成都宝光寺所珍藏的佛教造像时代上自南北朝,下至近现代。就材质而言可分为石刻、木刻、铜铸、玉雕等。现藏最早的当属南朝梁大同龙首铭文千佛造像石刻碑,距今约1500年历史。最值得一提的是:1996年宝光寺在修建素餐厅时,在地下 ...

  佛门重地,佛、菩萨造像不仅是僧侣信徒顶礼膜拜的对象,也是历代工艺美术和创作者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一个时代的文化风貌。成都宝光寺所珍藏的佛教造像时代上自南北朝,下至近现代。就材质而言可分为石刻、木刻、铜铸、玉雕等。现藏最早的当属南朝梁大同龙首铭文千佛造像石刻碑,距今约1500年历史。最值得一提的是:1996年宝光寺在修建素餐厅时,在地下挖出的一通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施衣社华严三圣造像石刻碑,同时还出土了一件石雕菩萨头像。这通造像碑不仅是宝光寺历史沿革的证物,更是一件弥足珍贵的艺术精品。其精细的线刻和浅浮雕雕刻手法,显示出高超的艺术造诣,真实体现了大唐盛世的非凡气度,让人一看,就被那种大气雍容、典雅华贵的气势所折服。造像碑上部的飞天以及佛、菩萨身上的衣纹线条流畅之极,真如行云流水一般。

  

唐代贴金观音菩萨石刻头像

  高30.2厘米

  此尊头像于1996年宝光寺修建素餐厅时自地下挖掘出土,与“唐开元施衣社华严三圣造像石刻碑”出土的时间和地点基本相同。惜只有头部而无身躯,或为唐武宗“会昌法难”所毁。头像用红砂石雕琢而成。观音面部丰腴,头戴宝冠,宝冠高耸,冠前曾饰宝珠,惜已脱落,额饰白毫相,双眼微阖,双唇微闭,双耳下垂,冠涂蓝彩,面、耳贴金,金片略有剥落。这尊观音头像,当为观音造像中典型的“圣观音”造像。

  

  宝光寺收藏的佛教造像中,大部分的金铜铸像多为明清时期铸造。如明代铜贴金观音菩萨坐像、清代铜鎏金释迦摩尼佛坐像、清代铜鎏金药师佛坐像、清代铜韦陀菩萨立像、清代铜鎏金监斋菩萨立像等等。宝光寺所藏历代佛造像,有的是寺内僧人监造的,有的是信徒出资制造的,更有的是民众捐赠到寺内供奉的。总之,由于各种历史缘由,这些精美的造像汇聚到宝光寺内,寺内僧侣更是精心呵护,极大地丰富了宝光寺的文物收藏。我们也有幸能一睹这些庄严法相的真容。

  

南朝梁大同六年(540年)龙首铭文千佛造像石刻碑拓片

  高150厘米 宽87厘米 厚11.5厘米

  此碑用四川地区常见的红砂石雕琢而成,原在新都正因寺,1973年移入宝光寺珍藏。碑额雕刻双龙,形体矫健,首尾相接,活灵活现;双龙之间又雕刻有图像,碑正面为一佛二胁侍,碑背面为接引佛,佛像下有一足印。碑身四面纵横有序地雕刻着千尊佛像,佛像精巧玲珑,高仅5厘米左右,堪称世上最小的石刻佛像。正面菩萨立像旁有“女弟子赵□□敬造永远供养”等铭文。碑两侧下端雕刻天王像,手持法器,神态勇武威严;边缘铭刻数行铭文,依稀可见“梁大同六年造立千佛碑”“咸通二年十一月十八日”“咸通四年岁次癸未”和“大元至元太岁己卯”等题记。

  

  

明代铜贴金观音菩萨坐像

  通高21.5厘米

  此尊观音铜像通体贴金,金片略有剥落。观音头戴宝冠,双耳垂饰,上身赤裸,双臂各戴一钏,右臂下垂至膝,左臂半举,两手各持一束莲花。腰部纤细,下身着裙,裙饰缠枝纹,双腿结跏趺坐于莲座上。此像是汉传密宗造像的典型代表。宝光寺是一座修行上主张“显密圆融”的佛教寺院,主修禅学而又不排斥其他宗派,这尊铜像就深切反映了这一特点。

  

  

清代铜鎏金药师佛坐像

  通高17.5厘米

  此尊佛像通体鎏金,头有螺发,顶有高肉髻,髻正中嵌一圆珠,螺发和肉髻涂以蓝彩。双眼微阖,双耳下垂,颈部有蚕节纹。身穿双领下垂式佛衣,腰系丝绦,双手施禅定印,掌心托一盛装甘露的药钵,结跏趺坐于莲座上。

  药师佛为东方净琉璃净土世界的教主,深受广大佛教徒的崇奉。《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说,药师佛还是菩萨时,发过十二大愿以解救众生;成佛后,众生只要敬念药师佛名号,就可以解脱生、老、病、死等苦难。

  

  

清代韦陀菩萨铜立像

  通高33厘米

  此尊韦陀头部戴盔,面带微笑,身皮甲胄,身侧飘帛带,右手平举至胸前作施礼状,左手拄金刚杵,双足站立于方形台上。

  韦陀是南方增长天王座下的八神将之一,是广为民众熟悉的佛教护法神,担当佛地的“卫戍工作”,负责驱除邪魔,护持佛法,护助出家人,其形象通常做中国古代武将的装扮。据说,韦陀造像动作不同,有不同的含义,如果双手合十、金钢杵横置于腕,表示寺院财力雄厚,欢迎游方僧人前来挂单、做客;如果一手拄金钢杵于地,另一手叉腰,则表示寺院财力有限,不能接待远方来客。

  宝光寺收藏的这尊韦陀像,虽然左手拄金刚杵于地,但他面带笑容,右手施礼,并非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模样,究竟有什么寓意,还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谜。

  

  

清代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坐像

  通高20厘米

  此尊铜佛像通体鎏金,唯佛头螺发及莲台面涂蓝彩。佛身穿半披式袈裟,腰系丝绦,双手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莲台上。佛像神情肃穆,双眼微阖,仿佛正在俯视众生。佛像体现了佛特别具有的“三十二相”,如遍体金色、毛发青色、眉间白毫、顶成肉髻、鼻高额广、双耳垂肩等。

  

  

释迦牟尼佛汉白玉像

  通高64厘米

  这尊玉佛属于南传佛教造像,用汉白玉精雕细琢而成,玉色洁白温润。佛像面容清秀,前额饰宝带,宝带上镶嵌红蓝宝石,细眼描眉,嘴唇涂朱,身穿袒右袈裟,衣纹描金,质感轻盈,右手下垂施触地印,左手平抬置于腹前,结跏趺坐于平台上。

  清光绪末年,宝光寺真修和尚效法唐代玄奘,不避艰险,远赴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各个佛教国家游历学法。1906年,他从厦门泛海至缅甸,雇用当地能工巧匠,开采良玉,精心雕琢佛像,缅甸国王为其精诚感动,特捐银洋1000盾以助其事。佛像完工后,真修和尚又克服交通运输上的种种困难,历时两年,终于将佛像安全运回宝光寺,供奉于极乐堂内,接受海内外广大佛教徒的礼拜。

  

  

清代道教真武大帝铜坐像

  高27厘米

  此尊铜像原有贴金,现已脱落殆尽。神像长发后披,双目微阖,双耳下垂,嘴部曾有三缕长髯现已残缺。右手上抬置于胸前,左臂斜置于左腿上,手掐印诀,身穿长袍,腰佩朝带,赤足,端坐,座已残失。

  这是一尊典型的道教造像。真武大帝是从玄武信仰逐渐演化而来的道教尊神,受到宋代以来不少帝王的推崇,在民间拥有广泛的信徒。作为佛教寺院,宝光寺收藏的这尊道教神像,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佛、道二教的和谐关系,体现出宝光寺僧人对其他宗教的包容精神。

  

  宝光寺虽为一座禅院,但是并不排斥其他佛教宗派,净土宗和密宗都在这里有所体现。兴建于咸丰元年(1851年)的罗汉堂,占地约1600平方米,同时建造了577尊贴金彩绘罗汉。罗汉为小乘佛教修持者追求的最高果位,宝光寺的这577尊罗汉像,形态各异,造型准确,比真人稍大。

  

罗汉堂一隅

  宝光寺罗汉堂兴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建筑平面呈“田”字形,占地约1600平方米,共有577尊彩绘贴金罗汉造像。

  

  步入宝光寺罗汉堂,577尊造像分为内外4层,中间连以“十”字,通道回环曲折、俨若迷宫。法身、报身、应身“三佛”与孔雀明王、文殊、普贤、地藏、观音构成“十”字纵横轴线,“西天二十八祖”“十八罗汉”“东土祖师”分布于“十”字轴线两侧,其他500罗汉从“三佛”开始,左右有序地分布环绕,形成一个结构严谨、等级分明的佛国世界。相传灵隐寺僧叶守益是地藏菩萨转世、济公和尚是降龙罗汉转世,他们的尊像被赫然安放在“十”字横轴的一端,这是民间信仰对宝光寺罗汉堂的影响。“东土祖师”里不仅包含了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惠能、怀让、马祖、怀海这些公认的禅宗历代祖师,还包含了悟达国师、圆悟国师、密云定慧、破山海明、笑宗印密、尔生超能、从芝明念、恢彰实阔、玉参际隆、月容了纯、行深达彰、映梅悟柏等宝光寺的历代祖师,体现了宝光寺僧众对罗汉堂的影响。作为中国佛教史上的著名高僧,悟达国师、圆悟国师在500罗汉之中已有尊容(分别为悟达尊者与受胜果尊者),再被重复列入“东土祖师”,尤见宝光寺僧众对他们功著于寺的铭志不忘。康熙、乾隆二位皇帝化身为“阇夜多尊者”和“直福德尊者”跻身于“五百罗汉”,沿袭了北京碧云寺罗汉堂的传统,这是帝王政治施加于“五百罗汉”的影响。但碧云寺罗汉堂里的另一尊乾隆,顶盔挂甲,戎装打扮,化身为“破邪见尊者”,却没有在宝光寺500罗汉中出现,说明宝光寺罗汉堂毕竟还有自己的选择原则,不愿把装束格格不入的乾隆纳入在500造像之中。而碧云寺罗汉堂里蹲在房梁的济公和尚,却被宝光寺罗汉堂安置在了显要的“十”字线上,顺应了民间对济公和尚的喜爱和尊重。可以看出,在对传统的继承中,宝光寺罗汉堂也有自己的顺应和选择,因而能够名扬海内。


  感恩转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收录于话题 #

      上一篇下一篇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