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弥井盐马古道

摘要: 旧时马厩弥井小村小村弥井,大理剑川弥沙乡的一个古村落,坐落于弥沙河的下段,整个村落沿河而建。古老的石桥横跨两岸,阡陌交通,相互通达。历经百年岁月的老式木屋大多坐南朝北,“三坊一照壁”的庭院、“一进两院”的院落、“三进三出”的大院……滚滚江水流转四季,沿河古道上斑驳的痕迹,旧时马厩旁挂着的昏黄油灯,这些都是“茶马盐道”的溯源。在白 ...

旧时马厩

弥井小村

小村弥井,大理剑川弥沙乡的一个古村落,坐落于弥沙河的下段,整个村落沿河而建。古老的石桥横跨两岸,阡陌交通,相互通达。历经百年岁月的老式木屋大多坐南朝北,“三坊一照壁”的庭院、“一进两院”的院落、“三进三出”的大院……

滚滚江水流转四季,沿河古道上斑驳的痕迹,旧时马厩旁挂着的昏黄油灯,这些都是“茶马盐道”的溯源。

在白语里,“弥井”和“盐井”的发音很相近,也因此地产盐而冠名“弥井”,古称“母盐”“傍弥潜井”。“那时候我们这里‘三天一小集,五天一大集’,外面请来的戏班子开年要唱一两个月,还有的店铺通宵达旦的经营。”83岁的李汝慧老人坐在院子里,泡上一杯热茶,晒着冬日的暖阳,慢悠悠地诉说着往日时光“那时候的弥沙河两岸盐灶拔地而起,商旅云集,马帮络绎不绝。当时村子里有36个煮盐灶,一个灶上架7口锅,一口锅里每天大约能够煮60斤的盐。”

弥井临近沙溪,村子里有一条通往沙溪的五里坡古道,这是一条在陡坡上人工开凿的古道,又被称为“三颗石”。相传古时五里坡坡道陡直,路面常被马帮踩踏出许多石块而不便通行。过路人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人捡三块石头堆放在古道两旁。久而久之,古道两边就形成了两道边墙。石板上依稀可见的马蹄印迹,那是昨日辉煌岁月的静静诉说;边墙上错落有致的颗颗青石,那是时光荏苒岁月的轻叹。

沿石阶慢慢向上,昭应寺的古戏台上还在演绎着女将穆桂英出征的故事。

听一段戏,喝一杯茶,用心聆听弥井喃喃地诉说。走一段古道,抚一颗青石,那是盐马古道失落的历史。岁月时光带走繁华与热闹,留下了古寺、戏台的幽幽韵味。失落的盐马古道,岁月流逝的风景依旧。

小贴士:弥井村隶属于剑川县弥沙乡弥新村委会,全村有106户,共424人,群众经济来源以种植芸豆、玉米、小麦和畜牧业为主。弥井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曾是盐马古道时滇西北地区的盐业重镇,至今保留着盐马古道时期的盐母神、三圣宫、昭应寺、古戏台等十几个古迹遗址。(见习记者 杨钰洁 文/图)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