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文旅实践 | 沉浸式文化旅游融入博物馆展教——以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博物馆为例

摘要: 参观博物馆这一文化活动,在现代社会,已经不仅仅体现在欣赏艺术品,参观收藏陈列,更在于人与馆、人与物的互动与学习探索。位于江苏南京的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是中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寺庙遗址。遗址外侧的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博物馆,主要以传达大报恩寺遗址的历史文化为中心,创造性地以现代博物馆学的运营和展示理念进行功能的传达,突出现 ...

参观博物馆这一文化活动,在现代社会,已经不仅仅体现在欣赏艺术品,参观收藏陈列,更在于人与馆、人与物的互动与学习探索。位于江苏南京的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是中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寺庙遗址。遗址外侧的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博物馆,主要以传达大报恩寺遗址的历史文化为中心,创造性地以现代博物馆学的运营和展示理念进行功能的传达,突出现代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带来的博物馆沉浸式体验游览的乐趣。在展览陈列方面,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博物馆充分考虑参观者的审美与娱乐需求,现代教育理念,运用沉浸式的参观体验,让展览与教育融合,让学习欣赏与休闲娱乐结合,成为生动的文化教育场所。


约翰·柏纳·费歇尔·冯·埃尔拉赫于1721年出版《文史建筑平面图》(《Plan of Civil and Historical Architecture》)中所画的大报恩寺

  

宗教与历史的沉浸式传达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博物馆中设立佛教藏经博物馆展区、出土文物展示区、“莲池海会”观音场景、有着六朝至明代金陵梵刹模型的“南朝四百八十寺”、遗址展区、长廊、九色鹿经变画廊等展示区域。在不破坏原有宗教与历史文脉的前提下,用数字化的表达方式,用艺术化的展陈设计方式,将研究成果,历史的厚重与宗教的虔诚展现在观众面前。在展示区的设计上,充分考虑融入艺术元素,如色彩墙绘的颜色搭配,与灯光的协调。古典文化与宗教,在今天已经不能够仅仅停留在陈列与收藏上,更重要的是其展示与呈现的新思路与方式。古与今的对话,历史与当下的交汇,正是传承祖先文明文化遗产,与开拓未来人类文明版图的研究思路。徜徉在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博物馆,能够深切体会到的正是这种借古以开今的新博物馆氛围与现代文化场馆的独特气质。

“莲池海会”

有着六朝至明代金陵梵刹模型的“南朝四百八十寺”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博物馆有一处重要的藏经展区,该展区主要展示浩瀚博大的佛教经藏文化,展陈刻藏大业、明代大藏经、佛法东渐及金陵刻经的经版经藏等。展厅内布局为:四周是经架,三藏经律论,圣典十二部,在展示设计上,以历史的厚重感为主要的基调,突出宗教的虔诚肃穆,与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相结合。展厅内采用多组沙岩浮雕展现集经、取经、传经的历史,并设有区域播放一段段视频影像,使观众直接感受和体验取经之路。金陵刻经处悬挂着呈现传统佛教刻版文化之精髓的刻经板,在顶面、壁面上呈现《洪武南藏》经文。展厅一侧陈列的是金陵佛教贡献及复兴者的艺术铜雕像。整体氛围庄严肃穆,寂静安详。在播放数字影像视频的小区域里,为观众设立了可以坐下休息的座椅,均采用古代僧人打坐的蒲团圆座的设计,具有历史的带入感,体现出人文的关怀,将参观者的身体舒适度与展陈设计布置相结合。将博物馆教育空间融汇进展览展示场域,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这是该馆处处充分体现着的设计思维。让参观者可以身临其境地融入历史的厚重感氛围中,在触觉、视觉、听觉、嗅觉间感悟该博物馆所传递的历史。

佛教文化展区重点凸显南京佛教在中国佛教乃至世界佛教殊胜地位,“舍利佛光”这里暗合舍利七次放光的记载,展厅内会不定时幻化七色光芒,具有“无限镜像”的绚烂的艺术效果,沉浸式的体验感十足,观众可以在其间领略现代艺术设计与宗教历史结合之妙处。在具有视觉冲击力与震撼力的陈列设计中,体会科技注入文化所带来的新意与创造力。

展览与教育的沉浸式融合

博物馆可以通过应用新的信息通讯技术改变自身的风格,改变展示和诠释藏品的方法,让公众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使他们乐意亲身参与博物馆的工作。博物馆需要引起公众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博物馆管理者应该鼓励参观者主动探索博物馆的藏品和服务。只有在此基础上,博物馆才能完成其自身功能。博物馆展览与教育的结合、融合,必将是一个发展趋势。

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的书写经文区域,落地的玻璃窗,错落有致的书写台,温和雅致的灯光,烘托出祥和宁静的氛围,成为别致的教育展示区域,其间书写的大人儿童,成为演绎博物馆教育展示的主角。观众漫步其间,会不自觉地受到影响,从而放慢脚步,静静体会文化活动的浓厚的沉静氛围。

儿童考古区域,是以历史遗迹的发掘,遗产文化的展示为主题的博物馆值得投入去做的展示项目。可以设计一系列的考古学习流程展示与体验活动,将儿童带入生动的考古经历中。专门的区域与流畅性的程序,会是儿童考古区的科学性与教育性融合的保障。在寓教于乐的同时,增进家长与子女的互动,与亲情的交流。此外,随着现代科技的日趋发达,博物馆电影院的传统模式被打破。现在,在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人们可以单独佩戴上VR虚拟现实的眼镜,来观赏博物馆主题性的电影,在属于自己的独立的观影空间里安静而不受打扰地享受电影,这样的自主沉浸式的观影方式得到观众的喜爱,也为博物馆带来了创收。

儿童考古区

在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随处可见穿着汉服进行展示与摄影活动的大小观众。博物馆提供汉服租借活动,将古代服饰文化传入现代社会,在博物馆场域中进行展示,是宣传古代文化精华的有效手段,也是现代社会的时尚风向,成为博物馆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真人cosplay古代人物的博物馆沉浸式体验,充分运用了该馆的文化资源,结合了现代旅游的一些创新点,带给参观者别样的深刻体验与认知。

艺术与科技的沉浸式交汇

艺术与科技,在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得到融合,它渗透进每一个展示区域里,渗透进每一处精心的设计中,成为博物馆具有审美律动的活力增长点。数字媒体技术在展览中的合理应用,使得展览的呈现与诠释方式更为生动立体,为展览注入活力,激发观众参观兴趣,使其参观体验更为丰富多彩。

在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博物馆的展出方式上,以宗教与历史为主线,用科技数字化的技术营造一种符合场馆内容的氛围,将灯光、彩色绘画、雕塑等合理地安排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如有着六朝至明代金陵梵刹模型的“南朝四百八十寺”,以及“莲池海会”的宗教题材展示场景,都旨在为博物馆的阐释主题提供更为现代多元,更符合观众兴趣的观赏体验。

在“千年对望”的场景塑造时空长廊尽头,玄奘法师对着佛陀微笑,空气中飘着一缕缕熏香。观众走近其中,便会有静谧安详的切身感受。在动与静的结合中,在艺术与科技间,在现代技术与自身的积淀结合处,呈现出全新的沉浸式艺术体验。在文化旅游成为一种趋势的今天,沉浸式的博物馆展览与教育设计将创造智慧化的、人性化的博物馆,令所有前来参观的人流连忘返。

“千年对望”

  

  (作者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编辑:郭晓蓉

审核:李 政

本文刊登于2021年1月22日《中国文物报》文旅专刊第7版文旅专刊投稿邮箱:

wwbwenlv@163.com


  

分类: 中文 研究 研究前沿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