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石钟山石窟(剑川石窟)

摘要: 位于云南省剑川县石宝山支脉,开凿于公元七三八至一二五三年,及少数元、明时代作品。这里山清水秀,怪石嶙峋,三月的石宝山满山翠松,浓荫掩径,远眺石钟山像是如来的头部,花状的突起物更像如来头部的卷贝发,或许古人就因此殊胜奇景而发愿开窟。中国游侠徐霞客亦曾到此,他在《游石宝山记》就说∶“石面有纹如龙鳞。”走遍中国南北的他,亦不禁讶异称怪 ...
14.石钟山石窟.南诏、大理(公元 649-1094年) 剑川县.剑川县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石窟寺及石刻.包括石钟寺、狮子关、沙登。.第一批     
 位于云南省剑川县石宝山支脉,开凿于公元七三八至一二五三年,及少数元、明时代作品。这里山清水秀,怪石嶙峋,三月的石宝山满山翠松,浓荫掩径,远眺石钟山像是如来的头部,花状的突起物更像如来头部的卷贝发,或许古人就因此殊胜奇景而发愿开窟。中国游侠徐霞客亦曾到此,他在《游石宝山记》就说∶“石面有纹如龙鳞。”走遍中国南北的他,亦不禁讶异称怪哉!

概况

       石钟山石窟又称剑川石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剑川县城西南25公里石宝山南部文峰,因有一紫红丹岩(丹霞地貌)形状如倒扣石钟而得名。石钟山上有三区石窟群了石钟寺区八窟,狮子关区三窟,沙登村区六窟。三十区域共造像139尊。这些石像,均雕刻在红砂石上。这些造像,以南诏国的发展历史为主要内容,构造了一幅生动的南诏历史画卷。在南诏200多年的历史中,功绩特别显著的3位王者在石窟中均有雕像。石钟山石窟的139尊像中,除南诏历史人物雕像外,还有释逸牟尼、八大明王等佛教造像和反映人们日常生活的樵夫、老翁、琴师、童子以及女性生殖器雕像,这些雕像,栩栩如生,充满民间生活气息。石窟群依山开凿,宏伟壮观,共有石钟寺区、狮子关区和沙登箐区,计17窟,造像139躯,是南诏、大理国时期的艺术瑰宝。
        石钟山石窟的开造年代,上迄南诏(唐),下至大理国(宋),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云南最早的石窟。这一石窟群所具有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特别是那座中国唯一的女性生殖器(白族语叫阿盎白)雕塑,竟然出现在以佛像、王者像为主题的雕像群中,这引起了联合国有关学者专家的极大关注。在封建社会时期,为何要雕刻此物于佛像群中,引起了人们强烈的争论,有人说此物是当初雕凿不成功而随意打成的;有人说是少数民族地区性崇拜的产物;’有人说是女性求子的崇拜物;有人说石钟山的取名石不仅形如钟,而且也像男性的生殖器龟头,老天造了这阳性物,古人为寻求阴阳平衡,便人工造了这女性生殖器;也有人说这反映了人生生老病死的规律。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坛。但不管怎样说,“阿盎白”被白族妇女和白族群众所崇拜则是铁钵挣的事实, 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石钟山石窟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钟山上还有个宝相寺,每月农历27~29天,这里都要举行传统的唱情歌活动,届时,大理、丽江、洱源、兰坪等七个县市的白族男女青年,都要穿着节日盛装,弹着三弦来这里弹情对歌,通过对歌,他们要盟定终生——寻找如意的伴侣。这样的歌会要举行三天三夜。
石钟寺区有石窟8龛,第一、第二窟雕有南诏王造像,是研究南诏史的重要的实物资料,为全窟的重点;第3-7窟是佛像,雕刻细腻,造型优美,是石窟群中艺术性较高的几处。狮子关区有石窟3处,其一为南诏王全家造像,俗称"全家福";另一为俗称"酒醉鬼"的雕像;第三处在巨石之上刻一位深目高鼻的人,旁镌"波斯国人"四字,实为天竺(今印度)僧人。沙登箐区有石窟6处,在甲子寺悬崖的缝隙中雕刻的多闻天王和增长天王像,高达2米,威武雄壮。
       石窟开凿于南诏、大理时期,云南现存规模最大、保存完好的石窟群,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按其反映的内容来看,主要有以下两种:
       1-南诏的历史画卷
       狮子关第一窟,石钟寺第一、二窟,分别刻画了南诏三代王者的形象。南诏,这个对西南边疆有过重大影响的地方政权,始于细奴逻躬耕巍山,在唐王朝支持下,艰苦创业;阁逻凤联合吐蕃大破唐军于西洱河的时候,开始有了发展;盛于异牟寻重新归唐,广拓疆域。石窟的作者,精心选择了这三代帝王,对南诏的历史予以艺术的表现。
       上狮子关右侧数十步,见一舌状巨石,下雕南诏王全家造像。窟为方形,全高约5尺,宽约4尺,窟前雕有简单的台阶和石栏。窟内下段为石台,台上雕坐像5人。左端为王者,右端为王妃,二人袖手盘坐,容貌端庄,体态丰满,强健有力,带有山民特有的质朴风姿。王、妃中间及左右,各坐小孩一人,似为二男一女。石座两端各立男女侍者一人,女侍持扇,男侍持笔。整个室内陈设简朴,较接近于历史真实。王妃肩后正中壁上有一块题记:"大圣晟蜀罗大王及后妃男女从者等尊容,元改造像,昌宁记之。" 晟蜀罗疑为独罗消,即细奴逻,是南诏第一代主。南诏统一洱海地区,细奴逻被奉为"本主"。今巍宝山巡山殿,仍塑有其像。石钟寺东北的剑川牟平村,群众也称此窟中的王、妃雕像是他们的"本主"。这一窟造像布局,也跟当地民间的本主雕像构图相近。
       与狮子关石窟隔嵩相对的石钟寺石窟,因窟前有石如钟,石前建寺,因以名之。这里的第一,二窟,也是雕王者像。不过气势和陈设,均大不相同。第二窟共雕像16,中心人物是阁逻凤。他头戴雕镂精细的王冠,身着圆领宽袖长袍,袖手盘坐,龙头椅上的垫褥四周雕花,边缀缨带,倚背又铺一层毡垫。屏风雕日月图像及飞龙腾空,椅上二狮相背蹲伏。王者右方略低处有一坐像,身披袈裟,手执念珠,身后撑有一曲柄伞,显然是一位有地位的僧人。这可能是阁逻凤的弟弟阁陂和尚,他在战争击败鲜于仲通后送率60人代表南诏至吐蕃献捷,而吐蕃遣宰相倚祥叶乐持金冠、锦袍、安扛馓(曲柄伞)等大批名贵物资至邓川,以南诏为兄弟之国。在王者与和尚两侧各雕侍从立像6人,有的抱剑、有的持扇、有的举旗,皆体魄雄键,孔武有力。武士手中的一面旗帜,迎风翻飞,透露着吐蕃的影响。窟的前侧,各雕一官吏,为清平官。厅内人物高低相间,错落有致,尊卑分明,有强烈的立体感。整个场景、气氛、旋律、情调,都弥漫着这个政权欣欣向荣的气氛。200年前的纳西族诗人桑映斗诗曰:"南诏阁逻凤,留像此山谷。有唐中叶来,耀武武已黩。衣冠是耶非,俨然帝者服。"
       石钟寺一号窟,亦为王者像。唯场景、气氛与上窟不大相同。与第二窟相较,虽中心人物均为王者,构图也略呈半圆形,但有许多区别--二窟王者周围多是披坚执锐威风凛凛的骁将;此窟则多是忠实善良、知文习武的大臣,并有手持书卷的从者出现;二窟有曲柄伞、五方旗等依附吐蕃的标志,此窟则已不见,唯增王前的香案;从窟檐雕刻的简、从者持印、执藤杖、背斗笠等细节看,近人多推测他就是毅然归唐的异牟寻,左右二人是清平官郑回和杜光庭。史载,异牟寻曾从郑回学习汉文化,群臣多知中原礼仪;归唐后又派大批南诏子弟到中原学习。异牟寻在位时,注重发展生产,屡败吐蕃,为南诏极盛时期。
       石窟所选的细奴逻、阁逻凤、异牟寻三代南诏国主,是三个极有代表性的人物。它既是南诏艺术珍品,也是宝贵的民族史料,为后人研究南诏的政治、军事、文化,乃至服饰、风尚等都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2-栩栩如生的宗教人物
       在石窟中雕像最多的是宗教人物。如观音、阿难、迦叶、文殊、普贤、八大名王、多闻天王、增长天王等等。这些形象大都雕刻精细,形象生动,各有个性。同是观音,在雕刻家的手下形象各不相同,有愁面观看、甘露(剖腹)观音、细腰观音等等。

艺术价值

       剑川石钟山石窟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
       一、 石钟山石窟是南诏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石钟山石窟作为西南少数民族古代文化艺术的宝库,体现了他们高超的石刻技艺和杰出的创造才能。古代匠师们在开凿石窟的时候,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大胆地把人间的帝王搬上了佛山圣地。石窟把南诏历史上不同时期三个极具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及其宫廷政治生活,通过石刻艺术的形式真实地记录了下来:1、狮子关区第一号窟的南诏第一代国王细奴逻及后妃、男女从者造像;2、石钟寺区第二号石窟的南诏第五代国王阁罗凤出巡图;3、石钟寺区第一号窟的南诏第六代国王异牟寻议政图。石窟的艺术形象和创作灵感来自人间现实生活,其场面宏大、布局结构严谨,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有主有从。石窟犹如一面镜子,反映了南诏统治者听政、议政、出巡和坐朝的宏大场面,无疑是南诏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二、石钟山石窟是佛教艺术的瑰宝
       石钟山石窟是以佛教内容为主的一种宗教艺术。石窟作为宗教的产物,它直接目的和具体内容必然是宣传、体现宗教教义、教理。而作为艺术的类型,它又必须遵循一定的艺术形象。石窟艺术又是佛教义的前提下,努力塑造一系列生动、具体、感人的艺术形象。石窟艺术又是佛教造像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古代的匠师们在雕刻造像时,在不违背佛教仪轨的前提下,力求基于人的形象,把造像提高到艺术的完美程度,力求达到以形传神、感化众生之效应。造像时根据他们的理解,努力把自己认为最美好的东西附丽到神像中去,在雕刻过程中有意无意地留下了当时社会情况和人情世态的影子。如第四号窟中造型优美的普贤菩萨,如一个婀娜多姿的少女,亭亭玉立,给人一种秀雅的感觉,是一尊动人的雕像。被誉称为石刻当中“东方维纳斯”的甘露观音,丰硕端庄,眼梢嘴角流露着微妙的喜悦,全身的姿态在安静中显出轻微的动势,肌体柔和,质感很强。从她们身上可以看到一千多年前人们所追求的美的典型。在表现人物心理活动方面,有深具艺术感染力的“愁面观音”造像。匠师们在雕刻天王、力士时赋予他们男性的刚毅和力量,使他们身上有一种生命的动感。
       石钟山石窟这些形象逼真、内容丰富、独特而具有浓厚地方民族特色的石雕,虽大多为佛教人物造像,但却富有人间生活气息,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和长久的艺术生命力。既是中国石刻艺术的珍品,也是佛教艺术的瑰宝。
       三、石钟山石窟是我国各兄弟民族及我国同东南亚、南亚、西亚各国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从外来文化中吸取有益的营养,丰富、发展自己,创造本民族文化。没有不同文化的交流,则任何文化的发展都将受到制约。南诏、大理国因地处印度、缅甸和中国西藏、四川之间,它既承袭了中原文化的传统,又受藏族地区宗教艺术的浸染,同时还融合了印度文化、缅甸文化及东南亚诸国文化的因素,从而使南诏、大理国的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剑川石钟山石窟作为南诏、大理国最高的石刻艺术成就,其文化的多元性在这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迹。如:石窟当中出现了深目、高鼻、头发卷曲、身上披的外国人造像:
1、第一号窟在外侧的线刻披人;
2、第一号窟附属文物外国人造像柱脚石一对;
3、狮子关区的“波斯国人”;
4、“观音化现梵僧”造像;
5、第四号窟象奴。其次还出现了印度佛教密宗“观喜天”中和东南亚文化中才有的“象首人身”造像。
南诏、大理国在历史上与吐蕃相连,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石窟所在的剑川自古以来又是通往吐蕃(西藏)的交通要道,所以藏族文化在这里留下很深的痕迹。第六号窟“明王堂”造像,强调躯体幅度运动,经过变形,借助想象、夸张处理面部神态的创作手法,是西藏及印度佛教密宗造像惯用的方式。第二号窟中阁陂和尚头上打的“扛伞”(曲柄伞)是西藏和南诏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第二号窟中羽仪长所穿的“双肩”虎皮大衣和吐蕃中军(一种官职)的“五旗虎豹衣”也有着一定的联系。除此之外,在第六号窟甘露观音右上角和第五号窟还出现了藏文题记。
       在剑川石钟山石窟雕刻群中,出现了一个很特别的“女性生殖器”崇拜雕刻,学术界对其争议颇多,对其争议不外乎“肯定”和“否定”两种。但是世界上任何一种崇拜物的产生,都有其社会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我们后人不能用“肯定”和“否定”不给它下定论,而是要以唯物主义态度来追溯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本书中作者对“阿(女央)白”有一种新的见解,详见第八号窟。
       四、石钟山石窟在不同程度上丰富和充实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内容 人们对于佛教造像的观念,一般都认为越古老越好。这种观念,其实已偏离了造像审美的标准。因为中国石刻早期造像,大都模仿印度造像,自中唐以后才逐渐有自己的创造风格,出现了较精致美观的石刻造像,到了唐末宋初才趋于成熟。纵观人国石窟造像,中原的云岗、龙门石窟,新疆的克孜尔,甘肃的敦煌莫高窟、永靖炳灵寺,宁夏须弥山,大都开凿于汉末,兴于魏晋南北朝,延至中唐就开始哀落了。这个时期的作品,为了符合佛教造像仪轨,雕刻艺术手法上既继承了秦汉以来的传统方法,又借鉴犍陀罗、秣菟罗和笈多式雕刻,因而这一时期的佛教造像出现了“中西合壁”的韵味。中国的佛教到了隋唐,进入发展极盛时期。此时造像受中国传统思想和艺术理论影响,融合印度造型艺术,向着现实主义的民族形式发展,开始出现了形象逼真、身躯健美、丰满端庄、褒衣薄带的中国式的佛、菩萨,佛教造像日趋世俗化,人物造型来源于现实生活,富于人间的生活气息。此时造像较为精致美观,到了唐末宋初更加趋于成熟。而剑川石钟山石窟正是承前启后,开凿于唐末宋初,大都是成熟、饱和之成功艺术作品。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古代艺术是中国各兄弟民族与汉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剑川石钟山石刻艺术作为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宝库,为研究西南地区南诏、大理国政治、经济、宗教、哲学、艺术等社会历史和民俗历史提供了直接可靠的实物资料,以其高超的雕刻艺术价值和珍贵的历史文物价值,在不同程度上丰富和充实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内容。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