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举行2020年度业务工作交流会

摘要:   为深入学习总书记考古工作讲话精神,推动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加强部门之间信息交流借鉴,2021年2月3日下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举行开2020年度业务工作交流会,会议由党总支书记刘正雄主持,全体职工参加,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20年的6个重要项目进行了交流汇报。会议现场  一、沧源农克硝洞遗址考古发掘汇报人:吉学平  农 ...

  为深入学习总书记考古工作讲话精神,推动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加强部门之间信息交流借鉴,2021年2月3日下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举行开2020年度业务工作交流会,会议由党总支书记刘正雄主持,全体职工参加,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20年的6个重要项目进行了交流汇报。

会议现场

  一、沧源农克硝洞遗址考古发掘

汇报人:吉学平

  农克硝洞遗址位于沧源佤族自治县勐省镇农克村委会以南约2公里的硝洞,实为巨型的岩厦遗址,是在我国首次发现的和平文化遗存。

地层环境和年代多学科样品采集

  2018年、2019年两次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2018年发掘面积16平方米,发掘深度3米,2019年继续向下发掘,发掘深度达6米,初步测定年代3米以上的文化层已到达AMS碳十四测年的极限4.5万年。两次发掘共完成14个自然层,60个水平层。出土人牙3枚,骨环装饰品1件,石制品5000余件。动物化石数万件(其中大部分是小哺乳动物化石)。发掘深度到6米时,文化层尚未到底,石制品技术也未见变化,但显示从上至下,石制品精品逐渐减少。发掘还发现大量的碳屑、烧骨和灰烬层。

第46层石制品分布

  2019年度的发掘在洞穴发掘探方的保护上进行了创新探索,为国内洞穴考古遗址首创,适用于对探方的永久性保护和展示。

探方保护的创新探索

  2018年光释光测年样品的初步结果判断,6米深处的年代估计已达10万年。探方周边钻孔探明的文化层厚度可能达12?16米,年代跨度可能跨越整个晚更新世至早全新世(距今约12万年?0.9万年),这一初步结果无论是时代的连续性和文化层的厚度在国内外都是罕见的。

钻孔岩芯

  该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对东亚现代人起源、扩散和多样性的演化,晚更新世以来气候变化与文化演进,热带、亚热带史前人群扩散和东南亚“和平文化”的源头等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持续深入的研究可能成为华南和东南亚旧石器时代连续地层发掘和研究的“标杆性”遗址。下一步的研究,将力争列入“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开展东南亚湄公河流域国家同类考古遗址的调查和对比研究。

  二、玉龙为都墓地考古发掘工作收获

汇报人:闵锐

  为都墓地位于玉龙雪山北麓大具坝的一处南北向台地上,2020年5月,当地修建为都中学球场时发现墓地,7月至9月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2300平方米。共清理遗迹155个,其中墓葬79座、瓮棺葬5座、房址7座、灰坑14个、沟2条及无规律分布的柱洞48个。

墓地鸟瞰

  遗址地层堆积相对简单,出土遗物丰富。出土石、陶、铜、牙、海贝、石饰珠、金等各类编号小件、标本共计1000余件(套)。同时发掘出土了数量极多、且保存状况较好的人骨,在西南地区极为少见。

18号墓葬第④层人骨

  79座墓葬中土坑墓58座,石棺墓21座,出土人骨的最小个体数在440个左右。土坑墓葬根据形制可分为长方形,圆形及不规则形三类,大部分土坑墓内分层埋葬若干层人骨,每一层内有1?2具完整人骨,周围放置二次葬人骨,最多可达6层,仅少部分土坑墓埋藏一次葬人骨1具。这种特殊葬俗在国内是首次发现。

23号墓葬分层剖视图

  通过多学科合作,对这些人骨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将使我们更准确的认识为都墓地的葬俗,也对了解为都墓地的族属、当时人们的身体状况以及生业模式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墓葬间叠压打破关系、遗物的初步梳理,并与周边其他墓地、遗址出土物进行对比,基本明确了房址、灰坑和瓮棺葬的年代稍早,年代大致在距今3600年。石棺葬略晚,土坑葬稍早,墓葬年代大致为距今2800至2400年左右。

陶单耳罐

  本次发掘为玉龙县第一次科学的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了一批重要的遗迹和遗物,对这些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将为金沙江流域青铜时代考古、西南地区石棺葬和这一地区古代族群活动和文化传播的研究提供新资料,也将为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提供更多的信息。

  三、大理五指山遗址考古新发现

汇报人:朱忠华

  五指山遗址位于大理市太和街道阳南村西,2020年1月至7月进行发掘,发掘面积6000平方米。遗址主体遗存为南诏时期,发现建筑基址14座、夯土台基2处、磉墩155座、石墙63道、踏道3道、沟23道、砖瓦窑2座,出土瓦片40余吨,瓦当、滴水、鸱吻、有字瓦、陶器、釉陶器等8100余件,支钉、垫片9200余件。

遗址远景

  一号建筑基址由大殿、南北廊道、天井、门廊、南北阙台、院内平台、大门等组成独立院落。年代为南诏早期。基址南侧夯土台或为观景瞭望台,北侧为附属生活居住区。四号建筑基址地面正铺绿釉方砖,南、北、西三面有石砌排水沟。三号踏道以白色卵石整齐铺筑,踏道西端有一长方形水池,踏道南北两侧有排水沟,排水沟与水池相通,池水沿踏道两侧东流。

一号建筑基址大殿

  二号建筑基址为塔基,由内外两道方形石墙组成,总体平面形状呈“回”字形。内层石墙围合为方形塔身,外层石墙为基座,内外两层石墙之间为回廊。塔基南侧有曲尺形台阶。基址上出土有塔模、善业泥印模、釉陶香炉、铁条等,并发现有字瓦。年代为南诏早期。

二号建筑基址结构

  三号建筑基址由大殿、朵殿、南北廊道、天井、门廊等组成独立院落。大殿居中,南北两侧有朵殿,东侧南、北廊道对称分布,廊道中部有一排五个磉墩东西向分布,南北廊道与天井东部门廊直角相连。天井中有步道从门廊直通大殿。院内散水均以青白两色卵石交错镶嵌成三角图案。建筑四周均有排水沟环绕,出土有有字瓦、瓦当、滴水等遗物。基址通过一号踏道与南侧十一号建筑基址相连。

  十一号建筑与三号建筑南北并列,坐西向东,由大殿及两层院内平台构成独立院落。十一号建筑大殿位置发现有年代更早的十二号、十四号建筑基址。

  三号建筑基址下叠压有两座南诏早期砖瓦窑,窑内填充有大量瓦片、砖块,部分砖为花纹转。遗址东部第四发掘区出土大量支钉、垫片、印模、陶垫等窑具及烧造的釉陶残次品,是南诏时期生产砖瓦建材及釉陶器的窑场。

釉陶鸱吻

  除南诏时期遗存外,第二、四发掘区发现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灰坑、柱洞、瓮棺葬、石墙等遗迹,发现汉晋时期墓葬1座、元明时期火葬墓23座。

  五指山遗址北距南诏都城太和城仅600米,从建筑结构及出土遗物来看,五指山遗址是太和城的重要寺庙功能区。发掘揭露了多座完整的建筑基址,建筑均由正殿、南北廊道、门廊等组成独立院落,充分利用石材做基础、周边排水设施完善,磉墩、柱坑等富有特色,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南诏建筑的结构样式、风格特色。遗址内多处建筑基址、塔基等分散布局,周边配套有附属设施,构成一个寺庙建筑群,呈现多院式分散布局的特点。鉴于五指山遗址的重要价值,大理市政府及时与省、州、市文物部门共同制定保护方案,对五指山遗址遗迹保存较好的第一、三发掘区实施原址保护,并将遗址作为太和城寺庙区纳入太和城大遗址开展保护规划。

  四、建水窑考古发掘与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考

汇报人:戴宗品

  建水窑遗址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临安镇碗窑村,是云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7月至9月进行考古发掘。

遗址发掘区布方

  此次发掘是建水窑遗址首次进行考古发掘,发掘地点集中在碗窑村下窑区,以湖广窑、洪家窑两处地点为主,并对大新窑、高家窑进行了调查试掘。发掘面积500平方米,共揭露明清窑炉3座,均为地面起建砖砌龙窑;清理灰坑7处、灰沟4条、匣钵墙2条,共出土瓷片及窑具标本30多万片,可复原瓷器3000余件。

湖广窑(2号窑)

  发掘出土的遗物有淡青色的青瓷和青花瓷,青瓷器类包括碗、盘、盘口罐、堆塑纹火葬罐、小壶、擂钵等;青花器类包括碗、盘、瓶、高足杯、香炉、盆、罐等。器类总体以日用器具为主,还有少量炉、花瓶座、净水碗等花香用具以及青瓷盘口罐、堆塑纹和青花火葬罐等葬具。

青花碗

青釉盘

  这次考古发掘证明建水窑创烧时间在明代早期,修正了以往认为云南青花始烧于元代的认识;建水窑在某些生产技术上与红河流域下游的越南地区制瓷业有较密切的联系,在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建水窑的长期窑业生产为后来的建水紫陶的创烧积累了工艺技术、生产环境和管理体制基础。陶瓷如今依然是建水重要的支柱产业,建水窑遗址发掘与研究对于进一步推动当地陶瓷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五、石窟寺及摩崖造像的考古学意义及专项调查工作

汇报人:吴沄

  为落实总书记关于石窟寺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研究加强石窟寺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的会议纪要》精神,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全国石窟寺保护状况调查。

  本次专项调查范围为全省已登记和新发现的1911年以前开凿的石窟寺(含摩崖造像)。石窟寺最早起源于古埃及,传入印度,遂发展为印度佛教、耆那教的石窟寺。随着佛教传至阿富汗、中亚及中国,石窟寺亦在这些地区广为传播。我国石窟寺根据洞窟形制和主要造像的差异可分为新疆地区、中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藏地区四大地区。中国石窟可分七类,石窟艺术集造像彩塑、窟内壁画和石窟建筑于一体。摩崖造像是以石刻为主要内容的佛教造像,相对于洞窟内造像而言,特点是或置于露天或位于浅龛中,一般都是直接在崖面上雕凿佛像。

石钟山石窟

  云南省结合实际,制定了《云南省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云南省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并对全省的石窟寺调查工作作了部署。2020年12月4日至7日举办了“云南省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培训班”,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业人员进行理论授课和实践指导,16个州市文物管理机构负责人及重点县(区)的技术人员共46人参加了培训。

现场教学

  培训结束后以州市为单位开展实地调查及编制报告工作。截至2021年2月2日,云南省累计调查文物点243项,其中新发现9项,补录三普数据6项,全省确定石窟寺16项,摩崖造像24项。完成调查报告10个,其中《灵源箐观音阁及石刻观音造像专项调查报告》已获国家级审核通过。目前工作进度居于全国前列。

实地调查

运用三维扫描仪现场测绘

  通过调查工作引发的思考:石窟寺的保护要与佛教考古、佛教研究充分结合起来,要加强石窟寺中包含的佛教文化的研究,应该放置到多民族、多元文化交流与碰撞的大背景下去进行;要加强石窟保护技术的研究,如石窟寺中南方的水患问题;要加强人才培养,石窟寺保护专业的人才太少;要将现代科技手段和传统考古调查相结合;通过开展学术研究、窟前遗址的考古发掘等工作,促进本体保护和文化传承是核心和关键。

  六、拯救老屋行动情况介绍

汇报人:周怡

  “拯救老屋行动”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发起,是将中央财政资金用以资助传统村落中非国有产权文物建筑修缮的公益项目。分为“整县推进项目”和“特色村落保护项目”两部分。2017年7月,江西省金溪县和云南省建水县、石屏县成功入围了“拯救老屋行动”整县推进项目。项目资助范围是传统村落中私人产权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资助资金为石屏、建水两县各2000万,实施期限为2年。

石屏龙港村老屋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受基金会委托,作为两县专业技术支撑团队,为规范项目实施,负责制定相关的规范性技术文件,保障修缮过程始终贯彻“不改变文物原状”的保护原则,并统筹兼顾后期利用,对项目起到监管作用。这种采用专业技术团队指导、结合乡土工匠队伍施工的修缮模式,可以有效加快项目进度、降低建设成本又保证修缮质量,同时培育成长了一批本地工匠。而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云南项目自有的特点。

依山而建的建水贝贡村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项目组成员于2017年11月开始投入工作,负责编制完成了技术指导文件和修缮方案模板,并在两县第一期工匠培训班进行授课及现场指导。2018年4月22、23日,建水、石屏两县分别启动了“拯救老屋行动”开工仪式,云南项目全面展开。

拯救老屋石屏启动仪式

  2020年12月2日至5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组织专家赴建水、石屏开展“拯救老屋行动”整县推进项目验收工作。两县申报的185栋老屋已全部修缮完工。项目的实施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推动了文物建筑进一步活化利用,体现出良好的社会效应。

项目施工前

项目施工后

  各项目汇报完毕后,与会者就项目的学术研究和发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通过交流,各部门之间对于下一步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完成各项任务更具信心,表示将为云南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做出积极的努力。

  (图文转自:“云南考古”公众号)

  责编:韩翰


  

分类: 中文 资讯 文博信息
关键词:

分类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