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赵声良 | 隋代的飞天有何特点

摘要:   隋代的飞天多以群体飞天的形式出现,如第423窟、390窟、244窟等窟都在四壁上部接近窟顶的地方画出一道装饰带,其中飞天一身接着一身向中央佛的方向而飞行。这些飞天小巧玲珑,灵活多姿,加上飘带简练流畅,造成一种快速飞行的气氛。| 飞天 莫高窟第427窟南壁 隋  第427窟也同样,在四壁上部画出天宫栏墙和飞天,在深蓝色的天空中,飞天的飘带配合流 ...

  隋代的飞天多以群体飞天的形式出现,如第423窟、390窟、244窟等窟都在四壁上部接近窟顶的地方画出一道装饰带,其中飞天一身接着一身向中央佛的方向而飞行。这些飞天小巧玲珑,灵活多姿,加上飘带简练流畅,造成一种快速飞行的气氛。

| 飞天 莫高窟第427窟南壁 隋

  第427窟也同样,在四壁上部画出天宫栏墙和飞天,在深蓝色的天空中,飞天的飘带配合流云构成轻快飞动的效果,造型的简练优美,动作的急速,色彩的丰富变化就是这个洞窟飞天的动人之处。由于变色的原因,底色形成了深褐色与蓝色交织的状况,犹如一道奇妙的色光,使这些飞天透出一种不可思议的神秘感。

| 飞天 莫高窟第404窟北壁 隋

  第404窟的四壁上部,画家以蓝色作底,并有意表现出颜色由浅到深的变化,具有光的自然效果,非常真实地表现出飞天轻盈地飞行于天空的情景。如北壁上部这两身飞天,头梳双环髻,前一身飞天穿着大红的长裙,回头吹奏着笙,显得很悠闲;后一身飞天穿黑色长裙,一手托着一朵莲花,虔诚地向前飞去,在蓝天的背景中,给人一种脱壁欲出之感。

  隋朝的艺术家对飞天的喜爱和描绘达到高峰,在佛龛上、藻井中、说法图中和四壁上部等很多地方都画满了成群结队的飞天。若单从飞天的数量来看,隋代的飞天不亚于唐代,在装饰画、藻井图案中,飞天往往与其他形象相配合,相得益彰,创造了很多杰出的作品。

| 飞天 莫高窟第305窟窟顶南披 隋

  隋代第305窟窟顶南北两壁分别画出了东王公、西王母等形象,这一题材在西魏时期已经出现,但在这里,飞天的形象则大量出现了。如北披的西王母的凤辇前,上部有一身羽人引导,前面还有两身飞行的比丘,下部是三身飞天,各托鲜花飞去,凤车后面则是四身飞天飞舞着跟随,飞天拖着长长的飘带,与天空中的彩云和天花相伴急速地向前飞去,呈现出浩浩荡荡行进的趋势。

  南披的东王公龙车前后也表现了与北披一致的飞天及气氛。东西两披的布局大体一致,都在中央画摩尼宝珠,两边各有四身飞天向着中心飞来。这样,窟顶画出了几十身飞天,在彩云飘扬、天花飞舞的空中,构成了一个飞天的世界,使整个窟顶的空间变得无限、辽阔、深远。

  画在佛龛中的飞天也同样富有气势。第420窟正面龛的龛顶,共绘出十五身飞天,与四壁上部天宫栏墙内的飞天不同,不是那种整齐排列朝着一个方向飞,而是自由自在,演奏着各自不同的乐器,纷纷从天而降,使你目不暇接。几乎每个飞天都有不同的姿态,绝无雷同,有的柔和,有的强劲,有的迅疾,有的舒缓,各有个性。

| 飞天 莫高窟第412窟龛顶 隋

第412窟本来是一个大型洞窟,现在大部已塌毁,但西壁的佛龛却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这个佛龛很大,里面塑出了佛和十大弟子彩塑,龛顶则画出二十六身飞天,可以说是飞天最多的一个佛龛。这些飞天有的手托莲花,有的持璎珞,有的弹奏乐器,有的在舞蹈散花。最特殊的是飞天中还有不少是身披袈裟的比丘,他们上下翻飞,自由翱翔,在土红底色的烘托下,更有一种热烈欢快的气氛。

  文章摘编自“走近敦煌丛书”之赵声良著《艺苑瑰宝——莫高窟壁画与彩塑》


  感恩转发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