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数字化,让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活起来”

摘要: 在洛阳打造“东方博物馆之都”的征程中,以展示二里头文化为主题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应运而生,并于2019年10月正式对公众开放。博物馆应该如何发展?如何突破传统方式,让文物活起来,避免“千馆一面”, 走出一条既突出自己的特色又让群众更喜闻乐见的模式呢?为了回应时代需求,洛阳市在综合分析了近年来全国各类博物馆多种展示手段,并经专家讨论多 ...


在洛阳打造“东方博物馆之都”的征程中,以展示二里头文化为主题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应运而生,并于2019年10月正式对公众开放。

博物馆应该如何发展?如何突破传统方式,让文物活起来,避免“千馆一面”, 走出一条既突出自己的特色又让群众更喜闻乐见的模式呢?

为了回应时代需求,洛阳市在综合分析了近年来全国各类博物馆多种展示手段,并经专家讨论多版展示方案后,决定利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现有的建筑空间,充分利用现代最前沿的数字技术,在统筹考虑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前提下,打造出一个贴合夏文化主题的数字化展馆。洛阳市委、市政府也将这一建设项目列入《2020年洛阳市重点民生实事工作方案》,作为全市的重点工作之一。

2020年12月30日,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新建的数字馆投入运行,通过先进的数字技术全面复原展示以二里头遗址为核心的二里头文化整体面貌,一幕幕夏朝远古先民生活场景,观众无不震撼。

多种数字化手段、多个篇章

呈现“最早中国”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数字馆(以下称数字馆)以数字技术为基础,既从宏观层面向参观者展示二里头文化在历史坐标系、文明坐标系、世界坐标系中的地位和价值,又提取考古及学者研究成果的点滴,分门别类地制作特色数字展项,通过三维数字影片、触控、体感等多种手段,展现二里头夏都作为“最早中国”的风貌。

数字馆位于博物馆二楼,由原来的文物修复厅和临展1厅改建而成,分为序厅、A区、B区三个区块,设立了“最早中国·探寻之旅”“赫赫夏都”“王室巧作”“敬天法地”“探秘未知”五大篇章。每个篇章在技术的使用上各有特色,通过沉浸式数字投影空间、半造景三维数字剧场、雷达互动投影墙等数字手段,再现二里头都城整体严整有序的规划、大型夯土基址为代表的宫室制度、贵族墓葬显示出的墓葬制度、专门祭祀区域和祭祀遗存体现的祭祀制度、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群、承上启下的玉礼器群和绿松石龙形器等特殊“重器”显示的器用制度等,让观众身临其境穿越回3000多年前的夏朝都城,感受夏都的文化风貌,体验夏朝先民的生活和最早国家的“王朝气象”。

  B区“敬天法地”

序厅作为开放空间,第一篇章“最早中国·探寻之旅”在这里上演。在炫酷的热场片中,各类代表性的出土文物及夯土、龙、历史年表等元素在裸眼3D短片里悉数登场;正片《最早中国·探寻之旅》通过三折幕营造出的半包围空间,以炫目的科技感三维特效,呈现二里头遗址目前已有的考古成果、出土文物以及影响了整个古代文明的王城格局、宫城规制、手工业作坊里的制铜制玉成果等。序厅的空间影像既给参观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也为“最早中国”探寻之旅增加了神秘感,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B区“王室巧做”绿松石作坊区

穿过序厅,进入A区,即第二篇章“赫赫夏都”展示区。观众站在玻璃栈道上,犹如悬浮在展区中央,通过37台高清投影机打造的沉浸式三维影像空间,展示了夏朝时期二里头的环境地貌、百姓的劳作和生活,尤其是将夏王所要处理的“国之大事”向游客做了集中展示,让人们在三维影像空间中感受先民的生活场景,一睹最早的“紫禁城”的严谨规制、王国征战的恢宏气势、夏王车辇仪仗的盛大威武以及王室仪典宴饮的不凡气派,真正走进一个“赫赫夏都”。

在“流星”的指引下,从A区侧大门进入B区,观众也由“宫城内”移步“城外”。

▲B区“王室巧做”篇章青铜器作坊区

B区右侧是“王室巧做”篇章。国逢大事,必有重器;国有重器,必有巧工。这一章节即为青铜器、绿松石作坊区以及互动式场景体验区。该区域以实景配合LED大屏还原了中国最早的大型围垣官营手工作坊内忙碌的生产场面。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看到工匠们为王室打造巧夺天工的青铜器、绿松石器的过程,还可以通过手势感应互动装置和触摸“数字工作台”亲身体验青铜器、绿松石器的制作工序。

  B区概览

“敬天法地”篇章是一座开放式的多维特效体验剧场,与“赫赫夏都”一样是五个篇章中的重头戏,通过墙面、天花板的LED矩阵数字影像与风机、雨机、闪电机等特效装置的配合,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风刮在脸上,雨水打在身上,闪电出现在头顶四周,体验夏朝先民们面临的恶劣的自然气候,了解先民们以万物为神灵的敬畏之心和祭祀文化。

  B区“探索未知”

“探秘未知”篇章中,L型流水地幕打造出梦幻神秘的互动体验,可通过用手触碰墙面水流中的文物影像,触发L型流水地幕影片,猜测和了解二里头兽面纹所代表的是何种动物?陶片刻符所代表的是何种意思,与现代文字是何种传承关系?二里头遗址未发掘的区域内到底还会有怎样惊人的发现?是否能出现更大型、更精美的青铜器物?是否有比现在宫殿遗址更壮观的廊庑殿堂?引导观众对二里头的未知进行探索和猜想,以一种意犹未尽的心情结束此次数字化体验。

文物活化有依据数字技术依托考古成果

二里头,本是河南洛阳偃师市一个普通村庄的名字。二里头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重要遗址。二里头遗址目前勘测的面积约有300万平方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在此蹲点考古60年,发掘总面积超4万平方米,出土文物万余件,不断刷新考古的“中国之最”——中国最早的城市干道网、最早的宫城、最早中轴线布局的宫殿建筑群、最早的青铜礼乐器群、最早的青铜近战兵器、最早的青铜器铸造作坊、最早的绿松石作坊、最早使用双轮车的证据……

  ▲A区“赫赫夏都”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动画场景、兵器礼器、人物服饰等元素,均是严格以出土文物和相关研究成果为依托的,例如“赫赫夏都”篇章中,航拍效果的宫殿群是以一号宫殿遗址为基础进行的数字建模。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2004年发掘的一号宫殿遗址,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原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说:“一号宫殿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紫禁城’,宫城遗址虽然仅仅是明清紫禁城的七分之一左右,但城市布局中轴对称、坐北朝南、功能分区等,为中国后来古代宫城确立了基本范式。”在宫殿特写展示中,宫殿的高度、墙面的效果,甚至于廊庑里特有的三根柱子呈三角形为一组排列的支撑方式都按照考古成果来进行数字建模和展示。

至于影片中士兵的兵器、祭祀场景中出现的礼器,也都是以二里头出土文物的实物建模,然后按照场景的需要,按比例缩放,完全依托于考古成果,真正地让文物“活”起来。

数字馆开馆伊始,很多观众慕名而来。通过这种数字化的呈现形式,让观众感到原本展柜中精美的文物也能以“活起来”的形式向我们跑来,晦涩难懂的介绍经过视频影片中的演绎,变得通俗易懂了。希望通过这些手段,让更多的人走近二里头,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切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作者单位: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编辑 | 张怡 实习编辑 | 宋奕璇

  复审 | 郭晓蓉

  终审 | 李 政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注明来源及作者 侵权必究

商务合作 转载文章 请在后台留言

投稿邮箱:wenbozhongguo@163.com

  

分类: 中文 资讯 文博信息
关键词:

分类信息

作者:李鑫

更多信息...

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