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莫尔通烽火台

摘要: 远去的大漠孤烟  编者按:汉代伽师大地属于疏勒国辖地,唐代归安西都护府管辖,在历史上,新疆伽师县历来是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镇,同时也是通往中亚、西亚以及南亚地区的重要驿站。伽师县得名于伽师河,维吾尔语称“排孜阿瓦提”,意为天赐昌盛。莫尔通故城遗址,离伽师县城40公里,总面积长25公里、宽15公里,北与阿图什市、西与疏附县接壤,古城内有佛 ...

莫尔通烽火台,唐-元,喀什地区,伽师县,古遗址,省保第七批


远去的大漠孤烟

  编者按:汉代伽师大地属于疏勒国辖地,唐代归安西都护府管辖,在历史上,新疆伽师县历来是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镇,同时也是通往中亚、西亚以及南亚地区的重要驿站。伽师县得名于伽师河,维吾尔语称“排孜阿瓦提”,意为天赐昌盛。莫尔通故城遗址,离伽师县城40公里,总面积长25公里、宽15公里,北与阿图什市、西与疏附县接壤,古城内有佛塔、居民点城墙、城大门。

  2011年7月,伽师县人民政府发文公布克孜勒苏乡巴什兰干村莫尔通烽火台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以烽火台正中为中心四个角向外延伸100米(西北角:东经76°28′31.8″,北纬39°36′59.4″,海拔1233米;西南角:东经76°28′31.5″,北纬39°36′54.7″,海拔1232.5米;东北角:东经76°28′37.3″,北纬39°36′59.4″,海拔1233米;东南角:东经76°28′37.1″,北纬39°36′54.4″,海拔11232米)。

方位图1

方位图2

  12月8日,在伽师县委书记王志军的指示、县委常委曹晓阳的安排下,分管旅游和教育工作的副县长买合木提·买买提,携县旅游局长上官宇阳、县文管所干部阿依吐拉,在当地协警的指引下,循着历史的遗迹,撩拨着莫尔通烽火台的神秘面纱,感慨着昔日万马奔腾狼烟起,叹息着今朝无人问津寂寞随。

  烽火,也叫烽燧,是古代军情报警的一种措施。烽火台在汉代称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称作烽台,并把“烽燧”一词也引申为烽火台。在西北的烽火台多为夯土打筑,也有用土坯垒筑;山区的多为石块垒砌。

莫尔通烽火台现貌

  莫尔通烽火台,是迄今为止伽师县发现的面积最大的烽火台,位于莫尔通故城东南约10公里处,建成于唐代至元代,是当时发送消息的重要渠道,现位于伽师县克孜勒苏乡巴什兰干村以西(稍偏南)15公里处的荒漠中,烽火台东侧有一条小路,连接着8公里外的恰克马克河。烽火台为土坯结构,平面呈不规则圆形、圆锥形,底部直径约22米、顶部直径4米、高6米,正中尚存有土坯筑成的砖块(方形,长约43厘米、宽25厘米,厚10厘米,土块中夹杂着大小不一的木棒,应为加固烽火台之用),顶部残损严重,东南部墙体上有一被人为破坏的洞窟。

被盗的标志说明牌

  据了解,伽师县文管所曾将莫尔通故城遗址作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08年8月为其竖立维汉双语标志说明牌(铁质,长1.5米、宽1米),由于遗址未设安保机构和安保人员,标志牌也已经被盗;莫尔通烽火台保护档案始建于2010年5月,目前存放在喀什地区文物局资料室,研究尚停留在调查阶段,未进行过考古、保护、展示等工作,亦未配备相关的技防、消防、防雷等设施,历经盗挖、风雨侵蚀、盐碱化等方面的侵害。

  有资料表明,在以莫尔通烽火台为原点,西4公里处有赛皮勒遗址,东1.7公里有卡哈烽火台,东5.1公里有赛格孜烽火台。相信如果对这短短10公里范围内的4处文物点进行综合研究,烽火台与遗址的关系一定会更明朗,对这三处烽火台和遗址的断代以及研究伽师县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归途中,买合木提·买买提感慨着时代的变迁,要求县文管所提高对文物保护工作的认识,要积极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文物保护法,树立“保护文物 人人有责”的观念;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盗窃文物的违法行为;要积极联系有关单位和专家研究该遗址的历史,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确保文物保护档案的完整性;同时,要协同旅游局做好旅游项目的开发、管理、保护等工作。他期冀着下一次造访莫尔通烽火台能看到大漠的孤烟,能听到 “你好,我的莫尔通”的声声呼唤!

与向导合影

暴露在外的残留物1

暴露在外的残留物2

风干的古树枯枝1

风干的古树枯枝2

烽火台前合影留念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