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下孟村遗址

摘要: 下孟村遗址位于长武县冉店乡下孟村泾河 西岸的二级台地上 (1958年长武县曾合并给彬 县,不久又恢复长武县),1958年陕西省考古研 究所在泾河流域考古调查时发现。遗址东距泾河 1000米,高出泾河水面约20米,北临上孟村,东 南临下孟村,此台地实为西高东低的塬边缓坡地 带。遗址面积15万平方米,遗址中部有一条冲 沟,将整个遗址分为两个部分,沟南为仰韶文化 遗存, ...

下孟村遗址,新石器时代、西周,咸阳,长武县冉店乡下孟村,古遗址,第四批


下孟村遗址位于长武县冉店乡下孟村泾河 西岸的二级台地上 (1958年长武县曾合并给彬 县,不久又恢复长武县),1958年陕西省考古研 究所在泾河流域考古调查时发现。遗址东距泾河 1000米,高出泾河水面约20米,北临上孟村,东 南临下孟村,此台地实为西高东低的塬边缓坡地 带。遗址面积15万平方米,遗址中部有一条冲 沟,将整个遗址分为两个部分,沟南为仰韶文化 遗存,沟北为周文化遗存。1959年至1961年陕 西省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 科学发掘,揭露面积约2000平方米。
在对沟南区的发掘中,发现有老官台文化 和仰韶文化两种古文化遗存。老官台文化遗存内 容很少,发现于仰韶文化地层中,仅发现类似于 西乡李家村遗址出土三足器陶片3件,可能是早 年混入者。这一发现遗物虽少,但意义颇大,它 表明了老官台一类的文化遗存分布地域不仅在渭 河流域、汉水上游,而且泾河上游也有它的踪 迹,为我们对老官台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 学资料。仰韶文化是沟南区的主要内涵,文化层 厚达2~4米左右,发现房址7座,窖穴(灰坑) 107个,陶窑5座,瓮棺葬8座,遗迹分布相当 密集,同时还发现了一大批石器、骨器、陶器等 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的遗存。这些遗迹、遗物的 特征与西安半坡、宝鸡北首岭的同类遗存相似或 相同,它们同属于仰韶文化。根据这里的一些遗 迹单位的叠压或打破关系,我们获知该遗址的仰 韶文化遗存,可分为两个不同的类型,即庙底沟 类型和半坡类型。而且明显地揭示了文化的早晚 关系,即半坡类型要早于庙底沟类型。发掘者于 1961年对1959年发现的第3号房址进行了解剖, 发现于瓢形灶坑之下叠压有H31、H32两个灰 坑,于房址西部发现在居住面之下叠压有H30, 房址的西北部被H14打破,表明这5个遗迹单位 的早晚关系(打破叠压关系)为H14打破F3、F3 叠压H30、H31及H32,从简报发表的器物特征 看,H14属庙底沟类型,H30、H31及H32属半 坡类型,在这一组打破叠压关系中,H14最晚, F3较早,H30、H31及 H32最早,表明庙底沟类 型晚于半坡类型。下孟 村遗址的这一重要发现, 为当时学术界正在热烈 讨论的庙底沟类型和半 坡类型孰早孰晚的问题, 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这一发现在后来的考古 工作中,于临潼姜寨、蓝 田洩湖等遗址的发掘都 得到了证实。


下孟村遗址


沟北区的发掘面积 很小,仅试掘了三条探 沟。这里的地层情况: 第 一层为耕土层,第二层为 西周晚期层,第三层为西周早期层,第四层为仰 韶文化层。未发现遗迹,仅发现石器、骨器、铜 器、卜骨、陶质工具等60多件。同时还出土大 量陶器残片,均属周文化遗存。
下孟村遗址发现和发掘以后,数十年来除 水土流失及农业学大寨改坡地为梯田有所破坏 外,一般保护较好。1982年长武县人民政府将其 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9月24 日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第四批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同时公布保护范围为以铧角地为中 心,东西1600米,南北1000米。建设控制地带 为保护范围的东、南、北外延150米,西外延300 米。


下孟村H14打破F3、F3叠压 H30、H31及H32关系图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