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孝陵

摘要: 孝陵 : 孝陵是北周第三代皇帝宇文邕 (543~578 年) 之陵墓,位于今渭城区底张镇陈马村东南。 这里地势高亢,视野开阔,西距唐顺陵1500米, 南距机场专线约100米,海拔高度470米。1993 年8月被犯罪分子所发现,12月盗出“武德皇后 墓志铭一合”。之后的1994年9月该墓又遭盗掘。 为了确保地下文物的安全,咸阳市考古研究所于 1993年12月至1994年元月对该墓进行了钻 ...

孝陵,北周,咸阳,咸阳市渭城区底张镇陈马村南,古墓葬,第四批

孝陵 : 孝陵是北周第三代皇帝宇文邕 (543~578 年) 之陵墓,位于今渭城区底张镇陈马村东南。 这里地势高亢,视野开阔,西距唐顺陵1500米, 南距机场专线约100米,海拔高度470米。1993 年8月被犯罪分子所发现,12月盗出“武德皇后 墓志铭一合”。之后的1994年9月该墓又遭盗掘。 为了确保地下文物的安全,咸阳市考古研究所于 1993年12月至1994年元月对该墓进行了钻探调 查,初步探明了墓葬的位置及形制。陕西省文物 局在征得国家文物局同意之后,责成省考古所和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94年9月30日至 1995年元月20日联合对该墓实施了为期近四个 月的考古抢救性发掘工作,从而获得了一批重要 的出土文物和考古资料,为研究北周史及其丧葬 制度以及为其他北周帝陵位置的寻找确定等都提 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和依据,其意义十分重大。


武帝孝陵志盖拓本


宇文邕即北周武帝,公元560~578年在位, 鲜卑族,宇文泰之第四子。在位19年间颇有作 为,克己励精,用法严整。即位初,堂兄宇文护 专政,天和七年 (572年) 杀护,始亲政。禁止 佛道两教,使寺院占有的大量人口向国家纳税服 役。建统六年(577年)灭北齐,拥有黄河流域 和长江上游,为后来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据 《周书》卷六武帝下记载:“宣政六年(578年)四 月突厥入寇幽州,杀掠吏民,议将计之。五月己 丑,帝总戎北伐……癸巳,帝不豫,止于云阳宫。 丙申,诏停诸军。六月丁酉,帝疾甚,还京,其 夜崩于乘舆,时年三十六。谥曰武皇帝,庙称高 祖。己未葬于孝陵。”
史载武帝有二皇后,一为李氏,一为阿史那 氏。李氏,宣帝之母,宣帝继位后尊为帝太后, 静帝时尊为太帝太后。“隋开皇元年三月,出俗 为尼,改名常悲。八年殂,年五十三,以尼礼葬 于京城南。阿史那氏,突厥木杆可汗俟斤之女”。 出于政治目的,武帝于天和二年费尽周折终于迎 娶长安。宣帝即位后尊为皇太后,大象元年二月 改为天元皇太后,静帝时又尊为太皇太后,“隋 开皇二年殂,年三十二。隋文帝诏有司备礼册, 讫葬于孝陵。”
北周孝陵因武帝临终曾有遗诏: “丧事资 用,须使俭而合礼。墓而不坟,自古通典。随吉 即葬,葬讫公除。”由于该墓实施的是墓而不坟, 不封不树,因之千百年来,该墓的具体位置一直 鲜为人知。直至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被盗墓者 偶尔掘出,故千古之谜方才大白于天下。另外据 考古勘探和考古发掘获悉,孝陵没有发现陵冢封 土、陵前石刻及陵寝建筑等遗迹,这说明孝陵的 营建和武帝的葬事基本上是遵照遗诏行事的。
孝陵虽则多次遭盗扰破坏,但经过考古发 掘,其墓葬形制、结构还大体保存完整。墓室内 清理出土及破案追回的随葬品尚多。该墓坐北向 南,墓道方向南偏东10℃。由斜坡墓道,5个 过洞、5个天井、4个壁龛及甬道,土洞式单墓 室组成,全长68.40米,其中墓道水平长31.5米, 宽2.70米。5个过洞均匀为拱形土洞,较墓道、 天井窄,宽度在1.9~2.1米之间,第一过洞最 长3.3米,其余过洞2.6~2.9米; 第一至第三 过洞顶部坍塌,原高不详,第四、五过洞顶高 2.1米。5个天井均呈矩形直筒状,长2.9米、宽 2.6米,从南向北第四号天井、第五号天井的东、 西壁各有一壁龛。第四天井西壁龛面积最小,进 深1.4米、宽0.95~1.32米、高1.22~1.36米, 平顶,龛内空无一物,当为未完工程。第四天井 东壁龛较大,进深2.75米、宽2.14~2.45米、 原高1.1米,平顶略拱。龛内靠东壁分两排放置 14件陶罐,东北角原放置的木箱已朽。其他空间 放置各种陶立俑、骑马俑、镇墓兽、鸡犬等,以 及仓屋、井、灶、碓、磨等陶明器。因泥水渗入, 龛顶剥落,随葬物布局已不甚清楚。第五天井西 壁龛进深2.8米、宽2.0~2.2米、高0.8~1.2 米,平顶,顶部大多坍塌。现已清理出铜带具2 套、玉佩饰4件、铁饰11件、玻璃珠300余枚。 第五天井东壁龛进深2.85米、宽1.55~2.2米、 高1.4米,平顶。龛内出土文物计有陶罐14件, 兜鍪甲士陶俑1件,另外还有玉璧、铜镜、带具 各1件。甬道南北长3.9米,可分内外两段,以 中间木门为界,东西宽1.7米,拱形顶,顶高度 不低于2.1米。甬道北端西侧平置“孝陵志石”, 志盖已被盗墓者移至门槛处。估计被盗出的“武 德皇后志石”原应在“孝陵志石”东侧并排放置。


武德皇后金印


墓室平面呈“凸”字形,北壁有后龛,南北 长5.5米,东西宽3.8米。因犯罪分子盗掘破坏, 墓室顶部及四壁上半部全部坍塌。墓室底部及甬 道地面铺砖,东为并列两套木质棺椁,东侧为一 女性,棺椁因盗扰严重,仅存少部分椁底板灰 痕。棺椁范围内发现残珍珠1件,金花瓣3件,微 型坐佛1件。西侧为一男性,棺椁虽遭盗扰,但 底部板灰尚大体可辨,棺内骨骸散乱,残留有下 额骨、盆骨、下颌、肱骨、肋骨等。椁南北长 2.9~3.0米,东西宽1.5米,四角各装一铁环。 棺南北长2.24~2.23米,东西宽0.95米。棺椁 内被盗扰,残存有下颌骨、肱骨、肋骨、盆骨、 股骨等,清理出金套管3件、玉珠3件、弯月形 石灰枕1件。
后龛平面呈梯形,地面未铺砖。龛内发现木 箱朽痕,木箱朽痕内清理出铜槟斗、漆盘、漆盒、 铜花、铜构件、铜饰件、铜夹片弓形、条形朽木 痕等。
该墓因多次遭窃掘,墓内随葬品散失严重, 经公安部门不懈的努力和追缴以及考古发掘,收 回各类文物近400件。这些文物从质地上区分, 有陶器、石器、玉器、铜器、琥珀、珍珠和金器 等。以陶器为大宗,主要有镇墓武士俑、兜鍪甲 士、具装甲士骑俑、鞍马乐俑、侍女俑以及陶模 型明器及其陶器,如灶、釜、碓、磨、井、仓、 罐等,石器为二合志石。玉器有: 玉佩、玉璜、 玉嵌珠。铜器有铜槟斗、铜带具、带扣、条状带 逯、活页带逯、砻躞带饰、兽面纹圆带饰。金器 有金花、金花瓣、金套管、金丝和金印玺。本次 出土和收回的文物以石质志石和金印最为珍贵。
志石为武帝孝陵志和武德皇后志各1合。孝 陵志系青石灰岩质,边长0.85米、志盖厚0.14 米、志厚0.11米,正方形,志盖为笔顶斜刹,素 面无纹,志石四边无纹,志面阳刻篆书3行,每 行3字,“大周高祖武皇帝孝陵”。即北周武帝宇 文邕的陵寝。另一合为武德皇后志,亦为正方 形,青石质。志盖为笔顶,边长50厘米、厚11 厘米。志盖中央镌阳刻篆书“周武德皇后志铭”。 志文为楷书,共7行,每行7字,共48字。志文 为:
“大隋开皇二年岁/次壬寅四月甲戌/朔廿 三日乙(甲)未周/武帝皇后阿史那/氏徂谥曰 武德皇/后其月廿九日壬/寅合葬于孝陵”。此 志铭带有明显的从魏晋以来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的 王羲之书法艺术之遗风。
孝陵特别值得提及的是该墓葬发现了一枚 武德皇后金印。该印金质,通高4.7厘米、长 4.5厘米、宽4.55厘米,重802.56克,印纽为一 卧式天禄(亦称独角兽、獬豸)瑞兽,印底阳文 篆刻有“天元皇太后玺”六字。字样清晰,古相 庄重,且印纽、印身分模合铸。此印具有很高的 历史和艺术价值,它是我国文物瑰宝中的精品, 值得今人珍视。
孝陵尽管已经发掘,地面未留下任何遗物, 但该墓由于是皇帝墓葬,同时此墓也出土了许多 价值连城的珍贵文物,因之2003年9月24日陕 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孝陵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同时公布保护范围为墓圹及墓道外延 5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的四面外延200 米。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