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中国考古百年 | 巴蜀考古百年回顾与前瞻——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为中心

摘要: | 根据2018年10月24日在成都召开的中国考古大会开幕式上的发言录音整理成稿。历史的车轮走到今天,很快将迎来近代考古在中国诞生100年的纪念时刻。在此谨以100年为时间轴,简略回顾我们的奋斗历程,分享我们憧憬的考古梦。百年考古历程回顾四川虽地处内陆省份,但是却因机缘巧合,成为国内有图像记录资料的考古发掘的最早省份。这是指1914年法国著名学者谢 ...



| 根据2018年10月24日在成都召开的中国考古大会开幕式上的发言录音整理成稿。

历史的车轮走到今天,很快将迎来近代考古在中国诞生100年的纪念时刻。在此谨以100年为时间轴,简略回顾我们的奋斗历程,分享我们憧憬的考古梦。


百年考古历程回顾


四川虽地处内陆省份,但是却因机缘巧合,成为国内有图像记录资料的考古发掘的最早省份。这是指1914年法国著名学者谢阁兰(早期多译为色伽兰)在四川广元昭化的“鲍三娘墓”发掘。其后还有1931年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在广汉三星堆遗址里的发掘,1940年代初中央博物院的彭山江口崖墓发掘等等。此外,1942年至1944年的成都前蜀王建墓的发掘,也使四川成为中国考古史上第一个考古发掘帝王陵的省份。



时间进入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代初,四川考古队伍做了几件大事:

1950年开始的成渝铁路建设中的“资阳人”考古发掘,是新中国最早的基建考古项目。

1951-1953年成都羊子山考古发掘,因规模大、发现丰富而成为全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出土的汉代陶马曾专程运到北京参加建国五周年特展。

1953-1957年宝成铁路工程考古发掘,其中以在广元昭化宝轮院的船棺墓葬发掘最为有名,由此拉开了四川船棺葬大发现的序幕。


1992年考古队员在三峡库区做考古调查

1957年开始到1997年结束的“长江三峡库区文物考古调查与保护规划”,是中国历史上基本建设工程中最大的抢救性考古发掘项目。



1975年巫山大溪遗址发掘

六十年代以后,则有巫山大溪文化遗址、涪陵小田溪墓地、新都马家乡战国大墓、广汉三星堆遗址和祭祀坑、成都十二桥遗址等发现。



但是,我认为真正全面得到推进,并有长足进步,又获得全国同行的颇多赞誉,还是在1999年以后。中国考古学会当年在四川召开中国考古年会,是催生四川考古20年辉煌的重要因素。

三星堆新发现、金沙遗址、罗家坝遗址、成都商业街船棺墓地、成都江南街遗址、成都老官山汉墓群、渠县城坝古城、彭山江口沉银遗址、四川白酒作坊遗址群、成都平原古城群、金川刘家寨遗址、什邡桂圆桥遗址、瀑布沟库区考古工程、向家坝库区考古工程……以及约200本各类文物考古报告和论著。



包括但不局限于1999年的中国考古成都年会,给我们以新的思路和胆略。我们充分认识到,事业要发展,要继承,更要创新。团结老、中、青接续发力,二十年如一日地拼搏。陆续完成了考古事业十大创新举措:


01

给年轻人插上腾飞的翅膀


由于历史原因,到2000年前后,与全国同行相比,我们的专业人才青黄不接、人才断档现象突出。为此我们出台了一系列青年人才扶持新政。十年树木,初见成效。今天,无论考古领队、承担考古项目,还是全国十大或六大考古发现的汇报、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的专业人员,在我院都是年轻人占绝对多数。2013年还出版了全国考古院所的第一本青年考古论文集。


02

走出国门考古


探寻三星堆文化的影响所及,一直是四川的考古工作重点。在得知越南有相似发现后,我们主动联系越南同行,表达到他们那边去考古的愿望。在获得越方同意后,我们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共筹经费,共组发掘队伍,于2006年到越南永福县义立遗址独立开展了考古发掘。此为中国考古划时代的事件,被誉为“走出国门第一铲”。他开启了中国考古人出国考古的先河。今天,据说在亚、非、拉同时活跃着有20多支中国考古队。


03

调查-发掘-整理研究-科普-保护利用规划-策展一体化


传统的考古作业流程是:调查-发掘-整理研究。新时期要求考古人既是调查发掘研究能手,也要勇敢承接考古成果的科普和文物遗址的保护利用展览的任务。我们比较早意识到应由考古人主导考古类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和利用展览。多年来,参与或主导的这类项目已有二十多个,主要有:渠县汉阙勘探-保护规划-展陈大纲、汉源瀑布沟考古发掘到展陈大纲、罗家坝考古发掘-遗址保护方案-展陈大纲、三星堆遗址发掘-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大纲、向家坝库区考古调查-发掘-展陈大纲、江口沉银遗址调查-发掘-展陈大纲,还编导全球首部考古科普动画片(《考古训练营》,对一件重要文物深度解读的数字动漫故事片《神树的传说》,创意设计系列成套的文创产品如家庭生活系列、礼包系列)。真正做到从调查、发掘、整理研究、保护规划、展示大纲到文创的一体化运作。出版了全国第一部、第二部文化遗产策展专著。


04

设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博士文库”


为了吸纳青年才俊,我们设立博士文库,划拨转款,为到我院工作的博士出版博士论文。据了解,这一做法在全国各科研教学单位里,我们是第一家。到今年,博士文库里已收入三部博士论文。


05

考古探险(文化线路考察)


早在2005年,我们联合故宫博物院,通过自筹经费和寻求社会赞助的方式,开始了以考古为主的文化线路多学科综合考察。从第二年起,院内专设考古探险中心主抓其事。十多年来,考察了川藏南北线、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五尺道、唐蕃古道等14条,历年下来,发现遗址遗迹上千个,拓展了考古研究领域,积极服务于社会需求。文化线路“蜀道”申遗则主要依赖我们的调查成果而被列入国家文物局的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五尺道文化线路考查事迹和成果还进了四川2011年高考历史卷考试题。


06

系统开展明-清-民国手工业考古


通过参与一些博物馆展陈方案编写,我们意识到,我国的不少各级博物馆和文管所收藏明清文物数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需要,于是在野外工作中我们通过以调查发掘明清-民国传统手工业为契机,加大遗址调查和文物标本征集,多年坚持下来,成果喜人。不但发掘了以水井坊、糟房头为代表川六大酒坊遗址(均被国家局列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且已获得了文物资料10万件以上,成效斐然。


07

首设虚拟考古体验馆和文物医院


随着考古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获取考古知识渴望,要求考古人有固定的科普宣传阵地,同时,传统的文物保护思路和做法也必须有大的改变才能适应新时期的文保要求。有鉴于此,我们主要通过自筹经费,2013年创设了全球首家“虚拟考古体验馆”“文物医院”以及“文物移动医院”。前者,大大改善了我院的形象,扩大了社会影响。虚拟体验馆还曾被北京2017年高考语文卷选中。文物医院和文物移动医院的设立,改变了文保工作者对考古出土文物的保护方式和工作程序,尤其是文物移动医院将保护作业阵地前移,为出土后易损文物的保护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08

合办文物考古技术专业


进入新世纪后,考古事业迅速发展,亟需大量考古技术人员,鉴于我院文化遗产保护专业门类比较齐全,省厅安排我们和省艺术职业学院合作,共办文物考古技术专科专业。该专业的外语、政治、语文以外的所有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均由我院专业人员承担。到今年已招收三届180余人,已毕业学生在受聘单位普遍口碑不错。


09

积极持续开展公众考古


当今,公众考古能在全国形成成燎原之势,这与一批有识之士的呼吁和若干考古机构筚路蓝缕,持之以恒的努力密不可分。我院是全国较早开展公众考古和设立相应部门的考古院所。始于2005年的考古探险就吸纳社会人士参加,2011年启动大型公众考古科普活动《三星堆进校园》,凭借一院之力,一年之内,走进了全省104所大中小学,创造了一项公众考古新纪录。江口沉银水下考古,在进入重要遗迹遗物出水的关键敏感时刻,我们非但没有采取封闭措施,反而面向全国成批招募志愿者参加核心区考古发掘。此外,如虚拟考古体验馆的创设,卡通书《少儿考古入门》的编写,考古发掘现场婚礼,考古文创产品发布走台秀等等,都是充满创意的公众考古系列活动,深刻而广泛地科普了考古。


10

做内水考古先行者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