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女娲山遗址

摘要: 女娲山遗址位于平利县女娲山乡七里村, 属新石器时代、战国至南北朝、唐至清时期遗 址,为传说中的女娲氏的治所,山因此得名。此 山交通方便,316国道盘山而过,以车代步,无 登临之苦。女娲山主峰海拔984米,山地面积60 余平方公里,山系庞杂,千沟万壑,四周环河, 植被丰富。据考古资料,自史前七千年的母系氏 族公社到史前两千年的父系氏族公社这一漫长的 时期,女 ...

女娲山遗址,新石器时代、战国-南北朝、唐-清,安康,平利县女娲山乡七里村,古遗址,第四批

女娲山遗址位于平利县女娲山乡七里村, 属新石器时代、战国至南北朝、唐至清时期遗 址,为传说中的女娲氏的治所,山因此得名。此 山交通方便,316国道盘山而过,以车代步,无 登临之苦。女娲山主峰海拔984米,山地面积60 余平方公里,山系庞杂,千沟万壑,四周环河, 植被丰富。据考古资料,自史前七千年的母系氏 族公社到史前两千年的父系氏族公社这一漫长的 时期,女娲山周围都有人类活动。现女娲山有女 娲庙(又名三台寺)、火神庙、舍利塔群、武皇 太子坟等遗址。据当地百姓介绍,解放初期的女 娲庙十分庞大壮观,房宇百余间,殿堂三层,故 又称“三台寺”; 庙内僧侣二三十人,居士若干。 但在经历了战乱、“文革”等重重劫难后,现仅 存一间正殿和平心门。
在平利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女娲山上下 有多处古文化遗址,出土有大量石器、陶片、画 像砖等文物。关于女娲山,《华阳国志》、《十道 要录》、《新唐书》、《路史》、《九域志》等历史地 理著作均有记录。北宋王存所著地理书《元丰九 域志》载: “女娲山,在平利县东,上有祠曰女 娲圣后”;五代蜀臣杜光庭在其所撰的《录异记》 中说: “房州上庸界(指平利)有伏羲女娲庙,云 是抟土为人之所,古迹在焉”; 现存的清乾隆三 年《中皇山女娲庙碑》更是对女娲传说广征博 引,考证精辟,而对中皇山女娲的变迁,溯古论 今,记述尤祥。该碑木质,高2.15米,宽0.92米, 清乾隆三年平利县令古津沣撰文,现存于县文管 所。
现女娲山及其周围仍广泛流传着有关女娲 的传说故事和民歌。如: “磨沟的来历”、“华胥 入洞生女娲”、“女娲、石牛、牛王漆”、“女娲斩 黑龙”、“女娲山上太子坟”等,大多讲述女娲与 伏羲兄妹成婚,斩妖除魔,发展生产,造福人类 的流传故事。民歌有“伏羲见了女娲亲”、“女娲 塘边团泥巴”、“羲娲封影潭”、“女娲补洞立杆 栏”、“女娲情意记千秋”、“伏羲龙雨女娲蛇晴” 等十多首,大多是歌颂女娲、伏羲的功德,后人 对女娲、伏羲祭祀及缅怀。
女娲“产生人类”、“女娲补天”、“驻南山阻 止炎黄战争”、“教南山之民种桑纺绸”的传说在 平利一代一代相传。今日的女娲山吸引了无数名 人异士,沓至而来,寻根谒祖,访古探幽。
2003年9月24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女 娲山遗址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 公布保护范围为: 以女娲庙遗址为基点,向东 1000米至丁家坝遗址东侧,向西500米至七里 垭,向北1000米至南北朝墓地北侧,向南400米 至灵宫殿。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四面外延 100米。


女娲山遗址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