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紫荆陕南抗日第一军旧址

摘要: 紫荆陕南抗日第一军旧址,近现代,安康,安康市汉滨区紫荆镇紫荆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第七批  在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来临之际,我们不能忘怀首战夺得“平型关大捷”、从陕南安康走出的“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这是陕南人民自觉自发组织起来、寻找党的领导而奉命北上抗日,且是唯一一支成建制加入红军的革命队伍。“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 ...
紫荆陕南抗日第一军旧址,近现代,安康,安康市汉滨区紫荆镇紫荆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第七批

 在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来临之际,我们不能忘怀首战夺得“平型关大捷”、从陕南安康走出的“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这是陕南人民自觉自发组织起来、寻找党的领导而奉命北上抗日,且是唯一一支成建制加入红军的革命队伍。“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改编为红15军团警卫团和八路军115师警卫营后,在党的领导下,由营发展到师,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历次战斗中表现英勇、战功卓著,涌现了一批立下赫赫战功的指战员,其中何振亚、沈启贤和扬弃成为共和国开国将军。
  根据沈启贤将军生前的口述、来信、《沈启贤军事笔记》、《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史料》和《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战史》等资料,王涛同志搜集整理了此文,以飨读者。

从安康走出的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 

  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侵占我东北三省。“九一八”事变的第三天,中共中央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同年,红25军和红四方面军分别在皖西六安麻埠和黄安七里坪相继正式成立。1932年 2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出《为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与帝国主义大战致全国的通电》:“号召全国工人、农民、兵士、学生及一切劳苦民众,自动 地组织义勇军,自动地武装起来,夺取国民党的武装,直接与帝国主义作战,驱逐日本及一切帝国主义侵略者出中国……”


沈启贤

  1930年,安康汉阴籍的沈启贤(原名沈继禹)和何振亚(原名何继周)等人从杨虎城第十七路军随营学校接受培训,后又被选派到西安绥靖公署步兵训练班学习,受到教员、学员中的中共地下党的政治宣传影响,对共产党的主张有了初步的认识。结业后他俩被分别派到西北军陕西警二旅四团四连和九连任排长。因陕警二旅四团副团长张惠民曾是参加宁都暴动的红军副师长,因受“肃反”扩大化影响,他后来参加了杨虎城部队,但他仍然保留了红军作风,不打骂下级军官和士兵,还常常与沈启贤谈谈心,讲红军的官兵关系,讲红军要抗日救国。他说:红军是一个好部队,将来必有作为。沈启贤他们开始向往红军,秘密向士兵渗透有关红军的思想主张。
  沈启贤与何振亚是汉阴高等小学的同学,相互知根知底。1932年在驻守平利县期间,他向何振亚提出秘密组织“陕南人民抗日救国赤卫团”,振亚非常赞同。他们联系了互相信任的几个排长和战士,如徐海山、王万晶、孟子明、苟树林(后改为敬树林)、赵洪勋、沈继堃等共11人,在平利县秘密成立了“陕南抗日救国赤卫团”,11人都在起义宣言上签了名。大家公推沈启贤为赤卫团主席,何振亚为指挥。从此沈与何经常研究如何秘密开展兵运活动。

  关于兵运活动,沈启贤在2003年9月给王涛同志的来信中说:“回忆当时情况,九、四两个连先后起义,不是偶然兵变,而是有它的思想来源和组织领导,即抗日救国赤卫团同志分别深入连队,秘密向士兵宣传教育,使士兵逐渐认识到:‘吃粮当兵为的什么,不打日本鬼子,专打红军,算什么国军,国军不保国,专打自己人,只能让日本鬼子高兴。’四连起义后,被伪保安大队追浮的七八个同志,竟被‘点天灯’杀害,当时这几位英雄高呼‘打倒日本鬼子,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这不是毫无革命思想,随便呼出来的。可见抗日救国赤卫团几年来的兵运活动是有成绩的。当然红25军入陕,不断打胜仗的影响和红74师大力支援信任,促使九、四两连起义和后来的活动更有信心是分不开的。”
  1934年11月30日,红25军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司令部政治部名义发布布告,明确宣布实行战略转移,建立陕西的苏维埃政府,配合红四方面军进行陕南战役。1935年3月10日,红25军在洋县华阳镇伏击了前来追剿的陕警二旅两个团,其六团被歼四个连,团长鲁琼侠被俘释放。陕警二旅四团、五团官兵亲眼目睹了红军将士作战的英勇和优良作风,也看到了红军张贴的各种传单,包括《北上抗日宣言》和《苏维埃政府土地法》,内心震动很大。这年夏天,九连排长何振亚、四连排长沈启贤与一连排长孟子明、二连排长苟宏勋、三连排长吕治平、五连排长苟树林、八连排长徐海山等人加紧筹划策动兵变。随后四团调防蓝田和引驾回一带。五连排长苟树林讲话中不慎流露了一点秘密兵运活动情况,被人告密而遭逮捕。何振亚担心苟树林经不起拷问,十分紧张,找沈启贤商量怎么办。他们研究决定:由何振亚立即率领他所在的九连起义,去找红军;沈留下为何振亚起义作掩护;然后沈再带四连起义去与他会合。当何振亚12月11日率四团九连在长安县引驾回起义后,连夜开进秦岭深山,团长责令沈去追赶何振亚。沈启贤阳奉阴违追了一阵,便回去报告没找到,这时团长已对他产生怀疑,问他“是不是共产党员”,沈回答:“不是”。团长无奈,便暗中派人监视。
  何振亚率部起义后,由于没有找到红军,打了一阵游击,得不到党的领导,十分困难。为了部队生存,不得不接受国民党安康专员兼保安司令魏习儒的收编。何振亚感到处境危险,写信给沈启贤希望帮助。沈启贤立即给在北平的族弟沈敏去信,告知何振亚的处境危险,希望他帮助找共产党。沈敏接信后立即回到西安找到地下党员杜瑜华。杜瑜华向“中共西北特别支部”书记谢华汇报了何振亚起义部队的情况。谢华派杨江、杜瑜华两个共产党员和沈敏一道去与何振亚取得联系,帮助何振亚于1936年8月10组织了第二次起义。大家选沈敏为主席,杨江为政委,何振亚为军长,杜瑜华为参谋长。“中共西北特别支部”将这支部队命名为“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在镇安县紫荆河刘家大院(现划归汉滨区)召开成立大会,散发宣言和《告民众书》。在与在陕南活动的红74师取得联系后,“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配合红74师开展游击战争。
  1936年9月6日,沈启贤带领自己所在的第四团四连战士起义。但由于起义地点没选好,又缺少夜晚活动的经验,加之警二旅吸取了何振亚带连起义的教训,暗中对沈启贤进行严密的监视。发现沈启贤带了一连兵出走,便立即调来一个正规营和一个500人的保安大队连夜进行前堵后追杀的残酷围剿。战斗中,多数战士牺牲,有的战士被抓回去“点天灯”杀害,沈启贤等钻在水沟中躲过了搜捕,得以幸存。最后突围找到何振亚起义部队会合的战士只有几十人了。
  据沈启贤将军亲口介绍和汉阴县区乡联合调查审定的资料显示,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的指战员,大部分是汉阴人,仅现存有名有姓的就近200人。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起义后在陕南特委和红74师领导支援下,以汉阴县为中心进行游击活动。杨江被宋登贤部杀害后,杜瑜华冒险再到西安找到中共西北特支,被介绍同中央代表罗瑞卿见面,汇报了陕南抗日第一军情况。罗瑞卿很高兴,委托他带一部电台和两位负责同志到红74师。陕南特委和红74师向陕南抗日第一军赠送了两万元邮票和一些枪支弹药。沈启贤到“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后,杜瑜华坚持把自己参谋长职务让给沈启贤。部队开始在陕南利用深山密林作掩护进行游击战,歼灭反动团队、惩办恶霸地主,部队很快发展到900多人。1936年11月底,部队正计划攻打驻扎在汉阴县城的国民党一个营时,突然接到红74师陈先瑞师长亲自送来的十五军团政治部主任王首道的命令,因发生了“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对蒋介石实行兵谏,南京国民党调集重兵准备进攻西安,命令“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迅速开赴潼关与洛阳之间,协助主力红军破坏铁路,具体任务到蓝田县再定。
  “陕南抗日第一军”立即昼夜兼程向蓝田开进。但部队到蓝田时,各路主力红军已纷纷向北转移,军团只留下一位联络员口头指示部队按军团路标迅速跟进。急行军半夜12点赶到咸阳河滩时,遇到国民党万耀煌师阻拦。杜瑜华只身前往军团开来证明,才得以通过。1936年12月20日,中共西北特支成员徐彬如按照周恩来指示,以“西救会”名义在西安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首次披露在陕南有一只民众武装组织——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
  1937年2月11日,从汉阴出发后已改称陕南抗日联军的原“陕南抗日第一军” 700多人终于到达甘肃礼泉县叱干镇水田坪红15军团驻地,受到军团首长的热烈欢迎。军团长徐海东同志在欢迎会上特别强调:“你们还不是共产党员,就敢把部队带出来,说明你们相信共产党,是一支真正的革命队伍。你们真勇敢,了不起。”沈启贤代表起义部队感谢军团的热情接待说:“我们相信共产党,相信红军,能够参加红军,感到非常荣幸。希望军团派政工干部来领导”。不久,军团领导派来李雪三等十几名军政干部。任弼时同志率领党中央慰问团慰问前线红军,还专程来视察这支起义部队,高度评价了这支起义部队的历史作用,明确指示:“永远保持这个起义部队的建制”。从此,“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改编为红15军团直属警卫团。
  当时到达陕北的主力红军经过几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部队大量减员,只剩下两三万人了。因此党中央对“陕南抗日第一军”起义参加红军,十分重视。特别是“中共西北特别支部”书记谢华同志,原是周恩来总理领导的“中共上海特别支部”的书记,因陕西地下党遭到严重破坏,才被派来陕西重建地下党组织的。他向周总理汇报了“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起义参加红军的情况,周总理很重视,亲自将这支部队交给罗瑞卿领导。为此杜瑜华还亲自向罗瑞卿作了汇报。后来罗瑞卿回延安,才将这支部队交给红15军团领导,编为该军团的警卫团,沈启贤任警卫团参谋长。1937年2月,经徐海东司令员和李雪三政委介绍,沈启贤、何振亚同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为了抗日大局,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红15军团缩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其警卫团也缩编为警卫营。在115师组织指挥下,警卫营参加了首战平型关大捷,警卫营打得很出色,给日寇以迎头痛击,振奋了全国抗战信心。徐海东旅长后来多次向沈启贤表扬这支起义部队说:“你们陕南来的部队和主力红军一个样,敢和日本鬼子拼刺刀。可惜两位青年连长李传明、何相文在和敌人搏斗时光荣牺牲了。”
  随后,警卫营又参加了粉碎日寇的九路围攻等多次战斗。1940年,八路军一部奉命南下支援新四军, 344旅扩编为第二纵队,警卫营扩编为新688团,归新四军三师建制。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三师进军东北,原688团又扩建为新四军三师独立旅,后改编为第四野战军第39集团军117师,从东北一直打到了广西。1950年10月20日夜,沈启贤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主力39军参谋长,奉命率部跨过鸭绿江,在云山地区打响了抗美援朝第一仗“云山战斗”,这是我军第一次与美军交锋,重创美军号称“常胜军”的一个联队,俘虏美军2000人,还歼灭韩军一个师。接着部队南下,收复朝鲜已经沦陷的首都平壤,智渡临津江,攻克汉城。“大振国威,大振军威,震惊世界”(国际评论)。战争结束后,117师改为武警部队,现驻锦州。

  因战功卓著,该部队主要指战员何振亚、沈启贤1955年被授予少将,杨弃在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1978年10月24日,何振亚因肝癌病逝于北京后,骨灰被运回安葬于汉阴烈士陵园。2010年1月24日,沈启贤将军病逝于北京,汉阴县委派时任县委副书记廖良成、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文联主席王涛等人前往吊唁。2010年汉阴县决定动工修建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纪念碑。此碑为汉白玉材质,高9.9米;军史浮雕高4米长10米,为花岗岩材质。纪念碑和浮雕次年清明前正式竣工,现已成为当地人民及青少年缅怀先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基地。
  本文资料来源:
  1、沈启贤将军提供的“1932年至1937年陕南革命老区主力红军和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活动概况”(此件为打印稿,共19页)。
  2、“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的诞生及发展历程”由沈启贤口述,潘荻记录整理。
  3、沈启贤将军2002年3月9日和2003年9月给王涛同志的亲笔来信。
  4、《沈启贤军事笔记》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7)第074502号。
  5、《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战史》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2月第一版,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7)第035707号。
  6、汉阴革命老区史料汇编《红色的记忆》,汉阴县老区建设促进会编印,陕内资图批字【2014】28号。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