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西寺墓群

摘要: 西寺墓群 : 西寺墓群位于洛南县城关镇西端冀塬村北 面的土塬之上,这里南临县河,土层深厚,高出 地面20余米,土塬沿北坡山腰东西方向平缓延 伸,并由此向南低缓倾斜。立于塬头之上,洛南 县城便一览无余。上世纪80年代,当地村民在建房取土时发 现一座长方形竖穴土坑木椁墓,墓室为南北方 向,长4.1米、宽3.6米、深3米;并出土了青铜 礼器鼎、豆、匜,内部饰错金八兽 ...

西寺墓群,春秋-战国,商洛,洛南县城关镇西寺村东岭子,古墓葬,第四批


西寺墓群 : 西寺墓群位于洛南县城关镇西端冀塬村北 面的土塬之上,这里南临县河,土层深厚,高出 地面20余米,土塬沿北坡山腰东西方向平缓延 伸,并由此向南低缓倾斜。立于塬头之上,洛南 县城便一览无余。
上世纪80年代,当地村民在建房取土时发 现一座长方形竖穴土坑木椁墓,墓室为南北方 向,长4.1米、宽3.6米、深3米;并出土了青铜 礼器鼎、豆、匜,内部饰错金八兽图和“玄蓼之 用”错金鸟篆文铜戈,以及铜軎、铜铃、带钩、 铜箕、铜镞、铜衔、铜合页等兵器和车马器。出 土器物中以“玄蓼之用” 错金鸟篆文戈最为精 美,据资料整理者研究认为,此器年代属春秋晚 期,极有可能是吴国王室用器
2000年初,商洛市考古队与洛南博物馆联 合对这一区域展开考古调查,通过调查和在土塬 四周重点的考古钻探,确定了西寺冀塬为一处墓 葬分布较为密集的墓葬群。并在土塬前沿的钻探 中发现3座距地表很浅的墓葬。因其不易保存, 在经省文物局同意后即对3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 发掘,并编号M1、M2、M3。经发掘后的3座墓 葬均为竖穴土坑墓,其中M3和M1为一般平民 小墓。二墓南北方向,墓口长2.1米、宽1.3米、 深1米。墓底中部有狭长棺穴,周边有宽窄不一 的生土二层台,棺底有二根垫木凹槽,棺穴长 1.6米、宽0.6米、深0.2米,尸骨腐朽,葬式 不清,无随葬品。相比之下,M2则规模较大,除 上部竖穴坑壁不存之外,其他均保存基本完整, 这座墓葬的发现与发掘,使我们对西寺墓群的年 代、性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M2为长方形竖穴式土坑,地理坐标北纬 34°,东经110。,南北方向,墓口长3.7米、宽 2.7米、深2~2.7米,坑内填充较松散和发粘 的褐色五花土,土中掺拌有较多的青膏泥。所使 用的葬具为一椁二棺,除木椁的盖木朽坏严重之 外,椁壁与椁底的方木保存基本完整。椁木四周 和椁盖面上均用厚10厘米的青膏泥封护,椁室 底部墁铺一层10厘米厚的沙质黄粘土,黄粘土 下则是深达3米多的原生青膏泥土层。由于有 较好封闭条件,M2所使用的葬具才得以较好 的保存。


西寺墓群


椁室由盖板、底板、壁板构成,室长3.1米、 宽2.2米、高1.1米。盖板和底板各用12块方木 横列平铺,方木长2.6米、宽0.3米、厚0.2米, 四面椁壁各有四层,作两纵两横 自椁底板上平贴累叠,椁室四 角用“子口夹角”连接。棺木置 于椁室中间,素面无漆; 长2.6 米、宽1.2米、高1米,内棺略 小于外棺,内外髹黑漆,盖面上 饰黑红间隔的大方块彩绘。随葬 品放置于棺椁之间的回廊里,为 一组精美的成双成对配置的鼎、 盖豆、莲瓣壶等仿铜礼器。这组 器物通体髹黑漆,在鼎和豆的表 面以饰蟠螭纹为主纹,附于云 纹、网纹和水涡纹,在莲瓣壶的 表面则用红白二色将壶腹等分成八个扇面,于其 间绘饰锯齿纹、卷云纹和云雷纹。陶胎漆器在漆 器中属较特殊的一类,而且并不多见,所以,这 组保存较完整的陶胎漆器尤显珍贵。
M2与上世纪80年代发现的木椁墓东西相 距仅30余米,所出土的典型器物莲瓣壶等与山 西晋南地区一带发现的东周墓的随葬组合等文化 面貌相一致。基于这些因素,M2同属三晋墓葬, 年代为春秋晚期。同时也印证史书对商州“春秋 时其地属晋,战国属秦”的记载,三晋墓葬的发 现是商洛近年考古所取得的重要收获之一,这一 发现明晰了秦、晋、楚多种文化在商洛区域相互 交汇融合的宏观历史事实,并为探索与研究多种 文化在丹江上游的融合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3年9月24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将西寺 墓群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 公布保护范围为: 以已发现的5座墓为中心,东 西400米,南北20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 东至 城建局,西至西寺砖厂,南至西寺小学,北至塬 下。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