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丝路文物看交流

摘要: 冉万里 “丝绸之路”的研究犹如人类的爱情一样,是一个永远谈不完的话题,但“丝绸之路”绝不是浪漫之旅,它是那些敢于冒着生命危险的大无畏者,胸怀世界放眼天下的智者,不畏千难万险,趟出来的一条不是一般意义上 ...
冉万里

丝绸之路的研究犹如人类的爱情一样,是一个永远谈不完的话题,但丝绸之路绝不是浪漫之旅,它是那些敢于冒着生命危险的大无畏者,胸怀世界放眼天下的智者,不畏千难万险,趟出来的一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连接东西方的,司马迁将其概括为凿空,盖有前无古人之意,其评价再恰当不过。

 

说明: http://mmbiz.qpic.cn/mmbiz/vxDRT2nxKEkFCib0qa2nHRA9VP10Vh02yB6meiaDWicOWOObkOVvWxXICcM95gmIU7E3d7HdsoEpibQZpqQZMK1Ob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敦煌莫高窟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图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是一个有来有往的过程,西方文化曾经源源不断地向东输送,与此同时,以中国古代文化为核心的东方文化也曾经逆流西去,源源不断地向西传播。如在阿富汗喀布尔以北约80千米的贝格拉姆城址中,出土了来自印度的象牙雕刻,希腊、罗马的玻璃器、青铜器及石膏像,中国汉代的漆器等。

 

说明: http://mmbiz.qpic.cn/mmbiz/vxDRT2nxKEkFCib0qa2nHRA9VP10Vh02yOib5ic51Xd68GI5rvEhtfo2NnCAm3iaZKqgyJbQBPSbpUicBPZl7QIA6j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叙利亚帕尔米拉三兄弟墓葬顶部壁画中的路纹

 

说明: http://mmbiz.qpic.cn/mmbiz/vxDRT2nxKEkFCib0qa2nHRA9VP10Vh02yNsOskcR8YAc7PMby9boVhKvyHBaSGHXlf8c1rZuDAzy0ibt766y6xF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犍陀罗地区出土的佛教造像

 

传入中国的西方文化,最初是以器物为载体传来的,因这些器物充满异域风采而吸引着当时的人们,但要真正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之时,却往往是缓慢的。如龟甲纹、路纹这类涉及审美观的纹饰,自汉魏之时传入,经过隋唐的发展,一直到宋元明时期才广为流传。这反映出,外来文化在涉及民族心理、民族审美之时,中国古代人不仅不盲目,而是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当涉及的方面,则表现得极其敏锐,一方面是很快地接受,另一方面则迅速地改造其形制和用途。通过这两点对比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人对自己传统的主体文化是难以割舍的,因为它是一个民族之本;而在的方面,则以惊人的速度吸纳和改造,这似乎是与近代洋务运动中所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相似。如果这么看的话,说明早在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过程已经有所表现,只是到了近代人们将其总结成了八个字而已。如作为意识形态的佛教的传入、发展与繁荣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证。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的佛教,经过魏晋时期的发展,到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才被中国人完全接受并进入到繁荣的时期,而在这一过程中,佛教的传播者做了许多努力,使其不断适应中国人的传统伦理道德等,最终在中国得以立足,尽管如此,历代仍有反佛者存在。但其他宗教如景教、祆教、摩尼教等,却没有佛教那么幸运,虽然也曾在一定范围流传,但更多地集中在外来人口中,远不能与佛教在中国的地位相比拟。但西方的饮食、服装及其他各类器物却广为流传,考古发现的充满异域文化色彩的各类器物如来通、胡瓶等都是典型的例证,它们虽然都吸收了外来文化因素,但最后其形制特征及使用方式都发生了改变。正如法国学者Michèle Pirazzoli-ti'Serstevens所指出的那样,中国古代文化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时,有着很强的选择性。这一点在涉及审美观、民族心理等方面时,表现得尤其强烈,拙著中所涉及的几种装饰纹饰无不如此。 

说明: http://mmbiz.qpic.cn/mmbiz/vxDRT2nxKEkFCib0qa2nHRA9VP10Vh02yicpON6LHUKuFrxaL0hB4kNyYsqWkvIia0p6avUEqqzibp1iavHo2hcI0m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宝鸡博物馆藏犀牛纹铜镜拓片

 

说明: http://mmbiz.qpic.cn/mmbiz/vxDRT2nxKEkFCib0qa2nHRA9VP10Vh02yVFq3zEOxQSickWicTYth06dCtCxG3ic0IGTF8oiboms98IO6NslqDSaxB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江苏句容南朝刘宋墓出土波斯萨珊王朝玻璃

 

说明: http://mmbiz.qpic.cn/mmbiz/vxDRT2nxKEkFCib0qa2nHRA9VP10Vh02y072PyccB4xTtlgx8urSY7hKjCPl3GbeibcMpP6yztT2HBmwAiaRV5NL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苏州瑞光寺塔第三层天宫出土的珍珠幢局部——路纹

 

从技术层面而言,以金属加工工艺的交流为例,中国古代人能很快地吸收这些外来的工艺并加以转化,进而在其基础上发明出新的工艺来。如捶工艺的传入,不仅使得大量制造金银器成为可能,而且改变了上层社会的器用习惯。与此同时,在西方传来的捶工艺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装饰工艺,主要表现在铜镜装饰上,唐代的金背银背镜即是这方面的代表之作。另外,自西方传入的焊珠工艺,经过汉魏时期吸收和消化,其装饰技法由立体到平面,最后产生了独特的鱼子纹地装饰,而这一装饰工艺则成为中国古代独一无二的装饰技术,并传播到朝鲜半岛等地。

说明: http://mmbiz.qpic.cn/mmbiz/vxDRT2nxKEkFCib0qa2nHRA9VP10Vh02yVpHHnnFRXdpoQ4l9R9TDxgDib4C41qvgy3yDSic3QSUSkgjiaJf7nNoS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西安郭杜镇唐墓出土八出菱花形金背镜

 

说明: http://mmbiz.qpic.cn/mmbiz/vxDRT2nxKEkFCib0qa2nHRA9VP10Vh02yUmRu6fPltFJnuDOj5iaicBPslkty4icIa7APGakyRJ3OhHFmMfBWtpZe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广西合浦北插江盐滩1号墓出土多面金珠

 

尽管中国古代人在对待涉及民族审美等理念时,有很强烈的选择性,但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中国古代人并没有采取排斥的态度,反而以包容和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它们。正如具有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李世民所云:自古皆贵中华,贱夷、,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这句振聋发聩的名言,为唐王朝奠定了包容和宽容的基调。唐王朝在对待外来之人时如此,同样的道理,在对待外来文化时也是如此。这方面最为典型的就是各类宗教如祆教、景教、摩尼教等能够在唐代和平共处,唐人能够尊重其与佛教、道教的不同,但是否将其作为自己的信仰则是另外一回事,这应该就是包容和宽容的一种体现吧。即使在发生了毁灭性打击的安史之乱之后,唐王朝也没有改变这一初衷,只是限于种种原因,而不如此前而已。但其辉煌仍然在延续着,中晚唐时期繁荣起来的长沙窑产品的大量外销,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例证。

说明: http://mmbiz.qpic.cn/mmbiz/vxDRT2nxKEkFCib0qa2nHRA9VP10Vh02yiboumJLnnHMVvaN9JavOyVicWxVGBNpYepxzPrEJRticwbJ5TK8zyheg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长沙窑遗址出土情侣纹残片

 

中国古代文化向外传播的典型实物例子莫过于陶瓷器,其中的唐三彩器则是众多器物中的一朵奇葩。它经过漫长的孕育之后,唐三彩这朵陶瓷工艺中的奇葩终于在唐代盛开,并吸引了东西方世界人们的眼球,在唐三彩的影响下,西亚出现了波斯三彩,东亚则出现了新罗三彩、奈良三彩。另外,自汉代就开始生产的香囊,不仅一直延续至明清,而且影响了西亚的伊斯兰世界和东方的日本,其精巧的造型,不仅承载着中国古代人缜密的思维,而且还承载着中国古代人能够不断发明创造的能力。这一与中国古代人的创造能力、中国古代文化密切相关的小小香囊,使不同地区的人们领略到了中国文化的风采。

 
说明: http://mmbiz.qpic.cn/mmbiz/vxDRT2nxKEkFCib0qa2nHRA9VP10Vh02y9lZAmicKwHMGdNDbV2QFP4kYSzquu2loTCbCp6Qz2n1NHdS8ohoCxic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陕西富平李凤墓出土三彩盘

 

说明: http://mmbiz.qpic.cn/mmbiz/vxDRT2nxKEkFCib0qa2nHRA9VP10Vh02y13AtnPyep4HW0ibqQraJ0YhNowQzicuLZssPah6VhlcSPVlljtDRNr5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日本正仓院藏三彩钵

 

总之,通过前述各部分对以纹饰为主题所进行的论述可以看出,丝绸之路使得远隔千山万水的人们走到一起,使得各不相同的各类文化产生碰撞并融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了以唐代文化为代表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其中所反映的问题,所包含的道理,时时新,愈琢磨愈有味道,很值得人们永远去研究,去思考。但不论怎样,通过对与丝绸之路相关的个案进行研究,可以认识到,只有包容、开放、吸收、融合才能繁荣进步是永远不变的真理,只有在碰撞和交流中,才会有火花产生,从而才有了辉煌的唐代文化。

本文由孙莉摘编自冉万里 《丝路豹斑——不起眼的交流,不经意的发现》书中的结语。图片摘选自本书。内容略有删节。

 

说明: http://mmbiz.qpic.cn/mmbiz/vxDRT2nxKEmWVibpt5WUy0aiapiaCPFhw3FfsG71Tutw4lUjLcE0nCXlVfmKITcAiatJOibyrLRO59ib5y45WibSSFwt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978-7-03-047721-7

 

《丝路豹斑——不起眼的交流,不经意的发现 分为九章,分别为:瓶花盛开——德瓶纹饰的源流;以齿——象牙与的输入与使用;犀以角亡——犀牛与犀角的输入;龟甲延寿——龟甲纹反映的东西方文化交流;路飞鸿——纹反映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童子、花绳与龙马;相印生辉——东西方之间工艺与造型的影响;花马世界;吐鲁番北朝至唐代的太阳与月亮图像——中原与西域文化的交汇点等。九章内容以丝绸之路为线索,将其串联在一起,从而构成了全书的架构。

 

【版权申明】本文为科学出版社考古订阅号——科学出版社赛博古(spkaogu原创发布,转载请保持内容及公众号相关信息的完整!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帕尔米拉古城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