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邓艾墓

摘要: 邓艾墓,三国,渭南,渭南市蒲城县洛滨镇前阿村,古墓葬,第六批 邓艾(197年-264年),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初为司马懿掾属,建议屯田两淮,广开漕渠,并著《济河论》,加以阐述。后为魏国镇西大将军,与蜀将姜维相拒。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同钟会分军灭蜀,后为钟会所诬,被杀。邓艾墓在蒲城县洛滨镇后阿村 ...
邓艾墓,三国,渭南,渭南市蒲城县洛滨镇前阿村,古墓葬,第六批
邓艾(197年-264年),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初为司马懿掾属,建议屯田两淮,广开漕渠,并著《济河论》,加以阐述。后为魏国镇西大将军,与蜀将姜维相拒。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同钟会分军灭蜀,后为钟会所诬,被杀。
邓艾墓在蒲城县洛滨镇后阿村附近,墓冢封土呈覆斗型,坐北朝南,

原墓基封土高6米,底边长15米,宽13米,墓前曾有祠堂一座(现无),墓冢上留有碑石两通:一为前秦苻坚建元三年(公元367年)三月所建,距今已1700余年,碑文魏书,有较高艺术价值,于1970年移至西安碑林博物馆保存(墓冢上现仅留碑石底座);一为大金承安四年(公元1199年)十月所建(由于字迹剥蚀,年号不确),现仍耸立墓上。两块碑文均为重修《魏邓太尉祠记》。祠后封土即为邓艾墓,现存高约3.5米,底周约10米,夯土层可见少许残存瓦片。

前秦《邓太尉碑》,全称《冯翊护军郑能进修邓太尉祠铭》,也称《郑宏道修邓太尉祠记》,俗称《邓艾祠碑》。前秦建元三年(367)刻,隶书,19行,行字不等,1972年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馆。石原在陕西蒲城东北四十里阿村,后移至现址。

前秦石刻甚少,仅见此碑与《广武将军碑》两通,故极为珍贵。大抵这个时期碑刻皆属由隶向楷的过渡书体。有人评此碑说:"隶法略涉放纵,仍不失汉人矩矱。"其实,说它接近汉隶,还不如说它更多魏隶气息。如"夫"字的第三笔,下端呈双燕尾形,同《王基碑》等比较接近。"十"字、"三"字之主要横笔,起笔向下呈三角形,收笔上挑成"燕尾",动势大,带来活泼气氛。有些字的结体同《爨宝子》有相近处。这些都反映了这个时期无论南北都有一些时代的共同特点。

苻秦碑在宇内存者仅有两通,一是《魏故邓太尉祠碑》,系苻秦建元三年(公元367年)刻,一是《广武将军碑》,为荷秦建元四年(公元368年)刻,两碑皆在陕西境内。这两碑不仅在书法艺术上各具有特色,在史料上也具有价值,以《邓太尉祠碑》史料价值更高,可补史籍缺误之处甚多。

马长寿《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一书对本碑记载内容有详细分析。,

1983年7月被公布为蒲城县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来源:博雅旅游分享网)
 
      即魏太尉邓艾墓,位于西头乡前阿村附近。原墓地3亩,有祠,竖有苻秦建元三年(367)和大金承安四年(1199)所刻“魏邓太尉祠记”碑。前者于1970年移至西安碑林,后者仍立原处。祠早毁,墓和碑于1972年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志办公室1992年在前阿村群众家中发现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题“魏太尉邓公之墓”碑石残体三大块。
 
 
参见《蒲城县志》卷二十三第二章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