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大梁峁遗址

摘要: 一 、遗址概况大梁峁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林镇乡四合台村西梁自然村(图一),海拔高度约 1530 米,遗迹主要分布在大峁梁、小疙瘩、西梁和边家山四个台地上,以大峁梁台地最为丰富。该遗址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遗址,现为庆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普资料显示,遗址处在北洛河上游支流的葫芦河上游,处在西梁自然村的大峁梁和小疙瘩峁两条山梁至沟底, ...



一 、遗址概况

大梁峁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林镇乡四合台村西梁自然村(图一),海拔高度约 1530 米,遗迹主要分布在大峁梁、小疙瘩、西梁和边家山四个台地上,以大峁梁台地最为丰富。

该遗址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遗址,现为庆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普资料显示,遗址处在北洛河上游支流的葫芦河上游,处在西梁自然村的大峁梁和小疙瘩峁两条山梁至沟底,山顶至沟底长 1393、宽 936 米,总面积约 120 万平方米,包含仰韶文化中晚期、龙山时代和青铜时代三个阶段的文化遗存。因人工修造梯田,导致遗迹暴露于台地断面,可见窑洞式、半地穴式房址及袋状灰坑等遗迹。遗址内地表散落尖底瓶、盆、罐等器物残片,纹饰主要有绳纹、篮纹、刻划纹和指甲纹等,也散见石器及动物骨骼等遗物。为配合“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项目实施,2018 年 9 〜 11 月,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合作对该遗址进行了小范围试掘。


二 、主要发现

试掘区域位于大峁梁台地顶部东南边缘,布设 5 米 ×5 米探方 4 个,试掘面积 100 平方米(图二)。清理龙山时期窑址 1 座(图三)、灰坑 17 个(图四至六)和现代活土坑 1 个。出土遗物以陶片为大宗,并有少量石块、动物骨骼和白灰面残块等,收集了陶器、玉石器、骨角器和贝蚌等各类不同质地的遗物 100 余件(组)(图七至一○)。

灰坑以圆形袋状为主,个别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圆形,堆积普遍较厚,且大部分灰坑 内筛出大量料姜石。窑址被灰坑围拢于中间,形制也较为特殊,其火膛和操作间利用一圆形袋状灰坑的原始结构,通过对灰坑进行改造形成操作间,并在操作间和窑室之间通过人工堆砌纯黄土的方式建造火膛。由于灰坑本身的直径较大,因此建造者先通过人工填埋垫土,然后在垫土中下挖所需要的操作空间的方式建造操作间。由于窑室破坏较甚, 结构不太明确,功能亦无法判断。但从其周围灰坑内包含大量料姜石的现象来看,该窑址很有可能用于烧制石灰。


三 、主要认识

遗址内出土的遗迹、遗物以龙山时代早期为主,并包含少量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和青铜时代早期的遗物,结合该遗址发现的少量泥质、夹砂红陶系的素面或横向篮纹陶器来看, 遗址的文化内涵与陇东地区西部的常山下层遗物存在密切关系,同时该遗址超过 95% 的泥质、夹砂灰陶系陶器又与陕北、内蒙古南部龙山时代晚期的遗存极为相似。整体来看, 试掘区应属于作坊区,清理的窑址、灰坑和出土的大量陶片、兽骨及玉石制品,为我们了解甘肃陇东地区龙山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四 、学术价值

遗址位于陇东地区的东部,对其文化面貌的揭示有助于与陇东地区西部黄土地带同时期遗址的文化面貌进行对比研究,借以了解东部山地遗址与西部黄土台地遗址之间的差别。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的发现,为该遗址所在区域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上限的界定提供了新资料。


来源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周静)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