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Silkroads Heritage!
中文 (CHN)
  • English (ENG)
  • Русский(RUS)
    登陆 注册
img
所有分类
  • 热点资讯
  • 深度阅读
  • 图片库
  • 地理信息库
  • 专家库
  • 遗产库
  • 申遗简报
  • 微信公众号
  • 主页
    • 图书馆主页
    • 交流主页
    • 中心主页
  • 资讯
    • 丝路资讯
    • 文博信息
    • 会议信息
      • 会议预告
      • 会议资讯
      • 会议议程
  • 遗产地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

    •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 汉魏洛阳城遗址
    • 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
    •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
    • 高昌故城
    • 交河故城
    • 北庭故城遗址
    • 碎叶城(阿克贝希姆遗址)
    • 巴拉沙衮城(布拉纳遗址)
    • 新城(科拉斯纳亚瑞希卡遗址)
    • 开阿利克遗址
    • 塔尔加尔遗址
    • 阿克托贝遗址
    • 库兰遗址
    • 奥尔内克遗址
    • 阿克亚塔斯遗址
    • 科斯托比遗址
    • 新安汉函谷关遗址
    • 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
    • 锁阳城遗址
    • 悬泉置遗址
    • 玉门关遗址
    • 克孜尔尕哈烽燧
    • 卡拉摩尔根遗址
    • 克孜尔石窟
    • 苏巴什佛寺遗址
    • 炳灵寺石窟
    • 麦积山石窟
    • 彬县大佛寺石窟
    • 大雁塔
    • 小雁塔
    • 兴教寺塔
    • 张骞墓

    相关世界遗产

    • 约旦之库塞尔阿姆拉城堡
    • 约旦之佩特拉Petra
    • 五台山
    • 柬埔寨吴哥窟
    • 伊朗波斯波利斯
    • 伊拉克埃尔比勒城堡
    • 土耳其艾米索斯Ephesus
    • 土耳其迪亚巴克尔堡与哈维塞尔花园文化景观
    • 土耳其阿尼考古遗址
    • 柬埔寨 古伊奢那补罗考古遗址的三波坡雷古寺庙区
    • 巴勒斯坦 希伯伦和哈里尔老城
    • 土耳其阿弗罗狄西亚
    • 阿曼苏丹国卡尔哈特古城
    • 伊朗法尔斯地区的萨珊王朝考古遗址
    • 伊拉克巴比伦
    • 缅甸蒲甘古城
    • 意大利罗马历史中心区、城内教庭管辖区和圣保罗大教堂
    • 沙特阿拉伯吉达古城
    • 阿塞拜疆之城墙围绕的巴库城及其希尔凡王宫和少女塔
    • 丽江古城
    • 孟加拉国帕哈尔普尔的佛教毗诃罗遗址
    • 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含罗布林卡和大昭寺)
    • 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历史中心Bukhara
    • 乌兹别克斯坦沙赫利苏伯兹历史中心(Shahrisabz乞史城)
    • 阿富汗查姆回教寺院尖塔和考古遗址

    预备遗产点

    • Cultural Landscape of Safid Bulan
    •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Manas Ordo
    • 吉尔吉斯斯坦的丝绸之路遗产点Nomadic Monuments of Inner Tien Shan
    • 乌兹别克斯坦的丝绸之路遗产点Silk Roads Sites in Uzbekistan
    • 卡扎拉普城Khazarasp
    • Sheikh Mukhtor-Vali
    • Qosim Sheikh
    • Raboti Malik
    • 巴胡丁建筑群Bahoutdin Complex
    • 乔巴克尔纪念建筑群Chor-Bakr
    • 查什玛阿尤布陵墓Chashma-Ayub Mausoleum
    • 瓦拉赫沙Varakhsha
    • 派肯特Poykent
    • 安集延Andijon
    • 帕普遗址Pap
    • 塔吉克斯坦的丝绸之路遗产点Silk Roads Sites in Tajikistan
    • Yamchun Castle(Yamtuch)
    • 呼布克古城遗址Ancient Town Khulbuk
    • Khoja-Mashad
    • Takhti-Sangin
    • 希萨尔城堡Hissar Castle
    • 片治肯特古城Ancient Penjikent
    • 阿吉纳特佩(Ajina Tepa)佛教寺院遗址
    • 唐帝陵
    • 西汉帝陵

    遗产数据库

    • Coron Island Natural Biotic Area
    • Mt. Iglit-Baco National Park
    • Northern Sierra Madre Natural Park and outlying areas inclusive of the buffer zone
    • Batanes Protected landscapes and seascapes
    • El Nido-Taytay Managed Resource Protected Area
    • Mt. Malindang Range Natural Park
    • Mt. Pulag National Park
    • Apo Reef Natural Park
    • Chocolate Hills Natural Monument
    • Neolithic Shell Midden Sites in Lal-lo and Gattaran Municipalities
    • Petroglyphs and Petrographs of the Philippines
    • Baroque Churches of the Philippines (Extension)
    • Butuan Archeological Sites
    • Kabayan Mummy Burial Caves
    • Paleolithic Archaeological Sites in Cagayan Valley
    • The Tabon Cave Complex and all of Lipuun
    • Turtle Islands Wildlife Sanctuary
    • Mayon Volcano Natural Park (MMVNP)
    • Mt. Mantalingahan Protected Landscape
    • 菲律宾汉密吉伊坦山野生动物保护区
    • 菲律宾普林塞萨地下河国家公园
    • 菲律宾图巴塔哈群礁国家公园
    • 菲律宾巴洛克式教堂群
    • 菲律宾科迪勒拉山的水稻梯田
    • 菲律宾维甘历史古城
    • 特斯碑Tes
    • BJ2008古城
    • LA古城
    • LK古城
    • 康奥依古城
  • 研究
    • 资料库
      • 推荐书籍
      • 研究论文
      • 域外案例
    • 研究进展
      • 研究前沿
      • 专家观点
  • 关于
img
Currency
  • English (USD)
  • French (EUR)
  • Japanese (JPY)
  • 首页
  • 中文
  • 深度阅读
  • 查看内容

解绎两京 | 隋文帝陵与隋大兴城的东西轴线

2017-3-16 17:51| 发布者: 文心雕龙| 查看: 714| 评论: 0|作者: 于志飞

图文 / 于志飞  汉魏以后的中国古代都城,一般均具有显著的南北向轴线,但隋大兴城(唐长安城前身)中,还存在着一条隐秘的东西向轴线。  隋大兴城为宇文恺设计:“及迁都,上以恺有巧思,诏领营新都副监。高颎虽总大纲,凡所规画,皆出于恺”(《隋书•宇文恺传》)。其城以外郭城明德门-皇城朱雀门-宫城广阳门(唐承天门)间的南北向大道构成全城南北轴线,广阳门以北进入宫城,轴线穿越正殿大兴殿,构成宫城主轴。   ...

图文 / 于志飞

  汉魏以后的中国古代都城,一般均具有显著的南北向轴线,但隋大兴城(唐长安城前身)中,还存在着一条隐秘的东西向轴线。

  隋大兴城为宇文恺设计:“及迁都,上以恺有巧思,诏领营新都副监。高颎虽总大纲,凡所规画,皆出于恺”(《隋书•宇文恺传》)。其城以外郭城明德门-皇城朱雀门-宫城广阳门(唐承天门)间的南北向大道构成全城南北轴线,广阳门以北进入宫城,轴线穿越正殿大兴殿,构成宫城主轴。

  然而这道中轴并不止于大兴宫中,轴线向北则入禁苑,不远处地势陡起,是为龙首塬。轴线延长至塬头处,有一巨大的夯土殿基遗址,规模与气势不在其东不远处的唐大明宫含元殿之下。在民国时期“西京筹备委员会”绘制的《西京市图》中,这座殿基被称为“练马台”,此台至今犹有残存,即在今西安市文景路西侧。

  “练马台”的方位颇为特殊,其正南约9.3km是为明德门,正北约9.3km则近古渭水南岸,约在禁苑北墙处。故此台位置显赫,加以高隆的地势,很可能是宇文恺确立的包括禁苑在内的大兴城规划之中央基点。

  隋祚短暂,历文帝、炀帝、恭帝而亡,而正式营造的帝陵,仅有文帝一代之陵而已。文帝陵号曰泰陵,《宇文恺传》又载“文献皇后崩,恺与杨素营山陵事”,可见泰陵营造亦在宇文恺的参与下完成。泰陵在今杨凌境内三畤塬上,今可见覆斗形大冢存于地表。陵之位置,正在“练马台”正西。不止于此,以“练马台”为中心,与泰陵对称的另一面,乃是秦岭东部最高峰——草链岭。

  乃知泰陵选址定位与隋大兴城规划中蕴含着宇文恺显著的整体设计考量,将关中盆地的巨大范围括入规划的视野之中,形成都城-陵墓-山川一体的空间格局。

  这座“练马台”殿址显然在隋大兴城中具有非凡的空间地位,亦有有识者指出其可能就是隋观德殿(见“求是”新浪博客《千年观德今已毁》一文),蕴含着巨大的研究价值。然而其命运多舛,数年前文景路未拓通时,其台保存尚好,文景路之通才导致台的大半在推土机下灰飞烟灭。台址并未经任何考古发掘,更遑论保护措施,因此其形制已永无究明的可能。

相关分类

作者:于志飞

地点:明德门遗址

地点: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泰陵

img
  •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 (+86)029-85246378
  • secretariat#iicc.org.cn

友情链接

  • 国家文物局
  • 陕西省文物局
  • 河南省文物局
  • 甘肃省文物局
  • 新疆文物局

相关站点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
  • 中国古迹遗址理事会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建筑师协会
Copyright © 2020.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 陕ICP备0701106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