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石堂会石窟

摘要:   选自《文物》2009年05期,李裕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衣丽都(Lid u Yi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研究系)。  一  石堂会石窟位于山西省高平市东略偏北15公里的石堂会村北约50米,石窑山南坡山腰间(图一)。海拔1066米,北纬35°50′316″,东经113°04′364″。这里属于太行山向西延伸的余脉,当地俗呼石窑山或北山。山势大体上呈东西走向,山 ...

  选自《文物》2009年05期,李裕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衣丽都(Lid u Yi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研究系)。

  一

  石堂会石窟位于山西省高平市东略偏北15公里的石堂会村北约50米,石窑山南坡山腰间(图一)。海拔1066米,北纬35°50′316″,东经113°04′364″。这里属于太行山向西延伸的余脉,当地俗呼石窑山或北山。山势大体上呈东西走向,山上松树茂密,环境幽静。石窟即开凿于裸露的黄沙岩质崖面上,岩质略显疏松,易雕刻,也易风化。现存洞窟6座,分成东西二区。

  两区相距60米。西区共有3个北魏时期的洞窟,呈东西向排列,由西向东编号即第1~3窟(图二)。东区为明代洞窟,共有3座石窟,编号为第4~6窟,均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雕凿。根据现存窟内的碑刻,第4窟为“三教洞”,第5窟为“三义洞”,第6窟为“高谋洞”,窟内并无石刻造像,原正壁供台上塑有泥塑,早已毁[1]。2006年8月,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测绘和记录,现将北魏洞窟的考察结果报告如下。

  二

  第1窟

  位居山坡西侧,窟口略南向,北偏东20°(图三)。

  窟外立面窟前雕前廊,前廊东壁已毁,根据窟门中心至西壁的距离,可以推知:前廊面宽3.38、深1.1、高1.68米。前廊西壁在距北壁0.41米处,依壁雕圆形立柱,柱径0.14米。柱下有柱础,柱头上承前廊顶部一道圆形横枋。可知前室原雕成仿木前廊样式,但崖面上部不见有屋顶雕刻。前廊北壁中央开长方形窟门,窟门高1.57、宽0.97、厚0.27米。门两侧雕圆形立柱,柱头施覆莲台,门上有圆拱形门梁和尖拱门楣,门梁正中雕一束莲,尾端各雕一凤鸟,凤鸟作回首反顾状,一足举起,一足立于柱头莲台上。门梁的两侧部分被窟门打破,可知原有窟门并没有这样高。门楣楣面雕三叶一组的单列忍冬纹(图四)。窟门下有门槛,门槛高0.15、厚0.18米。门前有二级踏步。门两侧各雕一力士像,近圆雕。

  西侧力士高1.26米。头凿毁,头后有桃尖形头光,身体侧向窟门。颈部青筋突起,颈下戴

  桃尖形项圈。宽肩,披巾从双肩搭下,沿身两侧自然下垂。上身袒露,下身着露膝半长袍,腹部系长带。双臂下垂,手均残。小腿风化,足下踩狮子座,座高0.23米。力士东侧壁面有“宋景五年(1038年)二月/三日晋州石匠人口贵”题记。

  东侧力士高1.32米。头凿毁,头后有桃尖形头光。身体侧向窟门。宽肩,双肩敷搭宽博披巾,披巾直接沿身侧下垂。上身袒露,下身着露膝半长袍,腹部系长带。左臂下垂,手残;右臂横于胸前,手残。小腿风化,足下踩狮子座,座高0.26、宽0.97、深0.38米。狮子已风化,形象不清(图五)。

  主室 平面横长方形,三壁三龛,覆斗顶。面宽2.97、东壁深2.47、西壁深2.33、高2.99米。窟内四壁前设低坛基,台基高0.18、深0.32~0.4米。壁面高1.85米(图九)。

  北壁(正壁)壁面中央开一圆拱龛,龛高1.14、宽1.44、深0.34米。龛两侧浅雕方形龛柱,柱头施莲花,柱下有覆莲柱础。龛上有龛梁和尖拱龛楣。龛梁尾两端各雕一凤鸟,东侧凤鸟已风化不清,西侧凤鸟作回首反顾状,一足举起,一足立于柱头莲台上。龛内雕一佛二菩萨像(图一五)。

  佛像高1.08米。头部风化严重,面残,五官不清,颈部较粗,双肩稍宽,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内着僧支,胸部系带,袈裟裙摆下覆于座,裙摆有内外三层,呈八字形展开。左臂下垂,手残,原应施与愿印;右臂上举,手残,原应施无畏印。右腿将袈裟下摆撩起,露出右足,结跏趺坐于方形高座上(图三五∶1)。佛座雕刻在龛下壁面上,座高0.37、宽0.85、深0.36米,两侧镌刻世俗供养人题名。

  西侧菩萨高0.7米。面部风化,头后有桃尖形头光。头两侧有宝缯下垂及肩。细颈,颈与胸部之间剥蚀严重,是否戴项圈已不清。披巾从双肩下垂于膝部相重合,然后再分别搭向另一侧手臂上,再沿身侧下垂及地。上身斜披僧支,下身着百褶长裙,裙摆微微外侈。左手上举于胸前,右手下垂于腹侧,手持物均不清。露双足,立于龛内台上。

  东侧菩萨高0.74米(图六)。面部风化,五官不清,头后有桃尖形头光。细颈,颈下戴桃尖形项圈。披巾和服饰与西侧菩萨相同。双肩略显宽厚,身体略显粗短。左手下垂于腹侧,手似持一物;右手上举于右胸前,手持物不清。露双足,立于龛内台上。

  龛外壁面在距坛基面高1.08米处开始向上雕凿千佛小龛,上下共7列。龛为圆拱形,龛内雕一佛像,佛均身着通肩袈裟,双手施禅定印,结跏趺坐式。小龛旁皆刻有施主题名。坛基与千佛龛之间壁面以及龛柱均镌刻世俗功德主题名,包括“都唯那”等。其中西侧龛柱上镌刻:“大八关斋(“斋”字为异体写法)主魏始口妻张阿口因缘眷属八十人(图七)。”

  西壁壁面中央开一圆拱龛,龛高1.02、宽1.22、深0.31米。无龛柱,龛上有龛梁和尖拱龛楣。龛内雕一佛二菩萨像(图一六)。

  佛像高0.9米。头部剥蚀严重,五官不清,颈部较粗,身着通肩袈裟,衣纹疏朗,裙摆覆于座上,双手施禅定印,不露足,结跏趺坐于方形高座上(图三五∶2)。佛座雕刻在龛下壁面上,座高0.37、宽0.72米。

  南侧菩萨高0.65米。头已风化,五官不清,头后有桃尖形头光,上身剥蚀严重,服饰不清,下身着裙。双手拱于胸前,露双足,立于龛内。

  北侧菩萨高0.67米。头已凿毁,头后有桃尖形头光,身体略有剥蚀,披巾从双肩搭下,于腹下交叉。上身斜披僧支,下身着长裙,裙摆呈八字形展开。左手曲置于左腹部,手持一锁状物。含胸,腹部微鼓,身体略显健壮。右手上举于右胸前,手持物不清。露双足,立于龛内。

  龛外壁面与东壁对称,上部雕上下7排的千佛龛,小龛旁均镌刻施主题名。龛外两侧千佛之下各浅浮雕一弟子像。

  南侧螺髻弟子高0.74米。头束螺形高发髻,侧脸,面朝佛龛,头微微前伸,面相清瘦,弯眉细眼,鼻嘴不清晰,下巴微翘。身披袈裟,挽袖,露小臂,下身似着裤。双臂上举,双手张开。左腿屈膝前伸,足尖踮起;右腿直立,露双足,立式(图八、一0∶1)。

  北侧弟子高0.71米。为老者迦叶的形象。光头,侧脸,面朝佛龛,头微微前伸,面相清瘦,三角眉,眉骨突起,细眼宽鼻,抿嘴,嘴角上翘,露出微笑。下巴微突,长耳。颈部略细,双肩微溜,含胸,身体修长。身着袒右式袈裟,右肩有偏衫,露出右臂。双手前伸,手持一柄香炉,作熏香供养状。足穿云头履,立式(图一八、一0∶2)。

  壁面下部也刻世俗供养人题名,有职衔的仅见佛像裙摆左侧“州主簿魏吕”一例,其他“大都唯那……”、“都唯那王”、“都唯那王成”、“秦赐菩萨光明主……西堪像主张洛口”等。

  东壁壁面中央开一圆拱龛,龛高1.07、宽1.22、深0.27米。龛两侧浅刻方形龛柱,柱头已不清。龛上有龛梁和尖拱龛楣。龛梁尾雕刻已不清。龛内雕一佛二菩萨像(图一七)。

  佛像高0.92米。头和身体剥蚀严重,面部五官不清,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上身衣纹不清,裙摆内外三层,覆于座前。身体略显粗壮。左手下垂,抚于左膝上;右臂上举,手残,似施无畏印。露右足,结跏趺坐于长方形佛座上,佛座雕刻在龛下壁面上,座高0.37、宽0.79米。

  南侧菩萨高0.68米。头已凿毁,头后有桃尖形头光,身体风化严重,服饰已不清,立式。

  北侧菩萨高0.68米。头已风化,头后有桃尖形头光,上身风化严重,双手似合十,下身着裙,露双足,立式。

  龛外壁面上部雕千佛龛,与北壁相同,上下7排。龛内雕一结跏趺坐佛,佛像身着通肩袈裟,双手施禅定印。小龛边镌刻施主题名。龛左侧下部为世俗供养人题名。

  龛外两侧千佛下方各有一浮雕供养弟子像。

  北侧弟子高0.69米。似年轻的阿难形象。光头,脸朝佛龛,面相略圆,弯眉,眼、鼻、嘴风化不清。侧身,身着袈裟,双臂举起,手残。左足微微踮起,右足直立(图一0∶3)。

  南侧螺髻弟子高约0.7米。风化严重,头束螺形高发髻,侧脸,面朝佛龛,头微微低垂,含胸挺腹,上身服饰不清,手臂上搭披巾,下似着裙,露出右小腿,双足剥蚀,立式(图一0∶4)。

  前壁窟门两侧及上方刻满施主题名(图一九)。窟门上方有“定州常山郡人王市”等(图二0)。

  窟门东侧边有“冶地唯那雍涛”、“东堪光明主魏口口”、“北堪菩萨主郭口”等(图二一)。西边有“西堪菩萨主王春”,以及“功曹魏遥罗”等(图二二)。姓氏主要有郭、阎、杨、王、冯、张、赵、魏等。

  窟顶与壁面相接处为一排千佛,与壁面千佛相连。其他部分无雕刻,明清彩绘卷草图案。

  位居第1窟东侧4米处,窟口略南向,北偏东22°(图一一)。

  窟外立面 窟前凿出前室,面宽1.47、进深0.53、高1.37米。后壁正中开重形窟门,外门为圆拱形,两侧为圆形门柱,柱头施凤鸟,上有尖拱门楣。内门长方形,高1.06、宽0.71、厚0.22米。门两侧各雕一力士像。

  西侧力士高0.71米。风化严重,形象不清。力士足下也有方座和蹲狮(图一二)。

  东侧力士高0.7米。身体风化严重,形象不清,双足叉开,立于方座上,座前有一蹲狮,也风化不清,可见四肢(图一三)。

  主室 平面方形,四角攒尖顶,三壁三龛式。北壁宽1.42、前壁宽1.29、东西进深1.4、高1.55米。四壁前设低坛基,坛基高0.13、宽0.18~0.2米。壁面高0.98米(图一四)。

  北壁(正壁)壁面中央开一尖拱龛,龛高0.7、宽0.8、深0.2米。无龛柱和龛楣。龛内雕一佛二菩萨像(图二七)。

  佛像高0.55米。头顶有馒头状高肉髻,面残,颈部略细,双肩处风化严重,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内着僧支,胸腹部系长垂于腹下的长带。袈裟裙摆下覆于龛下,裙摆有内外两层,呈八字形展开。双手已残,从残迹看,左手下垂,应施与愿印;右手上举,应施无畏印。右腿将袈裟下摆撩起,露出右足,结跏趺坐于龛内,无佛座。

  西侧菩萨高0.45米。面部风化,头后有桃尖形头光。颈下戴项圈,披巾从双肩搭下,于腹部交叉穿环。身体粗矮,左手下垂于腹侧,右手上举于胸前,手持物均不清。露双足趾,立于龛内台上。

  东侧菩萨高0.47米。膝部以上均已风化,头后有桃尖形头光。下身着百褶长裙,裙摆微微外侈。腿两侧有下垂的披巾,露双足趾,立于龛内台上。

  龛外壁面无雕刻。

  西壁 壁面中央开一尖拱龛,龛高0.64、宽0.76、深0.18米。龛内雕一佛二菩萨像(图二八)。

  佛像高0.51米。头顶有馒头状高肉髻,长圆脸型,面残,颈部略细。身着通肩袈裟,衣褶

  较为疏朗,袈裟裙摆下覆于龛下,裙摆有内外两层,呈八字形展开。双手置于腹下,左手握右手,似为禅定印。不露足,结跏趺坐于低佛座上南侧菩萨高0.39米。头后有桃尖形头光。

  头戴高冠,冠两侧扎有宝缯,宝缯先平出,打折后再下垂及肩。面相长圆,脸部剥蚀,五官不清,细颈。披巾从双肩搭下,垂于膝部重合,再分别搭向另一侧手肘上。上身袒露,下身着裙。双手上举胸前,手持物不清。露足尖,立于龛内台上。

  北侧菩萨高0.41米。头后有桃尖形头光。头戴高冠,面相长圆,左半脸已剥蚀,窄鼻小嘴,细颈。上身风化较为严重,下身着裙。左手下垂,置于左胯侧;右手上举胸前,手持物不清。露足尖,立于龛内台上。

  龛外壁面无雕刻。

  东壁 壁面中央开一尖拱龛,龛高0.6、宽0.77、深0.17米。龛内雕一佛二菩萨像(图二九)。

  佛像高0.5米。头顶有馒头状高肉髻,长圆脸型,面残,颈部略细,双肩处风化严重,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内着僧支,胸腹部系长垂于腹下的长带。袈裟裙摆下覆于龛下,裙摆有内外两层,呈八字形展开。双手已残,从残迹看,与北壁佛像相同,左手下垂,施与愿印;右手上举,施无畏印。右腿将袈裟下摆撩起,露出右足,结跏趺坐于低佛座上(图三五∶4)。

  北侧菩萨风化严重,仅存轮廓,从残迹看,高0.43米。

  南侧菩萨上身已残,从残迹看,菩萨高0.44米。头后有桃尖形头光。下身着裙,腹膝部有交叉的披巾。露双足,立于龛内台上。

  龛外壁面无雕刻。

  窟顶 无雕刻,明清彩绘卷草花卉等图案。

  第3窟

  位于第2窟东20米,窟口略南向,北偏东20°(图三0)。

  窟外立面 窟前雕很浅的前廊,无仿木结构。前廊面宽3.48、深0.2、高2米。北壁中央开长方形窟门,窟门高1.57、宽0.97、厚0.27米。门两侧雕圆形立柱,柱头施覆莲台,门上有圆拱形门梁和尖拱门楣,门梁尾原各雕一凤鸟,凤鸟已残,仅见一足立于柱头莲台上。门楣楣面雕三叶一组的单列忍冬纹(图三一)。门两侧原各雕一力士像,力士已毁,现存双足残迹。

  主室 平面横长方形,三壁三龛,覆斗顶。

  前壁面宽2.77、后壁宽2.65、东壁深2.27、西壁深2.23、高2.68米。窟内四壁前设低坛基,台基高0.16、深0.31~0.33米。壁面高2.1米。窟内西北角风化剥蚀严重,后世用石条补砌修整(图三二)。

  北壁(正壁)壁面中央开一圆拱龛,龛高1.1、宽1.33、深0.24米。龛两侧雕方形龛柱,柱头施仰莲台。龛上有龛梁和尖拱龛楣。龛梁正中雕一束莲,龛梁尾两端各雕一凤鸟,凤鸟风化严重,但轮廓清晰,均作回首反顾状,一足举一足立于柱头莲台上。龛内雕一佛二菩萨像(图三三)。

  佛像高0.88米。身后有舟形背光,背光尖端上卷到龛梁之上。头顶有馒头状肉髻,面相长圆,五官剥蚀不清,颈部细长,双肩稍宽,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下身着裙,胸腹部以带系裙。袈裟裙摆下覆于座,裙摆在双腿处呈两尖圆形瓣,向下垂搭。裙摆有内外两层,呈八字形展开。左臂下垂,手残,原应施与愿印;右臂上举,手残,原应施无畏印。右腿将袈裟下摆撩起,露出右足,结跏趺坐于方形高座上,佛座雕刻在龛下壁面上,座高0.77、宽0.76、深0.25米。

  西侧菩萨高0.48米。上身风化严重,服饰不清,下身着长裙,裙摆外侈。双手似拱于胸前。露双足,立于仰莲台上。台高0.13、直径0.18米。

  东侧菩萨高0.47米。上身风化严重,服饰不清,下身着长裙,裙摆外侈。左手似上举于胸前,右手下垂于腹侧,手持物均不清。露双足,立于仰莲台上。台高0.16、直径0.16米。

  西壁壁面中央开一圆拱龛,龛高1.47、宽1.43、深0.12米。与左龛相同,龛两侧雕方形龛柱,但柱头施束莲台已风化不清。龛上有龛梁和尖拱龛楣。龛梁尾两端各雕上卷的四叶忍冬纹,右侧忍冬纹风化不清。龛内雕一立佛二菩萨像(图三四)。

  佛像高1.2米。身后有舟形背光,头已凿毁,双肩稍宽,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下身着裙,胸腹部以带系裙。裙摆有内外两层。双手置于胸腹间,手势似禅定印。露双足,立于圆锥形仰莲台上,莲台高0.47、直径0.51米。莲台为单瓣仰莲,台面雕出宝装莲瓣(图三五∶6)。

  南侧菩萨高0.43米。头已毁,头后有桃尖形头光,身体剥蚀严重,上身服饰不清,下身着长裙。左手举于胸前,右手似置于腹部。露双足,立于大象台座上,座高0.4米。大象为正面头像,长眼大耳,象鼻拄地,扭向佛像一侧。头后驮一仰莲台。

  北侧菩萨已毁,头后有桃尖形头光,下有大象台座,大象也风化严重,象鼻拄地,扭向佛像一侧。

  东壁壁面中央开一圆拱龛,龛高1.43、宽1.65、深0.4米。龛两侧雕方形龛柱,柱头施束莲台,台上为覆莲。龛上有龛梁和尖拱龛楣。龛梁正中雕一束莲,龛梁尾两端各雕上卷的四叶忍冬纹,龛内雕一佛二菩萨像(图二三、二四)。

  佛像高1.06米。身后有舟形背光,背光尖端上卷到龛梁之上。佛头顶有低肉髻,面相长圆,五官剥蚀不清,颈部细长,双肩稍宽,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下身着裙,胸腹部以带系裙。袈裟裙摆下覆于座,裙摆在双腿处呈两尖圆形瓣,向下垂搭。裙摆有内外两层,呈八字形展开。双臂被凿毁,从残迹看,左臂下垂,应施与愿印;右臂上举,应施无畏印。右腿将袈裟下摆撩起,露出右足,结跏趺坐于方形高座上(图三五∶5)。佛座雕刻在龛下壁面上,高0.57、宽0.85、深0.41米。佛座两侧有施主题名,但剥蚀严重,在左侧尚可见:“都唯那郭口口”。字体较大,应是本窟的主要功德主。

  北侧菩萨高0.7米。头部已残,头后有桃尖形头光,颈部细长,颈下戴桃尖形项圈。双肩及腹部以下身体表面剥蚀严重,披巾从双肩搭下,似于腹部交叉,披巾下端如随风摆动一般斜向身体右侧。上身袒露,下身着长裙,胸腹部以带系裙,裙摆外侈。身体清瘦,上身略短,含胸挺腹,胯部扭向身体左侧,表现出动感,下身修长。左臂上举于左胸前,右臂下垂于右胯侧,双手均残。露双足,立于仰莲台上,台高0.16、直径0.26米。

  南侧菩萨高0.88米。头部已残,头后有桃尖形头光,颈部细长,颈下戴桃尖形项圈,双肩上各垂下两条短的饰带,饰带斜向右侧。披巾从双肩搭下,于腹部交叉穿环,垂于膝下呈锐角形打折后,上搭手肘,然后如随风摆动一般向身体右侧斜下。上身袒露,下身着长裙,胸腹部以带系裙,裙摆外侈。身体清瘦,上身略短,下身修长。双臂下垂,手均残。露双足,立于仰莲台上,台高0.08、直径0.36米(图二五、三七)。

  龛外两侧均镌刻施主题名。左侧壁面保存较好,右侧题名已漫漶不清。

  前壁 窟门上方近壁顶处凿一圆拱形小龛,龛高0.24、宽0.24、深0.05米。龛内佛像已凿毁,龛下有浅浮雕二比丘捧博山炉供养。比丘像高0.25米。头部已毁,身着袒右式袈裟,身体清瘦,含胸挺腹,右手前伸,左手置于腹侧。立式。身体前侧有“口口侍佛”,但比丘名字已不清(图二六、三八)。

  其中西侧比丘身下题有“寺主”二字。其他壁面镌刻施主题名。有“都维那”、“维那”等邑社成员姓名。姓氏有郭、阎、魏、赵、雍、苏、王、冯、张、杨等。其中窟门东侧边有“郭遥罗妻杨法英女鸳鸯息始兴尼纭香”的题名(图三六)。

  窟顶无雕刻,明清彩绘卷草、花卉和云气等图案。

  三

  石堂会石窟虽然题记众多,但多为参与洞窟开凿的世俗善信题名,而无纪年。第1窟窟门外“宋景五年”题刻显然与洞窟所反映的时代特征不符,应是宋代游人题记[2]。因此,对该石窟的开凿年代只能用考古类型学方法与其他有年代可考的石窟寺进行比较,才能作出比较合理的推断。

  在洞窟形制方面,石堂会第1、3窟均平面横长方形,覆斗顶,三壁三龛式,四壁微内倾,壁前设低坛。这种形制与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云冈第三期(494~524年)石窟很相似,如云冈第24、25、28以及32-12等石窟均为横长方形,四壁内倾,三壁三龛式[3]。石堂会石窟的窟门作圆拱龛形,楣面多饰三叶一组的单列忍冬纹、门外雕二力士像的作法与云冈第三期第35、39窟一致[4]。北魏孝明帝后期开凿的巩县第4、5窟窟门也为类似样式[5]。尤其是足踏一蹲狮的力士像也见于巩县第5窟。这种作法在晋东南地区北魏石窟中较为流行,如高平羊头山石窟北魏诸窟[6]。石堂会石窟流行的圆拱尖楣龛,龛柱头设莲台或作包巾式,也是北魏石窟中常见的龛形,如开凿于北魏孝明帝时期的巩县第5窟即是如此[7]。

  在造像特点方面,石堂会佛像面相清瘦,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是北魏晚期流行的样式。如云冈第三期佛像,巩县第2、3窟和龙门北魏晚期开凿的魏字洞、普泰洞、皇甫公洞等佛像均是如此[8]。菩萨像也属北魏晚期典型的“秀骨清像”样式,如消瘦的身躯、披巾交叉穿环的样式和长长的下裙,都与云冈第三期、龙门和巩县北魏晚期同类菩萨相同。特别是与云冈第三期第19-2窟纪年为北魏延昌四年(515年)的造像非常接近。

  从上述两个方面的初步分析,我们可以将石堂会洞窟的开凿年代定为北魏晚期(约516~534年)。

  晋东南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被誉为“据天下之肩脊,当河朔之咽喉”的军事要地[9]。北魏时期,高平属建州长平郡。《魏书》卷一百六《地形志上》记载:“建州,慕容永分上党置建兴郡,真君九年省,和平五年复,永安中罢郡置州,治高都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建兴郡曾隶属于洛阳司州,可见其与洛阳关系之密切。由于建州地邻洛阳,又是联系两京(平城和洛阳)的交通要道。因此,平城和洛阳两个石窟寺艺术中心自然对这一地区石窟寺的开凿产生较大影响。如石堂会流行的平面横长方形,三壁三龛式窟,明显承袭了北魏云冈迁都洛阳后的第三期洞窟形制。洞窟门楣雕忍冬纹作法也是云冈第三期的特点。而在洛阳及其附近地区的石窟寺则不见这种窟形。很显然这种横长方形,三壁三龛式窟应来源于云冈,而不是洛阳地区的石窟寺[10]。又如石堂会第1窟壁面浅浮雕弟子像的表现手法与龙门莲花洞和洛阳吉利区万佛山石窟第3窟相似[11]。特别是螺髻弟子像与龙门宾阳中洞、路洞、吉利区万佛山石窟第3窟、第5窟及河南义马鸿庆寺第2窟螺髻弟子像一致[12]。这种形象不见于云冈石窟,应来源于洛阳地区石窟寺[13]。因此,石堂会石窟也具有洛阳地区石窟的因素。这种因素又通过晋东南传播到太原,如太原天龙山第3窟龛外两侧手持香炉的迦叶、双手张开的阿难弟子像和成对的二束髻供养人,均为浅浮雕,其题材布局和形象姿态都明显承袭了石堂会第1窟的表现手法[14]。这反映了晋东南地区石窟在石窟寺艺术传播中的重要性。

  高平是晋东南地区石窟寺最为集中的区域,其中规模最大的是羊头山石窟。石窟所在有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的清化寺,是北朝至唐代名僧聚集的佛教胜地,如北朝晚期至隋著名高僧慧远即在此修行[15]。由此形成了以羊头山为中心的北朝石窟寺群,如高庙山石窟、定林寺石窟、丹朱岭石窟、釜山石窟等。石堂会石窟则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处。这些石窟大都属于世俗善信所开凿,反映了这一地区民间佛教的盛况。

  从石堂会石窟出现“都唯那”、“唯那”的情况看,当地邑社组织十分普遍,这些邑社成员共同组织开凿石窟,属于民间热烈崇佛造像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第1窟正壁题记“大八关斋主魏始口妻张阿口因缘眷属八十人”。八关斋为八种斋戒法,即五戒加三,乃佛陀为在家弟子所制定:(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著华香脂粉,不为歌舞倡乐。(七)不卧好床。(八)不非时食。受持八关斋戒者须一日一夜离开家庭,赴僧团居住,以修习出家人之生活,培养出世善根。八关斋流行于南朝,如《宋书》卷八十九《袁粲传》记载:宋“孝建元年(454年),世祖(孝武帝)率群臣并于中兴寺八关斋”。《广弘明集》卷二十八《启福篇序》著录梁简文帝《八关斋制序》,制定了修行八关斋时种种不当行为的处罚条例。汤用彤认为,“南朝所行八关斋大概系根据支谦所译之《斋经》”,“当时朝廷所以常行八关斋者,要皆欲止恶修善,以致太平也。”[16]南朝刘宋沮渠京声也译有《佛说八关斋经》一卷,均收录于《大正藏》卷一阿含部。这表明南朝流行八关斋是有其渊源的。至于北朝则较为少见[17],最早的八关斋主题名,见于东魏兴和三年(541年)吕升欢造像:“八关斋主吕景文”[18]。因此,石堂会石窟八关斋主题名应是目前发现最早的,这对于研究北魏时期民间邑社组织、八关斋的传入与流行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八关斋与石窟寺的开凿并无直接的联系,但也可能为石窟竣工而举行斋会,如龙门古阳洞北魏太和二十二年(498年)《北海王元详造像弥勒像记》中有“法容就,因即造斋”之语[19],即是在造像雕刻完成后举行斋会的。石堂会八关斋题记的发现,反映了建州地区民间邑社组织流行八关斋法,这与北魏晚期朝廷腐败,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反映了民众企盼止恶修善,天下太平的愿望。这种斋法可能是从南朝经洛阳影响到建州地区的[20]。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