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大唐的东征,让高句丽成为盛世的一块拼图

摘要: 原创 最爱君 最爱历史盛唐时期,资深“驴友”李白四处游历,有一次遇到了生活在中原的高句丽遗民。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李白这首《高句丽》,短短20字,写的是高句丽舞者的优美舞姿,却尽显盛唐气象。高句丽人能歌善舞,高丽舞在唐朝风靡一时。据《旧唐书》记载,表演高丽舞时,“舞者四人,椎髻于后,以绛抹额,饰以金珰,二 ...
原创 最爱君 最爱历史
盛唐时期,资深“驴友”李白四处游历,有一次遇到了生活在中原的高句丽遗民。
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
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李白这首《高句丽》,短短20字,写的是高句丽舞者的优美舞姿,却尽显盛唐气象。高句丽人能歌善舞,高丽舞在唐朝风靡一时。据《旧唐书》记载,表演高丽舞时,“舞者四人,椎髻于后,以绛抹额,饰以金珰,二人黄裙襦,赤黄绔,二人赤褥绔,极长其袖,乌皮靴,双双并立而舞。”
但李白创作这首诗时,割据一方长达七百年之久的高句丽,已经亡国几十年。诗人因此才在中原与这些流落异乡的舞者不期而遇。考古学界目前出土了15名唐代高句丽遗民的墓志,其中也记述了高句丽灭亡后,其民族逐渐分化解体,一部分遗民流向中原的史实。▲集安高句丽壁画:《舞踊图》。
这个曾经带甲数十万的“战斗民族”,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在诗仙还未降临人世的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名将李勣与薛仁贵率领唐军东征,扫平了鸭绿江南北的高句丽城池,攻陷平壤,俘虏末代高句丽王宝藏王(一名高藏)与权臣泉氏一族。高句丽政权至此灭亡。
这场大胜来之不易,历经了辽东战火纷乱数十载,以及隋唐两代五位帝王,大唐王朝才终于制服了这个对手。唐军将士们该说一句,我真的太难了。
1
学者王小甫认为:“隋唐与高句丽的冲突,其实是此前中原王朝与高句丽矛盾冲突的继续。”
隋唐时期,在今中国东北及朝鲜半岛地区并存着三个政权,即高句丽、百济与新罗。这三个小兄弟不仅分分合合、互相攻伐,还经常给中原王朝制造麻烦。
三国中最强大的高句丽,早就趁着隔壁魏晋南北朝乱成一锅粥,不断向西扩张。到公元6世纪,高句丽占领了汉时的辽东、玄菟、乐浪、带方四郡土地,发展为“东西二千里,南北千余里”的军事强国,与中原王朝隔辽河相望,虎视眈眈。据统计,到隋朝时,高句丽人口已达69.7万户,有50万人以上的常备军,“民户三倍于前魏时”。
与突厥等马背上的民族不同,公元6世纪,东北到朝鲜半岛一带,气候温和湿润,适宜耕作。高句丽以农业经济为主,境内200多个城邑由国王直接派遣官员治理。如果说,突厥人是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那高句丽就是一个地区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其制度确保了国内行政和军事职能的统一。后来和唐太宗打仗,高句丽一下子就调动了15万大军,组织能力不容小觑。有这样一个邻居,压力山大。▲集安高句丽壁画:《攻城图》。
隋文帝杨坚在位时,高句丽听到隋军南下灭陈,赶紧备战备荒(“治兵积谷,为守拒之策”),怕隋朝大哥统一南北之后一激动,派兵来攻。之后,双方还算客气,没有立马兵戎相见,高句丽的国君婴阳王乖乖认怂,遣使朝贡,接受隋朝的册封。
此时的高句丽,表面很老实,其实不少耍心机。他们一面对隋朝称臣,另一面却还出兵寇边(“婴阳王九年,王率之众万余侵辽西”)。隋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命他儿子汉王杨谅,率领水陆大军30万,去辽东挫挫高句丽的锐气。
杨谅此次出征相当不走运,水逆都不带那么惨的。
陆路隋军出临渝关(今山海关),不巧赶上北方雨季,道路泥泞,难以行军,补给也跟不上,很多士兵还不幸染上疫病,一个传染俩。到辽水时,大军没了一大半。水路的隋军倒是没染上瘟疫,也不怕下雨,但是遭遇大风,不少船只沉没。因此,隋军未战先退,草草收场。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