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关遗址

孤城遥望玉门关

摘要: 来源:中国甘肃网作者:杨文远  前往玉门关途中,望着窗外茫茫戈壁,以及在秋风中摇曳的红柳,一股悲壮苍凉之感袭上心头。我想到了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中的孤城所指就是玉门关。试想,玉门关是一处连春风都吹不到的地方。这首诗,诗人着意描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悲而不怨,也无颓丧消沉的情调,甚至有一种壮阔的情怀。  王昌龄的《从军行》写 ...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杨文远

 

  前往玉门关途中,望着窗外茫茫戈壁,以及在秋风中摇曳的红柳,一股悲壮苍凉之感袭上心头。我想到了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中的孤城所指就是玉门关。试想,玉门关是一处连春风都吹不到的地方。这首诗,诗人着意描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悲而不怨,也无颓丧消沉的情调,甚至有一种壮阔的情怀。

  王昌龄的《从军行》写得更为豪迈: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实,玉门关带给我们回味的远不止一两首诗文,历代骚人墨客,不管是否到过两关,诗词里都会有诸如羌笛、胡马、胡烟、胡霜、烽燧、铁骑、瀚海等意象。

  玉门关距离阳关约30公里,两关一南一北,成犄角之势。向导建议我绕道玉门关去雅丹魔鬼城。他的理由是玉门关和阳关差不多,只剩一座孤独的土城堡矗立在戈壁滩地,都是早已衰败的荒滩,没什么好看的。而雅丹魔鬼城则是大自然的奇观,宛如一座中世纪的古城,在这座特殊的“城堡”中,有城墙、教堂、街道、广场,堪称鬼斧神工。不过,我没有为之动心,我知道,再奇幻的魔鬼城也不能和两关相比。

  玉门关自汉帝国设置始,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又称小方盘城,为丝绸之路北道的咽喉要隘.可以想象,当时玉门关如阳关一样,商旅络绎不绝,驼铃悠悠绵长,使者往来不断,一派繁荣景象。

  和阳关稍有不同的是,玉门关和西域的玉石资源息息相关,这也是玉门关得名的缘由。因为包括和田美玉在内的大量西域玉料主要通过此关运往中原,所以玉门关也被称作玉关、玉塞、玉门道等。

  西域的玉石是华夏统治者4000多年来的一种战略资源,西玉东输自周穆王起,直到清末,延续数千年之久,绵延不断。丝绸之路贯通后,中原王朝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资通过丝绸之路,经两关输往中亚和欧洲,西域大量的玉石通过玉门关运往中原。玄奘当年为探寻佛教本源,偷越玉门关,走向西域大漠流沙。随着不同文化交流碰撞,在距离玉门关不远的地方,诞生了敦煌莫高窟,诞生了莫高窟里的壁画、雕塑、经卷,莫高窟成为古今中外艺术家、佛教高僧追逐探寻的圣地。

  对于汉玉门关的关址,唐宋时期的一些古籍认为在敦煌市南湖乡寿昌故城址西北118里,而《沙洲图经》则认为在寿昌故城址北180里,也有人认为玉门关在敦煌之东。1907年,斯坦因在玉关北面不远处废墟中掘到许多汉简,以“玉门都尉”等汉简的内容为凭,判定小方盘城为玉门关所在地。

  关于玉门关确切之方位,许多考证文章看法不一,但玉门关位置在敦煌西北已成为共识,敦煌汉长城沿线烽燧遗址所出大量的简牍也证明了这一点。可能在不同历史时期,因所承载的功能有所变化,玉门关也是不断地废弃再设置。著名学者叶舒宪教授在第二次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动途经玉门关时,就写过一篇文章叫《游动的玉门关》。

  大约两小时后,我们到达俗称小方盘城的汉玉门关。玉门关是一座呈方形的古城堡,全部由黄土夯筑。西、北各开一门,西为长方形,北为三角形,面积约600平方米。城内东南角有一条宽不足1米的马道,城南边是盐碱沼泽地,北边不远处是哈拉湖,继续向北是汉长城。敦煌境内的汉长城,就数玉门关西北方向的一段保存最好,这段长城高度在3米以上,基宽3米,顶宽1米多,全是由土、沙、砾石夹杂芦苇夯筑。汉长城的北侧是疏勒河古道,蜿蜒逶迤的长城呈东西走向,每隔几里,筑有一烽火台,东西长城的南侧,有一支南北走向的长城,向南直达阳关,玉门关北坡东西走向的车道则直通西域。

  在玉门关东面大约11公里处有一座古城堡——河仓城,其名字意为河谷中隐藏的仓库,又名大方盘城。河仓城黄土版筑,坐北朝南,呈长方形,河仓城看上去比玉门关要大许多。整个城堡的北壁相对完整,南北壁所留三角小孔据说是仓库的通气孔。东、西、北三面被草地和沼泽包围,南面为高出沼泽的戈壁所掩护。河仓城位置险要,隐蔽安全,距离两关远近适宜,这不由得让人为古人的匠心慧眼所叹服。20世纪在此发掘的汉简与西晋石碣证明,从西汉到魏晋,河仓城一直作为玉门关边防储备粮秣的军需仓库,是保留至今的非常罕见的中国古代西北边防粮仓储备重地。玉门关与河仓城生息相关,绵绵情长,它们互为补充,在历史上发挥过巨大作用。

  值得一记的是,2014年6月,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玉门关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我们离开时,夕阳即将坠落,天际映出淡淡晚霞,暮色中的大漠戈壁仿佛诗人想象中的一片瀚海,辽阔雄壮,伟岸无比,此景象真乃天地间之大美!

  杨文远,男,笔名萧远,字号萧玄,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起源地签约作家,“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甘肃分会”及“中国玉文化高端论坛”理事,“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动”第一辑系列专著编委,现任《丝绸之路》杂志社副主编。作品散见于全国各报刊杂志。作品被收录入《历史与文化》、《大美金张掖》等多部散文集。曾获首届华夏散文二等奖,张掖市政府旅游文化三等奖。出版玉帛之路考察散文专著《丝路盐道》。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玉门关遗址
关键词:

作者:杨文远

更多信息...

玉门关遗址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