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唐代法门寺香料见证“一带一路”历史

摘要: 香料自古以来就为世人所重,广泛用于宗教、礼仪、医疗等诸多精神领域与世俗生活之中。唐朝稳定开放的社会环境造就了对外交流的空前繁荣,大量外来香料经由陆海丝绸之路运抵我国。然而香料多为有机材质,难以长期保存,尤其是宋代以前的香料少有实物出土,对其成分、来源的分析工作更是开展较少。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的香料为研究唐代香文化、香料贸易,以及 ...


香料自古以来就为世人所重,广泛用于宗教、礼仪、医疗等诸多精神领域与世俗生活之中。唐朝稳定开放的社会环境造就了对外交流的空前繁荣,大量外来香料经由陆海丝绸之路运抵我国。然而香料多为有机材质,难以长期保存,尤其是宋代以前的香料少有实物出土,对其成分、来源的分析工作更是开展较少。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的香料为研究唐代香文化、香料贸易,以及佛教用香与舍利供养等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中国科学院大学、故宫博物院与法门寺博物馆组成的研究团队,对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三类香料样品开展综合分析与研究,相关文章已正式发表于国际综合性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PNAS)。文章第一作者为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任萌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杨益民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图1. 法门寺地理位置(a)及文中香料主要产地分布与丝绸之路路线图(b)

法门寺位于陕西西部(图1),是唐代皇家寺院,因瘗埋佛骨舍利而常受到唐朝皇室礼敬,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历代皇帝对舍利的迎奉在当时社会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唐代法门寺内建四级木塔,于明代改建十三层砖塔。1981年,因阴雨等原因,寺内的明代砖塔塔身一半崩塌,考古工作人员在拆除残余塔身后,对塔基及外围进行大规模的清理与发掘,于1987年发现了唐代塔基、石室地宫建筑(图2),以及佛指骨舍利和大量制作精美的金银器、漆木器、琉璃器、秘色瓷、丝织品、石刻、香料等珍贵文物。

图2. 法门寺明代残塔(a)及法门寺塔基地宫纵剖面图(b)
佛教对香极为推崇,在各类佛事活动与修行仪轨中都离不开香的使用,佛教至唐代发展隆盛,在对舍利的迎逢与供养中,香料更是不可或缺。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唐懿宗举行了规模最大,也是最后一次迎佛骨活动。第二年唐僖宗将舍利送还于法门寺地宫,皇室贵族以及佛教僧徒供奉的物品均随佛骨埋藏于塔下地宫,1987年考古发现的文物多是这次迎送时所供,其中不乏瑰丽华美的熏香、盛香器具,以及珍贵香料。

图3. 法门寺地宫后室及出土香料样品
本研究中的香料样品均发现于地宫后室(图3)。样品I为黄色块状,取自“鎏金四天王盝顶银宝函”(FD5:011-2),是唐懿宗供奉的舍利容器——“八重宝函”之第七重。“八重宝函”是地宫内最重要的供奉物之一,八个宝函层层相套,最外一层是木制,出土时已残损。样品II呈植物根干状,取自“智慧轮壼门座盝顶银函”(FD5:042-1),函体正面有錾文,显示其为大兴善寺智慧轮于咸通十二年(公元871)八月为盛佛真身舍利而造的一组舍利容器(共二重,金函、银函各一)。“智慧轮”为晚唐密教高僧,并参与主持法门寺最后一次迎佛骨活动。样品III取自“双鸿纹海棠形银香盒”(FD5:094),盒体状如海棠,盒内装有棕褐色粉末,较为松散,从其断面的显微照片中可以观察到部分浅黄色颗粒,暗示该样品可能由多种香料混合而成。

图4. 古代样品及现代橄榄科树脂色谱图:(a)样品I,(b)现代菲律宾橄榄科树脂,(c)现代中国广东橄榄科树脂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结果表明,唐懿宗供奉的八重宝函之第七重内的黄色香料为橄榄科(Burseraceae)橄榄属(Canarium)植物所产的榄香脂(elemi)(图4),此类香料为目前我国首次发现。榄香脂的来源较广,以生长于菲律宾地区的吕宋橄榄树(C. luzonicum A. Gray)所产的马尼拉榄香脂最为常见;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地的爪哇橄榄树(C. commune L.)也可以获取榄香脂;我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有白榄(C. album(Lour.) Raeusch)、乌榄(C. pimela Leenh)等橄榄树。榄香脂呈不透明的浅黄色,香味浓郁,类似松树和柑橘,适合在佛教仪式中使用。但唐代古籍中目前没有见到有关“榄香”的记载,暗示这一时期我国对榄香脂的使用较少。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榄香呈浅黄色,杂质少,可能来自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地区;也不排除来自我国福建、两广等南方边地的可能。该样品在出土时曾被误认为是乳香,并在发掘报告有相应记载:“各函之间缝隙很小,但仍填充乳香末以固定函体”。由于树脂类香料缺乏植物形态特征,又多产自域外,常常会给考古研究带来困难。本研究提供了我国首次发现榄香脂的证据,也是其用于佛教供养的最早物证。唐懿宗将其置于规格极高的八重宝函内,用于供养佛骨舍利,足见其珍贵。

晚唐密教高僧智慧轮供奉的银函内放置的木质香料为沉香。由于该样品内部沉积了大量树脂,致使其形态特征不明显,难以通过显微观察对其进行种属鉴别,因此利用有机溶剂萃取其内树脂,在萃取物中检测到大量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图5),是沉香中的特征化学组分,存在于已结香的部分。沉香是瑞香科(Thymelaeaceae)沉香属(Aquilaria)植物,来源既有中国海南、广东、福建等地的国产沉香(又称白木香A. sinensis),也有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柬埔寨、印度等地的进口沉香(如A. malaccensis, A. crasna等)。根据《唐六典》等文献可知,中国海南、广东、福建等地的国产沉香(白木香)作为土贡,在唐代时已被列入制度。此外,通过朝贡、贸易等方式,亦有大量产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柬埔寨、印度等地的进口沉香不断输入中土。

图5. 样品II色谱图
双鸿纹海棠形银香盒内放置的香料中同时检测出木质素的裂解产物、沉香的特征标记物(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以及乳香的特征标记物(α-乳香酸、β-乳香酸及其衍生物的裂解产物)(图6),可见其是将沉香木与乳香磨成粉后混合制成,是目前我国古代“和香”较早的物证。乳香是橄榄科乳香属(Boswellia)植物所产树脂,主要分布于红海沿岸的索马里、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以及印度等地。乳香也是佛教中十分常见的供养香料,广泛用于佛事活动中。关于乳香何时开始传入我国,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考证,本研究表明乳香及其制品最晚在唐代已输入长安。

图6. 古代样品及现代样品裂解色谱图:(a)样品III色谱图,(b,c)古代及现代沉香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d,e)古代及现代乳香中乳香酸及其衍生物的裂解产物

唐朝中外交流频繁,进入中土的香料品种增多,在外来香料大量输入后,我国出现了复杂多样的和香方式。简单来说,“和香”即为混合多种香药,以其芳香的特征做成多种形式、多种用途的加工品,而且许多和香方是由佛经中习得。唐以前关于和香的史料记载寥寥可数,除范晔的《和香方》部分转载于《宋书》,其余多已佚;唐时,和香方的记载多见于医药著作,如孙思邈的作《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本研究首次揭示了唐代和香的主要原料,所用沉香与乳香均为佛经中的重要香料,其用途可能为佛教供养中的“涂香”,沉、乳二香的组合也成为后世和香的基础。本研究对于探究佛教用香,以及古代和香技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香料是丝绸之路上朝贡、商贸以及宗教活动的重要代表,对丝绸之路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香料中发现了榄香、沉香、乳香,以及唐代的“和香”制品,这些香料多产自域外,经陆上或海上丝绸之路运抵古都长安及东都洛阳,并由帝王、高僧等将其献于地宫,用于供养舍利,是这一时期丝绸之路畅通、香料贸易繁荣、佛教发展的历史见证。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


作者:任萌

更多信息...

法门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