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五岩寺石窟

摘要: 五岩寺石窟,位于太行山东麓的河南鹤壁市西北8公里处的五岩山上。这里沟壑纵横,奇峰错列,地势险峻。石窟就依山势分作五区,散布在长达200余米的崖壁间。因石窟洞壁中有“兴和四年三月十五日清信士佛子王龙仁唱五岩寺石窟并佛菩萨……”的题铭,故名五岩寺石窟。经统计,全区共凿窟龛41个,造像154尊,护法蹲狮48尊,发愿文造像题记12则,尚可辨认出年号的10则。其 ...

五岩寺石窟,位于太行山东麓的河南鹤壁市西北8公里处的五岩山上。这里沟壑纵横,奇峰错列,地势险峻。石窟就依山势分作五区,散布在长达200余米的崖壁间。因石窟洞壁中有“兴和四年三月十五日清信士佛子王龙仁唱五岩寺石窟并佛菩萨……”的题铭,故名五岩寺石窟。

经统计,全区共凿窟龛41个,造像154尊,护法蹲狮48尊,发愿文造像题记12则,尚可辨认出年号的10则。其中最早的在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兴和四年(542年),最晚的在武定七年(549年),前后共计8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窟龛的形制多为拱券形龛门,尖拱形龛楣,卷云形楣角,有的龛楣上方雕刻有花绳帏幔。除有一窟未凿成外,最大的窟龛高141厘米,最小的仅高13厘米;较大的窟室平面呈马蹄形,穹窿顶上饰莲花藻井。

佛龛内的造像多为一佛、二弟子或二菩萨,有的窟内造像多达13尊,少者仅一尊。本尊佛有尖拱形身光,身穿褒衣博带式袈裟,内着僧祗支,多呈禅定相或说法相,结跏趺坐于长方形佛座上。个别保存完好的坐佛面部丰满而稍长,体态微胖,同北魏“秀骨清相”’佛像相比,其风格迥然不同。佛嘴角欲启,表现出冷静含蓄的会心微笑,给人以亲切感。弟子皆圆形头光,面容和善,身穿僧衣,或双手合十,或手捧供物,跣足端立于佛的两侧。菩萨后有火焰形背光,头戴宝冠,宝缯垂肩,肩搭披帛,腰束长裙,或双手合十,或手捧供物,或一手上举、一手置于腹部,或一手置于胸前、一手下垂持莲蕾,跣足立于莲台上,婀娜多姿,俊轻倩,造型十分优美。有的龛壁上或佛座前两侧镌刻跪姿供养人,形象肃穆,虔诚恭敬。窟龛门外两侧雕刻的护法力士,均手持兵杵,或着齐膝僧衣,或上身袒露、腰束短裙、举手蹬足,肌肉凸起,威武雄壮。从窟龛的形制、造像的面容、服饰以及圆折雕刻刀法来看,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尤其是佛座前垂蔽的羊肠衣纹,繁缛而清晰,富有装饰性,菩萨身上的披帛斜飘身外,长裙衣纹流畅潇洒,颇有质感,充分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根据造像题记内容来看,大都是“邑子”、“佛弟子”、“清信士”广植功德、祈福禳灾之类。由于东魏与西魏对峙和财富的消耗,无力开凿大型的石窟,加之年代短促,在邺都之西的太行山东麓开凿的石窟尚属罕见,所以,鹤壁发现的这些有纪年的东魏石窟,其价值就更为珍贵。它为我们鉴别同时期而无纪年的石窟造像提供了断代的依据,也为研究当时的历史和佛教史增添了新的实物资料。在石窟造像艺术史上,它上承北魏,下开北齐,是我国石窟艺术中又一颗夺目的明珠。1986年它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辽上应南塔塔身镶嵌的浮雕飞天

金永田 史建军摄影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