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从谯楼到鼓楼 ——考古视野下八百年重庆府的历史镜像

摘要: 老鼓楼衙署遗址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渝中半岛上,地处长江左岸的金碧山下,行政隶属重庆市渝中区望龙门街道巴县衙门片区,遗址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29°33′24.3″,东经106°34′43.5″,海拔高程约235米。该遗址兴建于宋蒙(元)战争的历史背景之下,是南宋川渝地区的军政中心——四川置制司及重庆府治所。著名的川渝山城防御体系即在此筹建经营,在一 ...


老鼓楼衙署遗址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渝中半岛上,地处长江左岸的金碧山下,行政隶属重庆市渝中区望龙门街道巴县衙门片区,遗址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29°33′24.3″,东经106°34′43.5″,海拔高程约235米。

该遗址兴建于宋蒙(元)战争的历史背景之下,是南宋川渝地区的军政中心——四川置制司及重庆府治所。著名的川渝山城防御体系即在此筹建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考古发掘证明遗址规模宏大,宋元、明代、清前期三个时期的衙署建筑叠压分布,纪年明确,文物遗存丰富,地层关系清晰。2012年,老鼓楼遗址作为重庆直辖以来首次获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考古成果,出土了南宋至清乾隆时期重庆府衙大门的谯楼。2013 年由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考古发现与研究

(一)发掘过程


2010年3月


老鼓楼衙署遗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随后重庆市文物局组织专家实地考察,并结合文献记载,推测其可能为钟鼓楼一类的高台建筑。

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在遗址Ⅰ、Ⅱ区,连续开展了三期考古发掘,发掘总面积达12,360平方米。清理揭露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各类遗迹261处,出土遗物12,000余件。

2019年


为廓清高台建筑东南部形制,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Ⅲ区开展主动性发掘,发掘面积800平方米。清理揭露宋元、明、清时期各类遗迹29处,出土遗物31件(图一)。

图一 老鼓楼衙署遗址考古发掘分区图

(二)标志建筑:高台建筑F1

高台建筑F1是老鼓楼衙署遗址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即为清代晚期张云轩所绘《重庆府治全图》中标记的建筑“老鼓楼”,老鼓楼衙署遗址亦由是得名。其位于Ⅱ区南部和Ⅲ区中(图二、三),绝大部分暴露于地表,系夯土包砖式高台建筑基址。以解放东路为界,分北、南两部分进行发掘,现分别予以介绍:

1.北部区域

南邻解放东路,西连巴县衙门街,北接马王庙朝天驿,部分压于解放东路下。顶部被近现代建筑破坏,台上建筑已毁坏不存,台基的石、砖、夯土以及内部的建筑空间毁坏严重,外部砖墙被近现代期建筑频繁利用,修凿改建痕迹明显。

F1大部暴露于地表,揭露部分平面形状近长方形,残长24.37、宽24.70米,残存最高处约7.65米,方向215°,包括夯土包石台基和夯土包砖高台两部分。

夯土包石台基即高台建筑地基,高约3.05米,大部分包边石墙可见8层,以楔形条石错缝丁砌垒筑,由下至上层层收分,内部以夯土填实。台基所用条石长0.90~1.62、宽0.25~0.50、厚0.27~0.42米。

夯土包砖高台残高约1.70~6.35米,长方形青砖以一丁一顺或一丁二顺错缝砌筑,厚0.30~0.80米,墙体外壁由下而上层层收分,倾斜度约79°。砖墙内以黄褐色粘土夹杂小型鹅卵石层层夯填,残存31层,夯层厚0.20~0.22米,夯窝直径0.03~0.09、深0.01~0.02米。夯土内夹杂大量陶瓦、白釉瓷、黑釉瓷、青釉瓷及缸胎器等遗物残片。青砖呈长条形,长约36.00~38.00、宽约19.00~19.50、厚约9.50~10.50厘米,侧面多模印阴文或阳文的“淳祐乙巳,東窑城磚”“淳祐乙巳,西窑城磚”铭文。

谯楼高台基址内,考古发现有门塾残存。揭露部分平面近长方形,进深14.91、面阔8.82、残高1.08米。周边砌筑挡土墙,墙体以青砖丁顺交替,错缝平砌构筑,内墙笔直规整,外墙残损,由下至上层层收分,被高台建筑内部夯土覆盖,残宽1.16~2.40、残高0.30~1.08米。门塾东北部墙体内发现三个圆形柱洞D1、D2、D3,直径0.30~0.58、深0.20~1.08米。

图二 Ⅰ区航拍照片

2.南部区域

揭露部分平面形状近长方形,南北残长22.30、东西暴露宽25.90米,残存最高处约4.35米,方向215°。顶部被近现代建筑破坏,台上建筑已毁坏不存,高台内部分夯土亦被取走,外墙后期利用频繁。

F1南部区域分为台基包边墙、门塾、磉墩、夯土、护坡五部分。

台基现存遗迹主要为墙基三段,即高台东墙基、南墙基与西墙基,东南转角扰毁,西南转角保存较好。下部为大型条石丁砌基础,由下至上层层收分,发掘区内清理至底区域,可见基础均直接砌筑于基岩之上,南墙基东端可见开凿的基槽,宽140、残长320、深1~3厘米。西墙(T0403西北部)北端基础保存较完整,为6层条石砌筑,高2.4米。东南部仅存1层,高0.45米。西南角残存3层,高1.1米。条石基础之上为砖砌包边,仅见于西墙及西南转角,西南转角残存2层,北端保存较好,顶部残宽2.05、底部宽2.25,残高1.25米。青砖长方形,长约36.00~38.00、宽约19.00~19.50、厚约9.50~10.50厘米,以一丁一顺或一丁二顺错缝砌筑,侧面多模印阴文或阳文的“淳祐乙巳,東窑城磚”“淳祐乙巳,西窑城磚”铭文。

门塾位于发掘区北部T0403、T0503及T0603内,揭露部分平面近长方形,东西长14.15、南北残宽5.75、残高1.30米。周边砌筑挡土墙,墙体以青砖丁顺交替,错缝平砌构筑。其中西墙与门塾西墙共用,内墙笔直规整,外墙残损,由下至上层层收分,顶部残宽2.05、底部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