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AAS:青藏高原东北部新石器中晚期的陶器流通与文化交流

摘要: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哦~今天推送的是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侯光良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于2022年8月发表在国际考古学期刊《Archaeological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的论文《Pottery circulationand cultural exchange during the mid-late Neolithic Age in the northeas


今天推送的是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侯光良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于2022年8月发表在国际考古学期刊《Archaeological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的论文《Pottery circulationand cultural exchange during the mid-late Neolithic Age in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青藏高原东北部新石器中晚期的陶器流通与文化交流)。青海民族大学旅游学院陈晓良博士为文章第一作者,青海师范大学侯光良教授为文章通讯作者。文章以青藏高原东北部宗日遗存区和马家窑文化区共31处遗址(地点)采集的陶片、红黏土、黄土及河流沉积物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类型学,X射线荧光法(XRF),X射线衍射法(XRD)、热电离质谱(TIMS)及ArcGIS等综合分析方法,以期解读陶器背后隐藏的地理来源信息,从而探讨新石器中晚期以宗日遗存为代表的狩猎采集者和马家窑文化为代表的农业种植者间精细的文化交流过程。

  研究背景

新石器中晚期,青藏高原东北部存在有两种区域文化,一种是以精美彩陶而闻名的马家窑文化,另一种则是受马家窑文化影响的新石器时代土著文化遗存(宗日遗存)。宗日遗存区出土的陶器可分为三种类型:1)典型的马家窑文化陶器(Zr-Mjy),主要由橙红色粘土制成;2)乳白色夹砂陶器,被称为宗日风格陶器(Zr-Zrp);3)当地居民仿制的马家窑文化陶器(Zr-c-Mjy)。近年来,有学者运用动植物考古学、陶器类型学、地球化学方法对两种文化间的交流过程进行了有益探索。但两者文化间具体的、详尽的交流过程仍尚不清晰,例如两种文化间的交流是如何开展的?交流路线是什么?交流方式是什么?交流内容是什么?,故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研究区域

青藏高原东北部主要的地理单元包括黄河上游谷地(UYRV)、湟水谷地(HHV)、共和盆地(GHB)和同德盆地(TDB)等。
UYRV和HHV两部分共同组成河湟谷地(YHV)。该区域处于东亚夏季风的西北边缘,气候为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地形具有明显的山地-谷地相间排列特点,河谷宽阔,阶地发育,海拔多在1650-2400 m之间适宜农业生产。区域内广泛发育有第三纪红黏土和第四纪黄土,这些是史前先民陶器生产的物质原料,这些原料为它是研究陶器产源地提供了基础。该区域为马家窑文化区,区内分布有马家窑文化遗址约有890余处。
GHB和TDB位置相邻,均位于YHV西侧且具有相似的自然环境状况和文化类型。该区域平均海拔3300 m左右,属典型高寒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植被以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高寒草原为主,适宜牧业发展。盆地内分布有第四纪河湖相沉积物。该区域为宗日遗存区,分布有宗日遗存有39处。

  图1 研究区域和采样点位置. 1-马场垣; 2-下川口; 3-松树; 4-洒力池; 5-柳湾; 6-洪水; 7-核桃庄; 8-旱地台; 9-喇家; 10-鲍家; 11-下孙家寨;12-北山; 13-阿岱; 14-拉公麻; 15-交日当; 16-东村; 17-上孙家寨; 18-海湖桥; 19-朱家寨;20-西杏园; 21-上多吧; 22-完干滩; 23-拉毛; 24-尕义香更;25-拉德口; 26-增本卡; 27-江西沟; 28-羊曲; 29-班多; 30-宗日; 31-拉加寺

  材料与方法

团队在研究区的24个考古遗址中收集了131枚陶片,其中Zr-Zrp陶片55枚,Zr-Mjy陶片19枚。马家窑文化区采集马家窑陶片9枚,半山陶片5枚,马厂陶片20枚,没有明确文化分期的陶片23枚。此外,在14个地点采集了31件沉积物样品,具体在GHB&TDB采集了2件红黏土、4件黄土和2件河流沉积物样品;YHV采集了8件红黏土、9件黄土和6件河流沉积物样品。
为了能够全面揭示Zr-Mjy陶器的产源地问题。本研究首先通过器物类型学,对宗日遗存区和马家窑文化区的陶器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次对所采集的162个样品(131枚陶片,31件沉积物)中的96个样品进行了X射线荧光分析,66个样品(46枚陶片,20件沉积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并选取38件有代表性的样品(15枚陶片,23件沉积物)进行了热电离质谱测试。

  图2 宗日遗存-马家窑陶器与河湟地区马家窑文化陶器的对比. a-c.宗日遗址出土的马家窑文化器物(Zr-Mjy); d.上孙家寨(马家窑文化遗址); e.柳湾(马家窑文化遗址); f.核桃庄(马家窑文化遗址);g-h.宗日遗址出土的宗日器物(Zr-Zrp);i.宗日遗址(仿制品)(Zr-c-Mjy)

  结果分析

通过器物类型学、主微量成分、矿物成分、锶同位素及相关分析综合得出,Zr-Mjy陶器与Zr-Zrp陶器间存在明显区别。但与河湟谷地马家窑文化系统器物高度相似,表现在器物形态、装饰风格,化学成分组成等方面,尤其与河湟谷地的大通上孙家寨、民和下川口、化隆完干滩和尖扎拉毛陶片关系最为密切。

  图3 主量元素的化学成分结果(单位以%表示)

  图4 陶片和沉积物的矿物成分结果

  图5 陶片和沉积物的锶同位素结果

  表1 宗日-马家窑陶片与马家窑文化陶片相关性分析

  两种文化间的交流互动

  通过本文的综合分析和现有研究资料得出,早期阶段的5200-4300 a BP是宗日遗存区接受马家窑文化影响的强烈阶段,两种文化间交流程度较为频繁。表现在早期阶段宗日遗址区的陶器大多数均为马家窑文化泥质彩陶,其纹饰、颜色和形态也与马家窑文化同类器物相似,但本地制造的宗日风格器物比例极低,反映出早期阶段的宗日遗存区人群构成中从河湟地区迁入的农业人群可能占有一定比例。此外,作为河湟地区贸易而来的绿松石和河湟地区流行的仰身直肢葬占有相当比例,且马家窑文化遗址数量同样增多、分布范围变广。

图6 宗日遗存出土遗物变化
晚期阶段(4300-4000 a BP),宗日先民吸收了马家窑移民者的农耕和制陶技术,表现在农作物消费比例在宗日先民食谱中不断增强,肉食比例却下降,农业成为了宗日遗存区先民的主要生业方式,随葬品中宗日夹砂陶的器型组合多元化且数量远多于马家窑泥质陶,马家窑文化系统的陶器所占比例越来越少,且遗址数量骤减,分布范围缩小。综上说明生业模式、制陶技术和丧葬习俗的本土化,促使这一时期宗日遗存为代表的族群独立性增强,开始反向对向马家窑文化区进行扩张。

  图7 宗日遗存与马家窑文化遗址分布

  两种文化间的陶器流通

通过综合分析得出,当时两种文化区间存在有两条陶器流通路线,分别是湟水路线和黄河路线,其大致走向与现今湟水谷地和黄河上游谷地较一致。从贸易方式看,贸易基本发生在两种文化的过渡地区,这些地区可能在某段时间内充当当时的“贸易口岸”。例如大通上孙家寨、尖扎拉毛及化隆完干滩可能是当时贸易和交换的集中地点。当时来自马家窑文化区的陶器可以借助上述路线,通过这些“贸易口岸”输向宗日遗存区。从贸易和交换的内容看,马家窑文化的农业人群沿黄河上游谷地向宗日人群输入精美的马家窑文化陶器、粟黍农作物及绿松石等,而宗日人群则可能向马家窑人群输出动物皮毛、奶制品等次级产品。

  图8 马家窑文化遗址理论领地和贸易路线

  主要结论


1)宗日遗存出土的马家窑陶器并非当地制造,而是通过贸易交换的方式式由河湟谷地的马家窑文化区获得。
2)宗日遗存—马家窑陶器与两种文化交接地带的马家窑文化陶器关系较为密切,表明两种文化贸易交流主要发生在交接或过渡地带,其贸易路线主要沿湟水谷地与黄河谷地展开。
3)宗日遗存区与马家窑文化区间的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早期阶段(5300-4300a BP),马家窑农业人群向宗日人群输入制陶技术、农业技术及丧葬观念等;晚期阶段(4300-4000 aBP),由于宗日人群吸收了马家窑人群的制陶和农业技术,促使其自身文化系统的独立性增强,反向影响了马家窑文化区。

  参考文献


  Chen XL, Hou GL*, Fan QS, Chen YC, WendeZM, Lancuo ZM, Gao JY. Pottery circulation and cultural exchange during themid-late Neolithic Age in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Archaeological andAnthropological Sciences, (2022) 14:164. doi.org/10.1007/s12520-022-01622-2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原文~



分类: 中文 研究 研究前沿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