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讲座回顾|李青会:岭南出土汉代宝石珠饰与海上丝绸之路

摘要:   南亚和东南亚铁器时代的石质珠饰  (1)加工制作的遗址、遗迹、半成品、矿料、风格与分布  泰国班东达潘(Ban Don Ta Phet)遗址的铁器时代墓葬中就发现有超过40件的蚀刻石髓珠(北碧府(Kanchanaburi)位于曼谷西部)。蚀刻珠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在泰国全境都有发现,在考古发掘中的发现超过100件。蚀刻珠制作技术复杂精细,是财富和地位的 ...


 2022年9月20日下午,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李青会研究员应我院邀请,在南汉二陵博物馆多功能报告厅做了题为《岭南出土汉代宝石珠饰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讲座。此次讲座是“考古广州·名家讲坛”2022年第6讲,也是“只此绚丽——广州出土汉代珠饰展”展览配套学术活动之一。讲座由易西兵院长主持,我院业务人员和部分社会热心人士聆听了此次讲座。同时,南汉二陵博物馆官方微博和文博圈也进行同步网上直播,在线观看次数2万余次。

此次讲座的主旨是岭南出土的汉代宝石、玉石及玻璃等材质珠饰是丝绸之路中外交流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为探讨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在汉代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古代矿产资源的开发、分配和流通状况,以及手工业生产的社会化组织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讲座从认识岩石与矿物及研究珠饰的重要性等内容展开,对岭南出土的各类汉代珠饰的风格、制作技术、材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系统介绍,并与相同或相近时期东南亚、南亚、中国各地出土的珠饰进行了对比研究。综合多学科研究结果,阐释了汉代岭南地区与西南、中原等区域的内在联系,以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中外交流。


李青会研究员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





讲座纪要如下
 壹




认识岩石与矿物

天然矿物,指在各种地质作用中产生和发展着的,在一定地质和物理化学条件处于相对稳定的自然元素的单质和他们的化合物。另外还有人工合成矿物。

矿物是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的天然化合物,它具有稳定的相界面和结晶习性。由内部结晶习性决定了矿物的晶型和对称性;由化学键的性质决定了矿物的硬度、光泽和导电性质;由矿物的化学成分、结合的紧密度决定了矿物的颜色和比重等。

作为晶质固体,矿物的物理性质取决于它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并体现出一般晶体所具有的特性──均一性﹑对称性和各向异性。

常见的宝玉石大约有100多种,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①宝石:

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水晶、石榴石、橄榄石、海蓝宝石、尖晶石、碧玺、锆石、托帕石、月光石等;

②玉石:

翡翠、透闪石(如和田玉)、欧泊、绿松石 、孔雀石、青金石、独山玉、蛇纹石质玉(如岫玉)、玛瑙、芙蓉石、澳玉、虎睛石等;

③有机宝石:

珍珠、象牙、珊瑚、玳瑁、琥珀、贝壳、角料、煤精、硅化木等;

※宝石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具有稀少、美丽和价值高等特性!

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和天然玻璃组成的,具有稳定外形的固态集合体。由一种矿物组成的岩石称作单矿岩,如大理岩由方解石组成,石英岩由石英组成等;由数种矿物组成的岩石称作复矿岩,如花岗岩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等矿物组成,辉长岩由基性斜长石和辉石组成等等。没有一定外形的液体如石油、气体如天然气以及松散的沙、泥等,都不是岩石。

按照成因不同划分为:火山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石是人类早期工具的重要来源,在人类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人类的第一个文明时期被称为石器时代。岩石一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材料和工具。



平顶山应国墓地 西周早期M231出土单佩联珠组合玉项饰



 贰




珠饰研究的重要性


珠子从出现之日起,就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人类出于时尚、贸易、货币、信仰以及迷信等各种原因使用珠子。珠子发展的历史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由于具有较好的耐久性,珠子可以作为追溯自石器时代以来文明发展的重要线索。

人类最初使用天然材料如骨、木、种子、贝壳和石头等来制作珠子。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人类逐步使用人工合成的金属、陶、玻璃等材料来制作珠饰。

它是每种文化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常被看作是“文化的微小变化”体现者,常被用来确定地区性的标示商业、技术、文化的发达程度的指示物。

其中,英国人培克(H. C. Beck)在珠子的描述、分类、穿孔、颜色、材料和装饰的研究上都作出了突出贡献。其后,夏鼐、弗兰德·皮特里等都发表了影响深远的珠饰基础研究论著。另外,也有不少学者作关于宝石珠饰的矿产、贸易、制作、功能和寓意的研究。

古代珠饰的科技研究,主要从材质属性、制作加工工艺及功能这三个方面切入。其中,主要通过科技检测分析化学成分和物相结构,从而得知材质属性。制作加工工艺主要可知器形、成孔工艺、钻孔工艺等。通过加入对功能的研究,从而探讨材质、器形风格、制作工艺以及功能之间的逻辑关系,了解产地来源、社会风俗、宗教信仰,从更广的维度了解区域间的物料流通与文化技术交流。




 叁




岭南出土的汉代宝石珠饰:材质、技术、风格


岭南地区,在汉代输入了大量的奇石异物。尤其是广西、广东等地,出土了大量的绿柱石多面体珠、水晶珠、石榴子石珠、红玉髓珠、玛瑙珠等。其中,蚀刻石髓珠是铁器时代南亚和东南亚交流的代表性器物之一。南亚输入的蚀刻石髓珠在东南亚被广泛交换,进而传入合浦等地。不排除从印度输入的技术和原材料,在东南亚当地制作的可能性。

另外,也发现了大量仿制宝玉石的玻璃制品,如广州横枝岗出土的西汉钾玻璃带钩,与广西合浦出土的西汉透闪石质玉带钩形制相似。合浦出土的带外廓玻璃环及菲律宾发现的软玉质“有角玦状玉环”很相似。广州、广西合浦发现了与六棱柱形、短六方双锥形水晶珠极其相似的玻璃珠饰,另有仿制六方双锥形红玉髓珠、榄形玛瑙珠形制的玻璃珠饰。成分体系也涉及铅钡玻璃、钾玻璃、钾铅玻璃等。

广西合浦、广东广州还发现了各种不同材质的胜形饰、葫芦形珠饰、耳珰、六棱柱饰等,如玉质、金质、玻璃质、琥珀质、水晶材质等。

相似形制的方塔形玻璃印珠在广西合浦、泰国三乔山遗址及地中海都有发现。





 肆




南亚和东南亚铁器时代的石质珠饰


(1)加工制作的遗址、遗迹、半成品、矿料、风格与分布

泰国班东达潘(Ban Don Ta Phet)遗址的铁器时代墓葬中就发现有超过40件的蚀刻石髓珠(北碧府(Kanchanaburi)位于曼谷西部)。蚀刻珠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在泰国全境都有发现,在考古发掘中的发现超过100件。蚀刻珠制作技术复杂精细,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班东达潘(Ban Don Ta Phet)遗址的狮形饰件在泰国半岛的宽路巴特(Khuan Lukpad)和差那港区(Ta Chana)、越南的(Lai Nghi) (公元前2至前1世纪)都有发现。

Bellina以东南亚的三乔山遗址为例,列举了通过技术标准、统计学标准(器形和几何尺寸)、地点(发掘或征集品)这三种标准而分成四组的珠饰。每组珠饰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第一组为南中国海风格富硅质珠饰。大量使用了印度高质量的红玉髓(carnelian,多达80%)、玛瑙(agate)、紫水晶(amethyst)和少量石榴子石(garnet)等矿物原料,采用娴熟的印度珠饰制作技术,但艺术风格多为东南亚风格;第二组样品采用的原料、技术和风格均为南中国海区域特有的;第三组样品为南亚风格富硅质珠饰、印章和环等。这组珠饰的孔径一般在0.70~1.90 mm之间。动物造型的珠饰有狮子、老虎、乌龟、青蛙、摩羯鱼(makara)、猴子等,这类珠饰不一定与印度人的表意相关。此外,还有少量具有南亚信仰或吉祥寓意的动物形饰,如双头鱼(mina-yugala)以及万字形珠饰。主要为小型珠饰,平均长度在1.1厘米,最大约3.7厘米;直径在2.981~31.82 mm,这组样品的时间晚于第一组样品。

在东南亚铁器时代(约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5世纪),采用台湾丰田玉制作的“lingling-O”形和双兽头形耳饰广泛分布于菲律宾、马来西亚东部、越南南部、柬埔寨东部和泰国-马来半岛。其中,所涉的研究问题包括工匠的移动、丰田软玉玉料的贸易、是否使用东南亚本地玉料,以及与云母、陶、红玉髓等质地的相同风格器物的比较等。举例来说,距今2000年以来,菲律宾铁器时代的“lingling-O”形饰等玉器可能来自台湾东南方的兰屿及南方之巴丹群岛的伊巴亚岛(洪晓纯,2006. 见:华南及东南亚地区史前考古,文物出版社)。据学者洪晓纯观察,“使用越南玉及使用台湾玉制作的双头兽耳饰,像是两批工匠各显身手的结果——越南玉制的兽耳比较长,睫毛也比较夸张,台湾玉制的兽耳比较短,睫毛不明显;而使用越南玉制作的三突起耳饰,也比台湾玉制品显得较扁,突起也比较钝。”


(2)矿料来源和器物产地研究

研究矿物来源和器物产地研究,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是科技分析、生产证据、伴出器物、分布模式、矿产资源、技术传统等。举例来说,通过将不同地区所发现珠饰的包裹体显微照片中物相的组合及其拉曼图谱,与已知矿源产地的原矿中相同包裹体物相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探索珠饰的矿料来源。如许多东南亚的玛瑙和红玉髓珠饰是采用来自印度德干玄武岩平原的原材料制作的,无明确证据显示采用了东南亚本地矿产资源进行珠饰制作。

另外,也没有明显证据显示随着时间变化这类珠饰制作采用了不同产地的矿产资源。




 伍




珠饰与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交流:矿料来源和器物产地


通过将考古发现的遗址、遗迹以及珠饰连点成线,可以串起丝绸之路中外交流的实物证据链和时间节点。通过研究墓葬和遗址的年代、规模,珠饰的形制、功能和所属人群,可以了解珠饰的考古学年代和使用阶层。珠饰的研究还涉及众多方面,如材质、制作工艺/工具、质量评估(技术或美学的)、技术传统、艺术风格、资源和开发状况、分布特征的确定。通过比较研究,可知丝绸之路不同路线的交叉。但所有的手段和研究方法,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在全球化贸易视角下,重建和理解丝绸之路中外交流的模式、动因。

岭南出土汉代石质及玻璃等材质珠饰,是丝绸之路中外交流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反映了岭南与西南、内陆、华东等地域的交流,包含珠江流域、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出土珠饰的科学研究可为探讨古代的贸易、技术和文化交流提供重要依据。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确定器物材料基本物理属性的基础上,综合考古年代学、类型学、民族考古学、历史地理学、古代交通史、历史文献等领域的研究结果,定会将丝绸之路中外交流的研究推向更高的层面。

对丝绸之路沿线古代矿产资源的开发、分配和流通状况,珠饰的制作工艺、制作遗迹的考古调查,手工业生产的社会化组织,以及贸易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的动因机制等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讲座最后,李青会研究员耐心地解答了场内及线上热心听众的提问,就相关学术问题与大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最后,易西兵院长为李青会研究员颁发了讲座证书。


(讲座纪要内容经李青会研究员审定)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