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北魏孝文皇帝庙遗址

摘要: 北魏孝文皇帝庙遗址,位于娄烦县静游镇峰岭底村北1.24千米。分布面积350平方米。早期古代庙毁,现存明弘治八年(1495)碑1通。碑青石质,圆首。通高1.95米,宽0.8米,厚0.2米。首题“重修魏孝文皇帝庙记”,碑文楷书,16行,满行50字,记述重修庙宇的缘由。碑所在地的山梁之上,发现大量板瓦残件。在碑刻北部,发现夯土围墙的西墙、北墙、东墙。围墙平面呈 ...

北魏孝文皇帝庙遗址,位于娄烦县静游镇峰岭底村北1.24千米。分布面积350平方米。早期古代庙毁,现存明弘治八年(1495)碑1通。碑青石质,圆首。通高1.95米,宽0.8米,厚0.2米。首题“重修魏孝文皇帝庙记”,碑文楷书,16行,满行50字,记述重修庙宇的缘由。碑所在地的山梁之上,发现大量板瓦残件。在碑刻北部,发现夯土围墙的西墙、北墙、东墙。围墙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76米,南北宽15米,墙高4米,墙基宽3.5米,顶宽0.5米。夯层厚0.25米。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鲜卑族,汉名元宏。献文帝拓跋弘长子,生母李夫人北魏第七位皇帝,中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 

皇兴三年(469年),册立皇太子。按照北魏 "子贵母死" 制度,拓跋宏成为太子时,生母惨遭赐死,由祖母文明太后抚养成人。拓跋宏五岁即位,年号延兴,祖母文明太后临朝执政,对鲜卑化的朝廷进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改革,冯太后先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再颁俸禄制,孝文帝深受影响。太和十四年(490年),孝文帝正式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

太和十八年(494年),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收藏古今汉家典籍,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联姻,参照魏晋门阀制度,改革北魏政治制度,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处死废太子元恂

攻伐南齐,击败萧衍、陈显达、崔慧景、曹虎等名将,夺取沔北五郡。一系列举动推动北魏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大力发展,史称“太和改制”,有效地缓解了民族隔阂,促进文明进步和民族融合,对整个中国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太和二十三年(499年),拓跋宏于军中积劳成疾,临终仍心怀 “仰光七庙,俯济苍生” 之志,后驾崩于谷塘原行宫,年仅三十三岁,谥号孝文皇帝,庙号高祖,葬于长陵。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