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丝路北道

摘要: 《丝路北道》彭英之 著文汇出版社本书不仅仅是带你漫步雄关古道也让你感受历史的漫漫风沙穿越空间与时间,过去与现在地理与人文,东方与西方丝路北道手绘线路图,李文怡画彭英之《丝路北道》插图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在他的《中国》一书中,提出了“丝绸之路”的概念。在他的想象中,那是一条浪漫而古老的道路:珍贵的药材香料流出去 ...

《丝路北道》

彭英之 著

文汇出版社



本书不仅仅是带你漫步雄关古道

也让你感受历史的漫漫风沙

穿越空间与时间,过去与现在

地理与人文,东方与西方






丝路北道手绘线路图,李文怡画
彭英之《丝路北道》插图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在他的《中国》一书中,提出了“丝绸之路”的概念。在他的想象中,那是一条浪漫而古老的道路:珍贵的药材香料流出去,农作物水果和马匹流进来。流淌在丝绸之路上的,还有迷人的音乐、绘画、舞蹈和宗教。当探险家、商人和教徒披星戴月来往于这条道路上,不经意间也打通了古代世界文化交流的序章,整个世界也因此从封闭走向开放。只不过李希霍芬笔下的丝绸之路主要停留在汉代的古地图上,那是一条蜿蜒的7古道。然而,我们必须理解,丝绸之路不是什么跨海大桥,也不仅仅是历史古迹,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生长蔓延的、长长久久的历史进程,它连接着东方与西方,又不断地被勇敢者开辟与拓展。如今丝绸之路东段大体可分为南道、中道和北道,每一处节点,都有着不同的自然奇观、人文风情与历史回响。

其中,涉及到本书的经典路线,即丝路北道,则是整个丝绸之路中最古老的路线。



在全球化、网络化、物联网极度发达的今天,丝路是否还有意义?对此,你可能有你自己的答案。但是,这条古老的道路所代表的勇气、探索与沟通从来没有消失;它连接起来的文化与人民,地域与民族,依然在等待着一次新的相聚;它的历史与遗迹,依然能引发我们现代人的深刻反思。

所以,重走丝绸北路也就有了不一样的路标与份量。2015年,本书的作者彭英之和朋友开始策划这场丝路之旅……



荒漠瓜州,李文怡画
彭英之《丝路北道》插图



但直到2017年9月底,这场旅行才真正开启。作者只身出发,其间有朋友加入,也有朋友离队,最多时这个队伍有近十人。他们从西安出发,在新疆经霍尔果斯出关,旅经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最后进入伊朗,在德黑兰启程返国。

2022年,作者动笔将这段难忘的旅程变成了文字。在厚重的历史书页与轻快的旅途见闻中,作者努力寻找着那个适合叙述丝路的视角,而在文字中,作者和同伴们也成为了丝路上的角色。





金色撒马尔罕,李文怡画
彭英之《丝路北道》插图




《丝路北道》自序
彭英之



我也曾试图找到那个让我下定决心写这本书的时刻。它或许是在西安城楼下听民谣的深夜,又或许是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天山下仰头的瞬间。但在记忆的迷雾中,我已无法确定它是哪一刻,甚至那一刻是否唯一存在。我只知道,在这一场不停向西的游历结束之前,我已经决定要为这条名为“丝绸之路”的古路留下一份属于当代的记录。当我在中国西北和中亚的沙漠、草原与古都中驻足的时候,我一次又一次被这条大通路的样貌震撼。时间和地理为它构建了框架,人物和冲突赋予它内涵,而最叫我入迷的是几者间的完美契合。数千年来它的故事性始终充沛,来自五湖四海、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纷纷在这里留下印记,直到今天也未曾停过。




烟火塔什干,李文怡画
彭英之《丝路北道》插图



在这段旅程结束之后的五年里,我通过书籍、网络、视频等形式一次又一次地访问了这条通路。旅行本是一场祛魅的过程,但在重访的过程中,我不断感受到它无穷尽的魅力。五年的时间对丝绸之路来说微不足道,对我而言同样转瞬即逝。在厚重的历史书页与轻快的旅途见闻中,我努力寻找着那个适合叙述丝路的视角。最终我意识到,我和同伴们自己早已成为丝路上的角色。我们是时代投射在丝绸之路上的影子,是交流的媒介,也是冲突的载体。这是个典型的丝路故事。我要做的,就是认识这一层身份,然后将故事娓娓道来。

那就准备行装吧。我们,在破晓前出发。


烟火塔什干,李文怡画
彭英之《丝路北道》插图

我换不同的陆路交通工具走了七千公里陆路,见到了海一样的山,山一样的废墟,和没有定形的沙漠。到头来,这一路上最令人着迷的还是人。

——彭英之


几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轻人,结伴重走丝绸之路。行前有研究,有预案;行中有观察,有应对;行后有感悟,有思考。他们的钩沉和体验使悠远的丝路变得邻近,古老的文化变得年轻。他们的叙述还展现了当今和未来。

——葛剑雄(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沿着丝绸之路探访文明的当下和过往。在现代记忆的迷雾中,以活泼且富有智慧的语言雕刻出一个个历史与现实对话的空间。《丝路北道》为“丝绸之路”留下了一份属于当代的记录。缓慢行走中的身体,既是历史与当下对话的载体,也是回忆与见证的媒介,更是抗拒速度和效率的自我觉解。本书在行走、体验和思考的生命律动中,激活了我们对异域的好奇以及壮游的梦想。

——顾春芳(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资料:文汇出版社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丝路北道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