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相似相隔 相见相惜—“彩陶-横跨欧亚的史前艺术浪潮:库库特尼-特里波利与仰韶”小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社科院考古所举行

摘要: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张暾约公元前5000至公元前3000之间,辽阔的欧亚大陆东、西两端,两支灿烂的农业文化蓬勃发展。东面是以黄河中上游为中心的仰韶文化,西面是以黑海西部和西北部为中心的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她们都以发达的农业为基础,经济和社会组织高速发展,出现面积达10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聚落、大型公共建筑和绚丽的彩陶。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两个相隔万里的文化的彩陶纹样有很多相似性。  早在1921年,中国考 ...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    作者:张暾 
约公元前5000至公元前3000之间,辽阔的欧亚大陆东、西两端,两支灿烂的农业文化蓬勃发展。东面是以黄河中上游为中心的仰韶文化,西面是以黑海西部和西北部为中心的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她们都以发达的农业为基础,经济和社会组织高速发展,出现面积达10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聚落、大型公共建筑和绚丽的彩陶。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两个相隔万里的文化的彩陶纹样有很多相似性。

  早在1921年,中国考古学的重要开创者瑞典学者安特生在发掘河南渑池的仰韶遗址后,就依据这些相似性,提出中国文化西来的假说,引起中国学术界的热烈探讨。经过考古学家90多年的艰苦探索,中国文化的本土起源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库库特尼-特里波利和仰韶文化的相似性仍然是学界热切关注的问题。关注的焦点有两个:其一,在丝绸之路开通数千年之前,是否已经存在跨越欧亚的“彩陶之路”,成为东西方之间交流生产技术和意识形态的重要通道;其二,分别孕育出这两支考古学文化的黑海地区和黄河中上游地区为何后来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


  在此背景下,2017年5月,罗马尼亚文化中心邀请两位罗马尼亚考古学家访华,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考古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库库特尼文化和仰韶文化彩陶展及学术研讨会,意在推动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拓展视野,站在世界文明的视角,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华文明独特性的深入探讨。

  5月24日下午 “彩陶—横跨欧亚的史前艺术浪潮:库库特尼-特里波利与仰韶”小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社科院考古所举办,来自罗马尼亚和中国的考古学者就这一研究课题展开研讨。


罗马尼亚摩尔多瓦国立博物馆馆长拉克拉米奥阿菈·斯特拉图拉特女士和罗马尼亚科学院雅西分院考古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科尔内丽娅•拉扎罗维慈女士

  罗马尼亚摩尔多瓦国立博物馆馆长拉克拉米奥阿菈·斯特拉图拉特女士和罗马尼亚科学院雅西分院考古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科尔内丽娅•拉扎罗维慈女士详细地阐述了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c.5200 to 3500 BC) 的发现和研究。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是罗马尼亚铜石并用时代重要的考古学文化,目前在罗马尼亚境内发现该文化遗址约2500处,乌克兰境内发现约2000处,其文化分布面积达35万平方公里,东部遗址出土彩陶比例超过百分之七十五,且制作工艺高超。从建筑上来看,多为木骨泥墙,房内常设火塘、磨石、窖穴等用于生产或贮藏用途。在高等级聚落遗址中也发现壕沟等防御设施及用于向敌人投掷的陶球;同时发现部分房屋毁于大火,可能是战争引起。此前学界普遍认为的库库特尼-特里波利人群趋向于和平的推测因此要重新考虑。罗马尼亚学者表示目前对遗址及其防御设施的研究正在进一步深入,如使用地磁、电法、雷达等物探方法对遗址进行全面勘探。遗址中出土有大量石器工具、红铜器以及与附近地区交换所得的燧石等石料。出土的典型器物为彩陶,一般以白、红、黑等颜色绘出几何纹,烧成温度约在950-1000摄氏度,从微痕分析得知从中期开始使用慢轮修整法。出土的大量人形陶塑和动物雕像中,人形陶塑多为女性特征,可能是母亲女神,推测是与宗教相关的遗物;动物雕塑多为牛、羊、猪、狗等。此外,陶器和雕塑上还可见刻画符号,可能是用于记录数字的系统。但遗憾的是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尚未发现大型墓地。演讲最后,罗马尼亚学者介绍了对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衰落原因的讨论,指出目前学界的普遍认识是气候恶化所致。

  与正在经历繁华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的罗马尼亚一样,此时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也开始绽放起文明之花。在尚未发现两种文化直接交流的证据下,如何理解虽相距万里,但年相若、纹相似的中西彩陶呢?来自陕西历史博物馆、社科院考古所、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四位学者对此展开交流与讨论。


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王炜林研究员

  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王炜林研究员首先阐述了庙底沟彩陶的扩张进程:先向东到达黄河中下游及淮河流域,再向西到达黄河上游地区,再到塞外的内蒙古中南部,又向南发展到长江中游地区,在这些区域都可以看到庙底沟文化彩陶的影子。随后,他又从农业的发展、聚落增多与分化、大型礼仪性建筑的出现、男权地位的确立、礼制的萌芽等方面探讨了彩陶传播的动因,并讨论了彩陶的扩张对中华文明一体化进程的影响。


社科院考古所李新伟研究员

  社科院考古所李新伟研究员以河南灵宝铸鼎原周围地区庙底沟时期遗址为例探讨了仰韶文化遗址数量和等级差别,分析了马家窑文化陶器纹饰特色。随后将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陶器上的弧线三角纹、花瓣纹、斜树叶纹,网格纹、双旋纹以及出土的人形雕塑与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陶器上的相似纹饰进行比较。他强调在讨论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与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间是否曾产生交流之外,更应关注这两个地区不同的发展道路。两地的彩陶文化衰落后,都发生了人群的迁移和社会动荡整合,但黑海沿岸地区在罗马帝国之前没有形成高级政体,而在中国,动荡整合的结果是陶寺和二里头这样的早期国家的出现。相似的发达的农业社会却产生了不同发展结果,由此可以获得对中国文明形成的独特过程的深入认识。


中国人民大学韩建业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韩建业教授在以《彩陶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为题的演讲中,以哈苏纳文化Hassuna、 萨马拉文化Samara、哈拉夫文化halaf 、哲通文化Djetun、白家文化、跨湖桥文化为例,分析了公元前6000年左右西亚、中亚和中国的彩陶差异;以特里波列-库库特尼文化、纳马兹加一期文化Namazga 、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为例,分析了公元前4000年左右中亚、东南欧和中国黄河流域彩陶间偶然的相似性。韩建业指出彩陶之路是距今5000多年以来形成的以彩陶为代表的中西农业文化之间的交流通道,并以人群的迁徙为主要交流方式。约距今5500年以后中亚的锯齿纹彩陶等对中国西北地区的仰韶文化晚期—马家窑文化存在一定影响,以当地农业文化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彩陶文化,其早期交流多是双向的、互动的过程,比如中国西北地区的家羊、家黄牛、小麦、尖顶冠形符号、舞蹈纹、陶偶等先后西传而来,而中国彩陶文化也渐次分南道、北道西行,影响到费尔干纳盆地和克什米尔地区。他表示加强新疆南部等地区的考古工作,是进步一解决中西彩陶文化交流问题的关键。


北京大学李水城教授
 
  北京大学李水城教授认为中国西北地区的彩陶文化和早期中西交流彩陶的出现除了技术支持外还要受到社会、经济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无论中外,彩陶发达的地方都是黄土地带,这或许与黄土更适宜制作精致的浅色陶器有关。此外,黄土土质适宜发展旱地农业,因此早期彩陶往往与旱地农业和定居生活相关联,凡彩陶流行之地往往是农耕社会较早出现的地区。如近东的安那托利亚、两河流域、黎凡特等地。而中国最早的彩陶出现在西北渭河流域,此地也是最早种植粟、黍、大麻等旱地农作物的地区,驯养猪、狗等家畜。“彩陶生产极大推动了手工业的专业化和社会分工,由此加速了社会复杂化进程。”他还提出,彩陶发达的地区往往伴随丰富的卤水资源,可能与产盐相关。随后,李水城教授将特里波列-库库特尼文化Cucuteni-Tripolye、萨马拉文化Samara、哈拉帕文化Harappa、米哈伊洛夫卡Mikhailovka文化和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陶器进行对比分析,他表示同一时代的同一风格是由背后的社会环境所造成的,“表面相似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内在资源和环境相似”他说。


会议现场
 
  研讨会上学者各抒己见,以彩陶为主题,围绕中西彩陶交流的话题阐述了自己的理解与思考。中罗两国学者以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精神,以考古学文化为桥梁纽带,共同搭建中罗文化友好交流合作的新平台,共同追溯和研究历史。


展览开幕式


嘉宾参观展览

  同时,在5月24日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罗马尼亚文化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考古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同根同脉——走近库库特尼文化和仰韶文化》展览开幕式在北京罗马尼亚文化中心举行。北京罗马尼亚文化中心主任鲁博安先生、罗马尼亚摩尔多瓦国立博物馆馆长拉克拉米奥阿菈·斯特拉图拉特女士、罗马尼亚科学院雅西分院考古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科尔内丽娅•拉扎罗维慈女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考古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李新伟研究员、河南渑池县委常委张晓红女士及相关领域考古学者、学生参加开幕式。本次展览将持续一个月时间,共展出宣传版面33幅、彩陶39件,展现出两国同时期彩陶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审稿:李新伟)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