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盘龙城——武汉城市之根

摘要: 盘龙城——武汉城市之根Pan Long ChengWu Han Cheng Shi Zhi Gen盘龙城位于黄陂区盘龙经济开发区,紧邻武汉市中心城区,因被盘龙湖环抱而得名。盘龙城距今已有3500多年历史,其遗址面积2.13平方公里,是长江流域发现的第一座商代古城,被誉为武汉城市之根。1988年,盘龙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世纪初与安阳殷墟、广汉三星堆等重大考 ...
 

盘龙城

——武汉城市之根

Pan Long Cheng

Wu Han Cheng Shi Zhi Gen

盘龙城位于黄陂区盘龙经济开发区,紧邻武汉市中心城区,因被盘龙湖环抱而得名。盘龙城距今已有3500多年历史,其遗址面积2.13平方公里,是长江流域发现的第一座商代古城,被誉为武汉城市之根。1988年,盘龙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世纪初与安阳殷墟、广汉三星堆等重大考古发现一起入选“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盘龙城遗址是世界上少有的城市遗址之一,也是中国迄今最古老的城址之一。古城遗址保护完好,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起源、形成与发展,古代建筑、古代生产技术、科学技术、手工业发展,古代生活习俗具有重大价值,是荆楚大地上一颗璀灿的文化明珠。

历史由来

1954年夏,武汉经历了一场特大洪水的袭击,洪水严重威胁着武汉市的安全。此时,武汉北郊的盘龙城高地被列为这次防汛的取土场,在取土过程中,出土了一些青铜器,正在防汛工地搞宣传工作的武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的蓝蔚得到了这一消息,决定在汛期过后,前往此地调查核实。秋天到来,江水逐渐消退,此时防汛工作已经结束,刚从防汛前线返回单位的蓝蔚决心对盘龙城进行一次全面的文物调查。出发前,他和同伴一道察看了好多地图和一些文献资料,他们从当时的一张五万分之一的军用地图上发现有城墙的标志符号,图纸上的标名为“盘土城”,而民间称“盘龙城”。经过现场查看发现,防汛取土时已将城墙的东南北三面挖掉,仅剩西墙保存较好,从城墙中间留有的一个缺口中推断为城门残迹。蓝蔚一行勘查了城墙,绘制了草图,拍摄了照片,作了文字记录。由于城墙刚被挖过,暴露在地面上的陶片较好,他们采集的标本也较丰富,其中还有印纹硬陶和一些残石器。回到单位后,蓝蔚将调查所获得的陶片摆在办公室里,并邀请了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学院、中南民族学院的历史考古专家共同研究、探讨发现盘龙城的历史意义,后又将调查情况在《文物参考资料》作了报道。这样,盘龙城终于逐渐为人所知。

经过一系列的发掘和研究证明,此处古文化遗址是商王朝在南方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的统治中心。迄今仍保存有完整的城墙和壕沟,以及体现奴隶社会城市功能的各类遗址。有一组宏大的宫殿基址和一批平民奴隶住宅遗址,还有一批不同等级的奴隶主墓、奴隶殉葬墓,以及一批手工作坊遗址。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青铜器、陶器、石器、玉器和木雕艺术品,至今已出土的各类文物共3000余件。通过这次发掘,确立了盘龙城遗址在中国商史和商文化研究中不可替代的位置。

遗址览胜

王家嘴遗址

王家嘴遗址位于盘龙城遗址的南部,北隔城壕与古城址相连接,南临府河河床,东西两侧分别与李家嘴、艾家嘴隔湖相望。其三面环水,中部隆起呈龟背状。整个半岛遗址南北长250米,东西宽140米,面积3.5万平方米。

王家嘴是盘龙城通往府河的陆地通道,文化遗迹分布密集。1979年开始发掘,至1985年结束,发掘面积3095平方米。清理发掘3座窑址,10个灰坑,一座墓葬;文化堆积与出土遗物都很丰富,文化层堆积包括了盘龙城一期到盘龙城六期的文化遗存。考古发掘推断,此遗址主要分布有夏代手工作坊,早商期发现有中小房基建筑,疑为商代先民住地。

杨家湾遗址

杨家湾遗址位于盘龙城遗址的北部,是横卧于盘龙城城址西北面的一个小岗丘,东连杨家嘴,西接楼子湾。岗地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50米。杨家湾遗址的商代遗迹和墓地遍布整个岗地,过去曾多次出土过青铜器。该遗址于1974年开始发掘,至1992年结束。发掘面积950平方米。清理发掘灰烬沟遗迹1处、灰坑3个、房基3座,墓葬12座,文化堆积的时代有盘龙城三、四、五、六、七期。出土物比较丰富。考古发掘推断,此遗址主要分有早期的居址与作坊,还有贵族的墓地。

杨家嘴遗址

杨家嘴遗址位于盘龙城遗址的东北部,东南面与城址隔湖相望,西与杨家湾岗地相连,其余三面为盘龙湖所环抱,是一片伸向盘龙湖的半岛状岗地。其范围东西长400米,南北宽300米。发掘区位于杨家嘴南侧坡地,遗迹遍布及湖边。1980年开始发掘至1983年结束,发掘面积1214平方米。清理发掘灰烬沟遗迹1处、房基2座、柱洞和柱础遗迹各一处、灰坑2个、墓葬10座,文化堆积包括盘龙城二、三、四、五、六期。考古发掘推断,此遗址主要分布有早商时期的作坊及夏商朝中小墓葬。

李家嘴遗址

李家嘴遗址位于盘龙城遗址东部的一个半岛状台地上,南临府河,北与杨家嘴遗址隔湖相望,东与王家嘴遗址有湖汊相隔,西边为盘龙城遗址。遗址分布在由西北至东南走向的长条状湖旁台地上,西南坡较陡,东北坡略缓,东西长460米,南北宽150米。该遗址于1974年开始发掘至1986年结束。清理发掘灰坑30个、墓葬4座,其中有人殡墓1座。文化堆积有盘龙城二、四、五、六、七期。出土遗物很丰富。考古发掘推断,此遗址主要分布有贵族墓地及早期作坊。

楼子湾遗址

楼子湾遗址位于盘龙城城址以西约250米的一处岗丘。东与西城垣有湖汊相隔,北与小王家嘴岗地相望,岗丘地势从北向南倾斜,遗迹分布于岗地南坡,东西长300米,南北宽220米,面积约7.2万平方米。该遗址于1963年开始发掘,发掘面积50平方米,清理发掘建筑遗迹1处、灰坑2个、墓葬10座。文化堆积主要有盘龙城四、五、六、七期的文化遗存。考古发掘推断,此遗址主要分布有早商期的中小型墓葬。

盘龙城发掘出的文物之一

盘龙城发掘出的文物之二

历史典故

夏灭三苗与盘龙城

据史笈记载,原始社会时期江汉地区的先民是三苗集团。《吕氏春秋·召类》篇:“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水经·丹江注》:“《吕氏春秋》曰,尧有丹水之战,以服南蛮,即此水也。”《左传》昭公元年:“虞有三苗。”这说明三苗战败后臣服于虞。《吕氏春秋·召类》:“舜却苗民,更易其俗。”说明了这次战争规模很大,舜可能御驾亲征,走到了洞庭湖边,尧女舜妻为湘君。《礼记·檀捕》也记载了“舜葬于苍梧之野”的传说。由此可见,舜的声威在苗蛮居住地异常煊赫。尤其到了禹时,中原华夏集团已进入阶级社会。禹统治的时代,对南方三苗集团进行过更大规模的征服战争。《墨子·非攻下》说:“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日妖霄出,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乎于市。夏冰,地坼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振。高阳乃命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四电诱祗,有神人面鸟身,若谨以侍。槛矢有苗之祥,苗师大乱,后乃遂几。”这段文献虽然掺杂了不少的神话,但也记述了禹打败三苗的情况。《说苑·贵德》亦云:“昔有三苗氏……德义不修而禹灭之。”以上文献说明了中原华夏集团向南发展过程中,带有残酷的征服性。因此,盘龙城王家嘴遗址下层发现了二里头时期的文化,它代表夏族南下留下的遗迹,说明禹征三苗后,夏族一部分人继续留在江汉地区,带来了中原的物质文化,这无疑是夏文化与三苗土著文化结合的见证。

盘龙城遗址一角

在王家嘴遗址下层,发现了规模较大的手工业作坊遗址,即在一个灰土浅槽中,放置三五成群的陶缸,这些可能是酿酒器具。因此,作坊的性质可能与酿造有关。从房县七里河、随州西花园和天门石家河等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红陶杯,反映了湖北龙山时期的人们早已盛行饮酒的习俗,因此王家嘴遗址下层酿酒业应是当地土著民族的遗风。

总之,生活在盘龙城的夏民与三苗后裔,对早期盘龙城的开发起了先导作用,同时为以后商代文化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

商王南征与盘龙城

商的开国先祖成汤,作为商代奴隶制王朝的第一代君主,既有政治眼光,又有统兵才能,他在迁都西毫扫清了夏的遗民反抗后,开始扩展领土,征服落后民族和掠夺地方财富。《诗经·商颂·玄鸟》云:“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孟子·滕方公下》说到汤曾经“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由此可见,商汤能征善战,无往而不胜,所征之地望风而降。当时,江汉地区生活着三苗的后代,许多文献称之为“荆”或“楚”,自夏以降,一直臣服夏朝,成汤时,可能尚未归顺中原新主,于是商汤兴兵南征,打败了荆楚部族,故《竹书纪年》载:“成汤二十一年,商师征有洛,克之,遂征荆,荆降。”商王的军队此时可能达到了长江之滨的盘龙城,占领和统治了江汉地区,这在盘龙城的物质文化分期中似有反映。考古学家陈贤一根据盘龙城出土的商代遗物将盘龙城的物质文化分为七期,第一至三期相当于夏,第四至七期相当于商。从出土的商代物质文化分期情况看,盘龙城商代物质文化的上限相当二里岗下层,下限相当于二里岗上层偏晚,或延自殷墟第一期。

盘龙城二里头文化时期酒器

盘龙城遗址一角

前面所述,《竹书纪年》叙说成汤二十一年征荆,荆投降了商王朝,商朝的军队可能首次到达了长江中游的盘龙城,并开始驻扎。若此记载可靠的话,那么,盘龙城二里岗下层的物质文化,在年代上与《竹书纪年》的记载相吻合,即相当于成汤二十一年或稍晚。下限年代相当于殷墟之前或之后。那么,商人统治盘龙城的时间至少可达200余年。在商人统治盘龙城的时间里,盘龙城的商代物质文化几乎成了中原商文化的一个缩影,它主要表现在城垣的营建技术、宫殿的建筑手法、墓葬的埋葬习俗、青铜器的组合和工艺作风以及制玉工艺等方面均与中原商文化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这种文化上的统一性没有政治上的统一性是难以实现的。

(张辉)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盘龙城

关键词:盘龙城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