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匡家岗遗址

摘要: 项目名称:湖北松滋匡家岗遗址项目负责人:贾汉清、刘辉匡家岗遗址位于湖北省松滋市南海镇小南海湖的东部,遗址由南北两个小岛组成,丰水期时连接部被淹而成为两个北区和南区,枯水期时两区之间的低洼地露出水面,连成一个整体。根据2022年2月份低水位时的暴露范围,北区面积约12000平方米,南区面积约7000平方米。正常水位时露出水面的面积不足遗址的一半 ...


项目名称:湖北松滋匡家岗遗址

发掘单位:荆州博物馆、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松滋市博物馆

项目负责人:贾汉清、刘辉


匡家岗遗址位于湖北省松滋市南海镇小南海湖的东部,遗址由南北两个小岛组成,丰水期时连接部被淹而成为两个北区和南区,枯水期时两区之间的低洼地露出水面,连成一个整体。根据2022年2月份低水位时的暴露范围,北区面积约12000平方米,南区面积约7000平方米。正常水位时露出水面的面积不足遗址的一半。

小南海周边遗址分布图

遗址所在的小南海区域是一个规模庞大的遗址群,周边汇聚了至少6个史前时期的遗址,包括松林咀遗址、灵屋山遗址、王家台遗址、毛家咀遗址、何家岗遗址、松林垱遗址。其中松林咀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距今约1.5——2万年左右;何家岗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以匡家岗遗址时代跨度最长、遗存类型最为丰富。松林咀遗址、灵屋山遗址、匡家岗遗址原为一条窄长的西南至东北向岗地,1870年小南海地区积水成湖将岗地隔断。

遗址时代跨度较大,最早始于城背溪文化,历经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三星堆文化、楚文化。遗址还发现有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的砖室墓和瓮棺葬,是目前江汉平原发现的时代跨度最大的遗址,堪称一部地方通史。遗迹较为丰富,分布范围较广,主要遗迹类型有红烧土堆积、灰坑、灰沟、土坑墓、砖室墓、瓮棺葬等。

城背溪文化是遗址的主体,分布范围涵盖整个遗址北区。

匡家岗遗址出土城背溪文化陶器(一)

匡家岗遗址出土城背溪文化陶器(二)

匡家岗遗址发现的城背溪文化遗存,是湖北目前发现的最早阶段的新石器时代遗存,距今年代约8500——7000年。城背溪文化主要分布在松滋、宜都以西的长江两岸,匡家岗遗址是在平原上首次发现的城背溪文化遗存,其位置刚好位于湖北城背溪文化与湖南彭头山文化的中间,将长江中游最早的两个史前文化区连成一片。而以H4为代表的遗存,文化面貌更接近湖南澧县彭头山文化第三期,如有更多的夹炭长颈釜和罐,打制石器也有细小的燧石石器等,具有明显的文化过渡性特征。

匡家岗遗址出土打制石器

以湖南澧县和湖北松滋为核心的洞庭湖西北部流域,从彭头山文化和城背溪文化,到大溪文化的发展和演变的脉络非常清楚,是长江中游本土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为研究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统一体的形成和文明化进程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

调查发现,以匡家岗遗址为中心,在不到8平方公里范围内,汇聚了至少6个史前遗址,是目前松滋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史前遗址群。时代跨度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历经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其时代之早、跨度之大、内涵之丰富,在江汉平原极为罕见,堪称荆楚文化之源,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匡家岗遗址地形地貌的变迁,也是一部环境变迁的历史。1870年的长江江南四口同时决堤,造成了该地区沧海桑田式的变化,匡家岗遗址所在的南北向岗地大部分没入湖中,不再适合居住,延续了8000多年的文化就此中断。匡家岗遗址及周边遗址的综合研究,对于了解万年来江汉平原环境变迁和人类文化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图片由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提供)


极目新闻记者:戎钰

通讯员:陈丽新 许静思


责编:段姝杉

审核:方   勤

陈丽新





——版权声明——

江汉考古(微信号:hbjhkg)发表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其他网站、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并注明“江汉考古”版权信息。诚挚致谢。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匡家岗遗址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