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四川文物2009年第4期

摘要: 目录●调查与发掘四川宣汉罗家坝遗址1999年度发掘简报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达州市文物管理所、宣汉县文物管理所 (3)【摘要】罗家坝遗址位于宣汉县城北约46公里处,1999年文物部门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6座、灰坑19座、房屋基址1座,出土各类文物及标本100多件,主要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与东周时期遗存。【关键词】罗家坝遗址; 考古发 ...
 目录
 
●调查与发掘
四川宣汉罗家坝遗址1999年度发掘简报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达州市文物管理所、宣汉县文物管理所   (3)
【摘要】罗家坝遗址位于宣汉县城北约46公里处,1999年文物部门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6座、灰坑19座、房屋基址1座,出土各类文物及标本100多件,主要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与东周时期遗存。
【关键词】罗家坝遗址;    考古发掘;   嘉陵江流域;   巴文化
 
四川会理城河下游考古调查报告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会理县文物管理所    (15)
【摘要】2009年3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和会理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会理城河下游开展了一次以石棺葬文化为线索的考古调查。在调查中发现遗址3处、石棺墓地3处,土坑墓群1处,石器采集点2处,陶器采集点1处。并清理了石棺墓1座、土坑墓2座,同时采集了大量的石器、陶器,增进了对这一地区先秦时代遗迹分布和面貌的了解。综合以往对这一地区发掘和调查的材料,并比较周边地区相关遗存,以期为这一地区考古学、民族学研究提供更多的第一手资料。
【关键词】会理城河下游;   金沙江流域;   石棺葬;   土坑墓
 
●考古人回忆
六十年来蜀文化研究的重大收获     宋治民   (23)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
【摘要】蜀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文献记载中关于蜀的历史有较浓的传说色彩。随着考古发现的增多,大量的出土资料揭开了古蜀的神秘面纱,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翔实可信的依据。本文回顾了六十年来四川的一些重要考古发现以及对蜀文化研究的重大收获。
【关键词】蜀文化;   三星堆遗址;   金沙遗址;   宝墩文化;   十二桥文化
 
●探索与研究
从环滇池墓区看上古滇族的聚落形态及其社会性质——以昆明羊甫头滇文化墓地为中心     谢崇安   (28)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摘要】环滇池地区战国秦汉时期的滇文化墓地,其所代表的聚落形态,是由多中心组聚落合成的区聚落模式。滇族墓葬区有明显的规划性,墓葬群的层级化已能反映滇族社会的复杂程度以及公共权力分配和集中的程度,其社会形态应当是属于1 – 10万人的小国。滇族社会的复合形态也表明,滇国社会性质最接近中国上古时期方国林立的酋邦制社会。
【关键词】上古时代;   滇族墓区;   聚落形态;   社会性质
 
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渔业生产初步研究    刘慧    (35)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博学院)
【摘要】本文通过对考古所发现的长江三峡渔具和鱼类骨骼遗骸进行初步的统计和分析,将这一区域新石器时代的渔业生产分为东、西两大区,发现其在时间、空间、渔业资料及渔具等诸多方面均有差异。同时分析了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经济结构的组成情况,指出渔业在当时的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肉食资源的获取占有突出的地位。三峡地区渔业经济的繁荣与其较低的农业生产水平、丰富的渔业资源、相对独立的自然环境以及较高的渔业生产水平有关,研究渔业生产对认识三峡古代文化、经济结构与生机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三峡地区;   新石器时代;   渔业生产;   经济结构;   经济比重
 
岷江上游石棺葬的分期与年代     何锟宇   (43)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
【摘要】在对石棺葬随葬陶器进行类型学分析的基础上,将岷江上游地区的石棺葬分为三期8段,通过与甘青地区和四川盆地出土陶器的比较以确定各期的年代,认为至西汉晚期东汉早期,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中仅保存有大双耳罐等少数本土文化特色,整体上已经融入汉文化系统中。
【关键词】岷江上游;   石棺葬;   分期;   年代
 
《尚书·西伯戡黎》“殷之即丧,指乃功”释义     王进锋   (52)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摘要】;历来学者对于《尚书·西伯戡黎》“殷之即丧,指乃功”一句的理解争论很大。经认真分析我们发现以往学者的理解都是欠妥当的,需要进一步研究。从甲骨、金文、竹简材料来看,《西伯戡黎》里的“丧”应当理解为“丧失”;“指”应当理解为“用手指之”。“殷之即丧,指乃功”的正确理解当是:殷就要丧失天命了,指指你(作过)的事(就会知道)。
【关键词】《尚书》;   西伯戡黎;   丧;   指
 
两汉牒式玉佩分期研究      石传荣    (55)
(中国海洋大学)
【摘要】牒式玉佩的前身是实用器——韘,东周时期逐渐演变为纯佩饰。西汉中期,牒式佩十分流行。之后,韘形玉佩与其他佩饰揉合发展为几种新式韘式佩。到了东汉,韘式佩走向衰落。
【关键词】韘式玉佩;   玉扳指;   演变;   汉代
 
湖北房县出土摇钱树考     李菲、刘斌   (59)
(湖北省十堰市博物馆; 湖北省房县博物馆)
【摘要】摇钱树是我国汉代、三国时期墓葬中常见的随葬明器,大多出土于四川盆地。位于鄂西北的房县为首次发现摇钱树,对于研究摇钱树的分布范围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房县;   摇钱树;   功能用途;   分布范围
 
摇钱树研究述评     何志国    (62)
(江苏大学艺术学院)
【摘要】摇钱树是分布于以四川为中心、具有西南地域特色的文物,迄今已发现近200例,有关研究论文数量已达60余篇。1998年在德阳举办了全国摇钱树专题学术会议,使摇钱树的研究达到高潮。现有研究涉及其性质、内涵、特点、用途、起源时间、地点和摇钱树佛像诸方面。本文还指出摇钱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研究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摇钱树;   研究述评;   东汉;   西王母;   早期佛教
 
成都地区宋代砖室墓的分期研究    吴敬   (68)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摘要】成都地区宋代墓葬以砖室墓为主,它们形制独特且较有规律。本文收集了成都地区历年来公布的宋代砖室墓材料,从墓葬形制与随葬品方面入手,对其分期研究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成都地区;   宋代砖室墓;   墓葬形制;   分期
 
“买地券”中历日校补举隅      陈杏留   (76)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摘要】历日作为买地券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我们研究历史文化、语言史、天文史等提供了参考,误释历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券文内容的正确理解,笔者尝试以《文物》中所公布的买地券材料为对象,对误释历日处加以指正并分析误因。
【关键词】文物;   买地券;   历日;   校补
 
《明吏部尚书蹇义神道碑铭》校点及相关考释     方刚、袁均、朱寒冰    (78)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
【摘要】蹇义官至少师兼吏部尚书,是明代地位最高的重庆籍官员。蹇义神道碑发现于重庆北部新区天官坟附近,碑体量巨大,碑铭部分可辨,提供了许多新的史料,与清代地方志及蹇氏族谱对较考证,对于蹇义及其家族历史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蹇义;   神道碑;   《江北厅至》;   《蹇氏族志》
 
●崖墓与汉代文化
中江塔梁子崖墓壁画榜题补释    赵瑞民    (84)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摘要】四川中江塔梁子崖墓群中的壁画与榜题文字,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根据有关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对其壁画榜题中的有关内容作了考释。
【关键词】中江塔梁子;   崖墓;   壁画;   榜题
 
泸州地区崖墓刍议     晏满玲    (87)
(泸州市博物馆)
【摘要】近20年来,泸州市先后发现800余座崖墓,并对部分墓葬进行了发掘清理。出土的随葬品有陶器、铜器和石器;葬具有独木棺、石棺、崖棺、砖石棺、陶棺等。石棺上丰富的石刻绘画题材,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关键词】泸州;   崖墓;   分布;   葬具;   葬品;   画像石棺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