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建筑遗产》2023年第1期

摘要: 导言干欄木构,是一种与亚洲照叶林带温湿气候、稻作经济及席居生活相适配的建造文化体系,广泛分布于从日本列岛到朝鲜半岛,从中国南方各省到中南半岛及东南亚诸国的“亚洲新月”地带。表现为主要由木构件构成的建造体系与空间形态,具有自由平面布局、模数化结构框架、开敞围护界面等特征。干欄木构建筑的构件加工和建造工法体现出成熟的体系性和装配化, ...





导言


干欄木构,是一种与亚洲照叶林带温湿气候、稻作经济及席居生活相适配的建造文化体系,广泛分布于从日本列岛到朝鲜半岛,从中国南方各省到中南半岛及东南亚诸国的“亚洲新月”地带。表现为主要由木构件构成的建造体系与空间形态,具有自由平面布局、模数化结构框架、开敞围护界面等特征。干欄木构建筑的构件加工和建造工法体现出成熟的体系性和装配化,使其得以超越一时一地的特定需求和条件,具备适应多种功能和复杂地形的灵活可变的活态机制。对干欄木构建筑的研究,有助于在比较文化视野中提供一种关于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的全新视野与独特路径。


武陵山区位于中国中部,其东北部地处西南山区与中部平原交界地带,也是百越民族与中原汉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前沿,是中原文化与西南各民族文化传播交汇的走廊。武陵山区保留了曾经在中国大地广泛存在的干欄木构建筑体系,并与中原汉族建筑形式相融合。以土家族吊脚楼为代表的乡土民居正是这种文化交融的结晶,也是古老的干欄木构建造体系保存至今的典型样本。


对这一区域干欄木构建筑的发掘和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研究成果逐渐向世界展现。2018年李保峰教授策展的“活化——以中国土家泛博物馆为例”作为第16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的同期展,首次在这个国际顶级的展会上展示干欄木构建筑文化。2019年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和威尼斯建筑大学的师生在宣恩县两河口村开展主题为“两河口——土家盐道古村的再生”的国际联合研学。2021年张彤、恩里科•丰塔纳里(Enrico Fontanari)和阿尔多•埃莫尼诺(Aldo Aymonino)3位教授联合策展的“两河口,一个土家会聚之地的再生”,受邀参加第17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成为当届15个官方平行展之一。展览结束后,全部展品回到恩施州宣恩县两河口村,策展团队将内容进一步扩展,以“武陵干欄——亚洲木构建筑的文化结晶与样本遗存”为主题,在中意•国际研学营落地成为在地常设展览。展览开幕同期,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亚洲遗产管理学会、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宣恩县人民政府和雅伦格文化艺术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亚洲干欄木构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生”学术研讨会在两河口村召开,邀请了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常青教授领衔的、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位文化遗产教席的中外建筑遗产保护领域专家,就干欄木构建筑遗产的价值、保护与更新展开研讨。


本期武陵干欄木构建筑专栏收录了根据其中5位专家发言整理形成的论文和1篇专访。


张彤、徐涵、王川的论文《干欄木构——一种自适应与拓扑再生的建筑遗产》揭示了干欄建筑建构体系内在的自适应性和拓扑再生机制,从建构技术特征与建造文化传统出发,提出了对建筑遗产原真性的理解与更新再生路径的新视角,为干欄建筑的当代适应性再利用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路径。汤诗旷、李晓峰、张点的《从北席南来到干栏木构:张良皋<中国席居制度溯源提问录>及学术笔谈探读》将对干欄木构和席居制度的研究上推至20世纪60—80年代,文章详细梳理了张良皋先生的《提问录》及经由《提问录》与多位学者展开的对席居源流和消亡、干欄建筑模数制等问题的探究,这些讨论对当今国际遗产保护与更新语境下的研究仍具有重要启示。朱镇宇、李海清、余经纬在《效率何为?——抗战大后方建筑设计化用传统木构之思》一文在系统梳理抗战时期大后方化用传统干欄木构的诸多案例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重庆的3个项目,结合力学结构计算、空间效果、材料选择和用量、构造做法等的分析,研究抗战时期大后方设计建造中体现的对空间效率、结构效率、材料与构造效率问题的整体考量,揭示特殊条件下中国建筑的“效率转向”,并指出效率问题对当代设计的意义。展玥、王红军、焦梦婕撰文《清水江中下游窨子屋及其形成机制初探》研究清水江流域的干欄木构的特殊类型窨子屋,分析其平面形式、结构和构造特征,探讨其与这一地区生产、贸易及社会发展的关系,对于研究不同建造体系结合的过程和民族建筑的融合具有独特意义。《武陵新风土十问——基于传统聚落活化的新旧共生设计》是本刊编辑部对李保峰教授的专访,围绕总体思路、自然与人文、材料与技术、风土与符号、遗产与适应、谦和建造与新旧共生等话题,针对李保峰教授在宣恩当地的一系列研究型设计实践,探讨并印证了干欄木构建筑遗产的内在特质,及其在当代保护与更新中的转化机制与实践路径。



本期专栏客座主编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张彤 教授


编者的话


2023年第1期《建筑遗产》学刊的《研究聚焦》栏目以武陵干欄木构建筑研究为题,本刊邀请了张彤教授担任这一专题的客座主编。在导言中,张彤教授对研究主题的策划思路和收录的5篇文章做了简要说明。 


本期《历史与理论》栏目收录了6篇文章。程晓梅、张松撰文梳理了古斯塔沃•乔万诺尼城市保护理论的形成、发展、主要观点及其基于罗马城市的实践,指出他的以“次要建筑”“抽疏”为代表的城市整体保护的理念在今天仍具有重要意义。薛求理、顾艳秋、景祥祜、王玮乐的文章回溯了已被香港特区政府认定为法定古迹的横澜岛灯塔建筑遗存的设计建造历史,从建筑布局、照明设备、日常使用等方面详细分析该遗迹的特殊价值,并展示了围绕灯塔展开的遗产教育、宣传和普及工作。黑川纪章设计的中银胶囊大厦的拆除引起了广泛热议,钱晨、余梓梁撰文从新陈代谢理论的发展、中银胶囊大厦的设计特点、技术问题、产权问题乃至围绕它的保护运动这几方面,细致分析了这座新陈代谢理念代表作品面临的保护困境,同时指出这座建筑从建成到拆除后胶囊单元的存留活用和数字技术的应用,恰恰是一场持续的新陈代谢运动的体现。高长军、李翔宁、邱嘉玥基于对欧洲密斯奖项数据库和获奖案例的分析,探讨了该奖项最近几年来对历史建成环境的当代再利用,以及如何通过多样化的设计来推进在遗产语境中实现新旧融合、可持续性发展、提高公共性和关注日常生活等问题的探索。唐艺窈、童乔慧、尚伟探讨了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翼角建造过程中不按图纸施工的现象,从这一角度分析了当时中外建筑师和本土工匠在探索中国固有式建筑细部形式方面的特殊合作,而这也构成了这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和20世纪建筑遗产的特殊价值。许浩、施袁顺撰文研究了扬州湖上园林代表清代贺氏东园的建造背景、造园手法和特色。


近代上海市政建筑不仅承担着重要的城市功能,参与了上海现代城市空间的构建,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影响着市民的行为和观念,成为近代上海市政意识、市民身份和都市文化塑造的推动者。在本期《沃菲尔德风土图记》栏目中,闻增鑫、张晓春、段德生尝试通过图文作出说明,这些特殊的公共建筑在跨越百年的历史中,不论功能变与不变,已融入了今天的城市日常,在上海的城市进程中不断调适自身并持续发挥着作用。    


《案例解析》栏目包含3个作品。潘玥撰文分析了上海杨浦滨江一处工业建筑遗存改建项目——边园,认为建筑师将场地中看似简单的历史要素和自然要素看作设计的“机会”,对其中不同形态的残墙赋予了不同的作用和意义,将场地中的所有元素整合为一处跨越时空、连接新旧的记忆场所。蒲仪军、埃兰详述了布拉格曾格尔变电站保护与再生项目中的设计策略,“转变的艺术”体现在保留建筑历史特征和尊重所处历史环境的谨慎,用新结构和室内空间体系置换问题结构并满足新功能需求的从容,从而完成基于历史、面对当下的场所重塑。奚凤新、宗轩撰文在回溯了上海济宁路18号梅林正广和大楼的历史变迁和几次改造经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2019年的改造设计中采取的尊重保护原则、保护历史建筑核心价值的接续性改造设计策略。


客座主编张彤教授为《研究聚焦》专栏的策划和组稿做了大量工作,特此表示由衷感谢!



本期责任编辑:张晓春


目次


研究聚焦


001   干欄木构——一种自适应与拓扑再生的建筑遗产
张彤 徐涵 王川

009   从北席南来到干栏木构:张良皋《中国席居制度溯源提问录》及学术笔谈探读

汤诗旷 李晓峰 张点


022   效率何为?——抗战大后方建筑设计化用传统木构之思

朱镇宇 李海清 余经伟


037   清水江中下游窨子屋及其形成机制初探

展玥 王红军 焦梦婕


048   武陵新风土十问——基于传统聚落活化的新旧共生设计

李保峰 张晓春


理论与历史

058  乔万诺尼城市保护理论与实践溯源

程晓梅 张松


065   灯塔记忆:探析香港横澜岛灯塔建筑群

薛求理 顾艳秋 景祥祜 王玮乐


076   中银胶囊大厦遗产的存续与活用:一场持续的新陈代谢运动

钱晨 余梓梁


088   追问密斯奖中的“再-”——一种基于奖项案例库视角的研究

高长军 李翔宁 邱嘉玥


101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翼角建造探析

唐艺窈 童乔慧 尚伟


109   清代扬州贺氏东园研究

施袁顺 许浩



遗产图说

118  在先锋与风土之间:近代上海的市政建筑
闻增鑫 张晓春 段德生/朱亚云译


案例解析

134   非遗产的“遗产化”——再读边园

潘玥


144   转变的艺术:布拉格曾格尔变电站的保护与再生

蒲仪军 埃兰·诺依曼·菲仕乐


156   凡是过往,皆是序曲——上海市济宁路18号梅林正广和总部大楼接续性改造设计

奚凤新 宗轩



简讯 165

057   征稿启事



封二:俯视边园(田方方 摄影)


欢迎关注《建筑遗产》2023年第1期

(总第29期)

本期客座主编:张彤

本期责任编辑:张晓春



※ 官方微店有售 ※









《建筑遗产》学刊创刊于2016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是我国历史建成物及其环境研究、保护与再生领域的第一本大型综合性专业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公众号将继续秉承增强公众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推进城乡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的核心价值,以进一步提高公众普及度、学科引领性、专业渗透力为目标,不断带来一系列专业、优质的人文暖身阅读。



感谢关注“建筑遗产学刊”微信平台!

官方网站:

https://jianzhuyichan.tongji.edu.cn/

建筑遗产学刊(公众号)

微信平台:jzyc_ha(微信号)

建筑遗产学刊(bilibili主页)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