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龙头古龙寺

摘要: 龙头古龙寺.古建筑.元、清.晋中市介休市龙凤镇龙头村.山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龙寺地理位置图古龙寺内景照片古龙寺位于介休市龙凤镇龙头村南约200米,占地面积约2520平方米。坐北朝南,中轴线原建有戏台、献亭、神殿、后寝殿,两侧有东西配殿。现仅存神殿1座和清代窑洞3座,其余建筑均为60年代改建,寺现存大清咸丰五年(1855)《重修古龙寺》碑1通。神殿 ...
龙头古龙寺.古建筑.元、清.晋中市介休市龙凤镇龙头村.山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龙寺地理位置图

古龙寺内景照片

古龙寺位于介休市龙凤镇龙头村南约200米,占地面积约2520平方米。坐北朝南,中轴线原建有戏台、献亭、神殿、后寝殿,两侧有东西配殿。现仅存神殿1座和清代窑洞3座,其余建筑均为60年代改建,寺现存大清咸丰五年(1855)《重修古龙寺》碑1通。神殿前存献亭柱础石8基,疑为献亭基址。

古龙寺神殿正立面

古龙寺创建年代不详,神殿据形制判断为元代遗构,另据大清咸丰五年十一月初三吉立《重修古龙寺》碑载:“道光二十六年里中善士复议修葺……咸丰二年鸠工庀材土木皆与神殿献亭鼎新……咸丰五年孟冬工竣”,可知神殿为大清咸丰五年(1822)重修。现存后寝殿为清代砖券窑洞。

2007年介休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介休县第四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山西省第六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龙寺神殿正立面及

神殿前献亭台基基址

古龙寺神殿东侧立面

神殿石砌台基,平面近方形,殿身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殿内东西山墙、隔墙两侧,明间东西两侧后墙、山花象眼、栱眼壁等部位绘制有壁画;后寝殿为砖券窑洞,包括后窑、东窑和西窑三部分;献亭已毁,仅存台基。

古龙寺神殿前檐明间铺作斗拱

古龙寺神殿前檐柱头铺作斗拱

古龙寺神殿后檐明间铺作斗拱

铺作:前后檐铺作共计12朵,前檐铺作分柱头铺作与补间铺作。前檐柱头、补间铺作各1朵,均为四辅作单下昂,卷草形耍头,里转计心造,昂为琴面昂式,当心间补间铺作出45°斜栱,前檐柱高与铺作高度比值为1:4,清代修建时与大斗和下昂相交处施异形雕花栱,后檐铺作柱头、补间为把头绞项造,柱头卷杀明显。其自然弯材、补间铺作出斜45°斗栱、跳栱斜砍、襻间斗栱、斗子蜀柱、丁颏华栱等诸多工艺做法,显示出元代建筑的形制结构特征。

古龙寺神殿前檐正八边形角柱

神殿前檐角柱柱身断面八边形,且有收分,具有辽金遗风。神殿是研究我国早期建筑风格、构造、特征的典型实物例证。

古龙寺神殿梁架

梁架:殿内西缝梁架为三椽栿对前搭牵通檐用三柱,东缝梁架为四椽栿通达前后檐,通檐用三柱,平梁后尾施驼峰承托,梁栿均有自然弯材砍削而成。

神殿壁画:分布面积共有177.42㎡。分布于檐墙内壁、隔墙两侧、两山山花内壁、栱眼壁前后两侧。东、西山及隔墙两侧内壁面画法均为工笔重彩。东山壁画为玉皇大帝出巡图;西山壁画为王母娘娘出巡图,壁画人物云肩装饰、圆领衣襟,用色以朱红、墨绿为主,符合金代壁画的典型特征,体现出金代壁画艺术之美,对研究金代道教信仰、民间服饰、美术史等具有重要意义。

古龙寺神殿东象眼壁画

古龙寺神殿西象眼壁画

廊心墙内壁绘制门神,后檐墙内为白底墨线绘出轮廓。山花内壁水墨小写意绘制花鸟。前檐栱眼壁绘制行龙、云托子,后檐栱眼壁由白底墨线勾画出铺作轮廓,其黑白素描写意特征可判断为清末民国时期壁画。

献亭柱础(一)

献亭柱础(二)

献亭已毁,仅存柱础石8基。

神殿梁架构件及金柱用材全部采用自然弯材略加砍锛制成,椽栿断面为圆形或近似圆形,用料简单,加工粗犷,在充分保障建筑结构稳固的基础上,采用最为经济的建造方式。而神殿能够历经数百年的历史沧桑依然保存完好,充分说明其建筑结构的合理性,体现出我国元代建筑营造技术的高超和建筑匠师的创新精神。

排版:张琪琪

图/文:温超超

审核:刘炳文

监制:宋林伟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