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云南天文台历史建筑群

摘要: 公元1937年7月,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受战乱波及,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被迫撤离当时的首都南京。研究所首先撤到湖南长沙,不久后又转移至广西桂林,最后搬迁到云南昆明市。当时的研究所所长余青松认为昆明市一带地区地高云薄,天气良好,夜晚星光明晰,非常适合天文观测,因此他决定在此处建立天文台,继续天文观测研究。经过四处实地勘测选址, ...

公元1937年7月,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受战乱波及,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被迫撤离当时的首都南京。研究所首先撤到湖南长沙,不久后又转移至广西桂林,最后搬迁到云南昆明市。当时的研究所所长余青松认为昆明市一带地区地高云薄,天气良好,夜晚星光明晰,非常适合天文观测,因此他决定在此处建立天文台,继续天文观测研究。经过四处实地勘测选址,这座战时天文台最终定在昆明市东郊的凤凰山上。其后,余青松与天文所的职员们亲自测绘实际地形,自己设计天文台的建筑蓝图,最后委托同时因躲避战乱而转移到昆明的上海陆根记营造厂建筑。1938年秋季动工后,凤凰山天文台于来年(1939年)春季建成,共含四栋建筑,包括一座办公楼(同楼有变星仪观测室、太阳分光仪观测室和图书室)、一座中星仪室、一座职员宿舍以及工友宿舍和厨房。同年,天文台投入使用,恢复了天文研究所中断了两年多的天文观测研究。


抗战胜利后,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迁回南京,在凤凰山留下一个工作站,该站隶属关系几经变更,1972年经国家计委批准,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2001年,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将北京天文台、云南天文台等单位,整合为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保留原级别,并具有法人资格。


云南天文台现有主要设备包括:上世纪80年代由德国引进的1米光学望远镜一台,1.2米国产地平式光学望远镜一台,2006年从英国引进的2.4米光学望远镜一台,用于承担探月工程地面数据接收任务的国产40米射电望远镜一台等。


2012年,云南天文台历史建筑群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