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构筑!日本古代木塔台基及地下式心础

摘要: 下文是对佐川正敏先生的《東アジア古代仏教寺院の木塔の構造と地下式心礎》一文以及宫本长二郎先生早年调查成果的整理,重点聚焦于日本列岛古代木塔台基及地下式心础的问题,结合了少量我的个人思考,感谢阅读。我们知道,大部分日本古代木塔都设有心柱。除镰仓时代部分木塔的心柱止步于一层天井上部外,大部分心柱都由心础承托,它们或落于地面,或深深埋 ...



下文是对佐川正敏先生的《東アジア古代仏教寺院の木塔の構造と地下式心礎》一文以及宫本长二郎先生早年调查成果的整理,重点聚焦于日本列岛古代木塔台基及地下式心础的问题,结合了少量我的个人思考,感谢阅读。

我们知道,大部分日本古代木塔都设有心柱。除镰仓时代部分木塔的心柱止步于一层天井上部外,大部分心柱都由心础承托,它们或落于地面,或深深埋入地下。从飞鸟时代至奈良时代,木塔心础逐渐由地下走向地上,目前使用地下式心础的唯一存世木塔是法隆寺五重塔。

从目前的分类共识上看,我们一般将自台基表面向下埋入深度为2-3米的称为“地下式心础”,埋入深度约1米左右的称为“半地下式心础”或“坛中式心础”,不埋入地下的称为“地上式心础”或“坛上式心础”。半地下式广义上也多包含在地下式中(图1-3)。


图1:飞鸟寺塔心础(地下式)



图2:山田寺塔心础(半地下式)


图3:本药师寺东塔心础(地上式)


早在1980年代之前,宫本长二郎先生就明确了日本六世纪末至八世纪初的65个寺院遗迹的心础设置形式和伽蓝配置模式。同时,他也分析了心础形式和伽蓝配置之间的关系,以及舍利瘗埋的形式,追溯了古代日本100年的心础设置形式的变迁,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 从地下式心础向地上式心础的推移
从目前的考古材料看,日本地下式心础在六世纪末̃至七世纪前半叶成为主流,被大量运用。七世纪下半叶,半地下式心础增加了一些。两种心础合计22例,占前文提及的65个心础实例的33%。地下式心础的最后实例是建造与七世纪末八世纪初的法隆寺五重塔和法轮寺三重塔(后者已毁)。自奈良时代后这种心础的设置模式就消失了,而地上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目前已知最古老的运用地上式心础的佛塔是日本最初的敕愿寺 “百济大寺”中的佛塔。因此可以总结下:六世纪末,地下式最早出现。七世纪中叶后,地下式、半地下式、地上式共存了一段时间。八世纪后,地上式正式成为主流。


图4:日本木塔心础(有心柱孔|有舍利孔)

左:南滋贺废寺塔心础

右:上淀废寺中塔心础



图5:日本木塔心础(有心柱孔|无舍利孔)

左:橘寺塔心础

右:上淀废寺北塔心础



图6:尼寺废寺心础(有心柱孔|无舍利孔)


图7:日本木塔心础(无心柱孔|有舍利孔)
左:山田寺塔心础(复制)
右:上植木废寺塔心础


图8:日本木塔心础(无心柱孔|无舍利孔)

左:上总国分寺塔心础

右:本药师寺西塔心础



2.心础设置形式和舍利孔的有无
地下式与半地下式的22例中,设置有心柱孔的有12例(占55%),有舍利孔的为14例(占64%)。与此相对,在设置地上式心础的44例中,有心柱孔的为37例(占84%),有舍利孔的为10例(占23%)。这表明,随着地上式成为主流,舍利孔的设置有大幅度减少的倾向。但地下式及半地下式中,没有舍利孔的比例达到36%,这也是不容忽视的(图4-9)。因此可以总结下:虽然今天在中国、朝鲜半岛(图10-12)及日本列岛的寺院遗迹中均能看到心础上设置有舍利孔,但此做法显然不是普遍的,舍利瘗埋的方式也应该是具有多样性的。


图9:塔心础的设置形式与舍利孔


图10:韩国河南市天王寺塔心础(百济)


图11:韩国庆州市望德寺塔心础(统一新罗)


图12:中国黑龙江省东宁县大城子古城佛塔心础(渤海国)

可以基本确定的是,日本六世纪末̃至八世纪初的伽蓝配置模式是受到朝鲜半岛影响的,这个影响分为两个大阶段,而第一阶段分为前段和后段。前段是因受到高句丽清岩里寺、土城里寺、上五里寺等一塔三金堂式伽蓝的影响而产生的“飞鸟寺式伽蓝”,目前唯一案例是飞鸟寺(图13)。后段是因受到百济军守里寺、陵山里寺、帝释寺等前塔后殿式伽蓝的影响而产生的“四天王寺式伽蓝”。根据宫本先生的调研,至七世纪中叶,这类伽蓝发现了9例,如:四天王寺、中宫寺、山田寺等(图14)。


图13:一塔三金堂式布局

左:朝鲜平壤清岩里寺(高句丽)

右:日本奈良飞鸟寺(飞鸟时代)



图14:前塔后殿式布局

左:韩国扶余王兴寺遗址(百济)

右:日本奈良山田寺遗址(飞鸟时代)



图15:双塔式布局
上:韩国庆州感恩寺(统一新罗)

下:日本奈良药师寺(奈良时代)



第二阶段是受统一新罗感恩寺双塔式伽蓝的影响,日本称为“药师寺式伽蓝”,有7例。这种模式在日本的最古老的案例要数藤原京本药师寺(公元680年)以及大官大寺(图15)。


图16:日本其他重要的非对称伽蓝配置

左:川原寺式伽蓝

中:法隆寺式伽蓝

右:法起寺式伽蓝



在飞鸟寺建成的五十年后,日本列岛上出现了中国和朝鲜都没有的伽蓝配置模式,即法隆寺式(12例)、川原寺式(所长未查明数量,或1例)、法起寺式(20例)、观世音寺式(所长未查明数量,或1例)。这一类非对称伽蓝布局的出现原因尚无定论,可能是飞鸟寺式或四天王寺式的变体。七世纪中叶的尼寺废寺・南遗迹和百济大寺可能都是法隆寺式伽蓝的最早例子(图16)。

关于伽蓝配置与心础设置的关系,根据宫本等人的统计,首先是飞鸟寺式伽蓝(1例)的代表“飞鸟寺”,心础为地下式,有舍利孔。接下来是四天王寺式伽蓝(9例),以地下式和半地下式为主(6例,占67%),但其中只有山田寺和高井田废寺的心础有舍利孔,数量说可以说非常之少。这种现象在百济军守里寺和陵山里寺的塔迹中也被确认。另外,法隆寺式伽蓝12例中的9例(占75%),法起寺式伽蓝20例中的14例(占70%),药师寺式伽蓝全部7例,都使用了地上式心础。而这三类寺院中心础设有舍利孔的仅15例。可以总结下:七世纪下半叶,地上式心础逐渐增加,地下式大量减少,但法隆寺与法轮寺塔的案例也说明了即使在七世纪末到八世纪初,地下式心础也尚未绝迹。舍利孔的设置仍然没有成为主流,仅在部分寺院遗迹中可以见到。

1.地下式心础
有代表性的如:飞鸟寺、中宫寺、法轮寺、法隆寺的塔迹。下面以前三个寺院的佛塔为主要案例(法隆寺心础因没有全面发掘暂不讨论),按建造工程的顺序进行说明。

 STEP 1:挖掘心础安装穴 
在地上台基建造之前,先从地表向下挖掘心础安装穴。中宫寺塔的台基边底长为6.8米,心础安装穴的边长达到3米;法轮寺的数据是12.4米和4.5米;飞鸟寺为12米和10米。这里可以看出,日本的部分早期佛塔在开工建造时并没有像我国南北朝时期的部分佛塔一样,先向下挖掘较台基面基更大的基槽以承托巨大的塔身。当时日本的工匠所挖掘的土穴仅服务于“心础安置”与“舍利瘗埋”。再看看从地表到心础安装穴底部的深度,飞鸟寺为3米,中宫寺为1.8米,法轮寺为2米,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地下式心础(图18-1)。

 STEP 2:建造搬入心础所需的斜道 
为了将巨大的心础移入安装穴中,工匠必须建造一条适合搬运心础的斜道。中宫寺的心础安装穴东侧有斜道,所以心础一定是从这里搬入的。法轮寺的斜道目前看也在东侧。飞鸟寺在东侧和北侧没有发现斜道,所以斜道或许在西或南。

STEP 3:将舍利容器安置在心础舍利孔中 
法隆寺、飞鸟寺、法轮寺的佛塔心础中央都开有舍利孔(图17),其大小尺寸与舍利容器匹配,如飞鸟寺的方形舍利孔内所存放的舍利容器也是方形的(现在发现的舍利庄严具是镰仓时期的)。在安置完舍利容器后,舍利孔上会盖有盖子,材料可能为石质或金属。中宫寺的心础上并没有舍利孔,从发掘现场的金环、金线、玉石等宝物散落的情况看,当时的工匠可能是通过在心柱底部开槽的方式来完成瘗埋,也可能是在心础上安放了有机质的舍利容器(图18-2、18-3)。

 STEP 4:基坛建造与础石安装以及基坛外装 
在结束心柱的镇埋仪式并完成心础穴的回填后,即开始建造佛塔的台基部分。台基一般是夯筑而成,四周及顶部包裹石材。参考法轮寺的例子,从心础上表面到台基上表面距离为2.7米。飞鸟寺和中宫寺的台基遭到过严重破坏,所以台基高度不清楚。但如果参考其他寺院的例子的话,可发现大部分台基自地表至顶部高度在1米左右。因此可以推测,飞鸟寺的心础距台基上表面为4米,中宫寺为3米。在台基建造完成后,工匠会在台基上挖掘柱础穴并安置础石,在台基周围也会设置散水。至此,塔基就彻底建造完毕了(图18-4、图18-5)。


图17:法隆寺舍利瘗埋方式


图18:法轮寺三重塔台基构筑过程复原



2.半地下式心础
使用半地下式心础的代表案例是建造于七世纪下半叶的尼寺废寺·北废寺和奈良山田寺。有趣的是,尼寺废寺·北废寺的心础因为十分巨大,几乎成为了地面式。尼寺废寺的台基边长约13.8米,山田寺约12.8米,整个建造的工程如下(图19-20)。

 STEP 1:基槽挖掘 
尼寺废寺在建造台基之前,向下挖掘了深度并不大的基槽(具体深度未查明)。山田寺在方形台基范围外扩出0.8-2米左右的距离进行了基槽挖掘,深度大概是从地表面向下约50-80厘米,之后开始以10厘米一层向上夯筑。挖掘基槽的做法和前文论述“地下式”时所提到的直接在地表向下挖掘心础安装穴的做法十分不同,但却可以和目前已知的中国南北朝时期佛塔的工程做法建立联系,可以看作是一种技术的进步。

 STEP 2:夯筑台基(心础安装前)
尼寺废寺在地表之上夯筑了高约1.4米的台基,山田寺夯筑了高约1.7厘米的台基。在尼寺废寺台基北侧发现了斜道痕迹,推测可能是运送心础至台基顶部的道路。

 STEP 3:挖掘心础安装穴以及心础的搬入 
这里仅举山田寺的例子,山田寺的心础安装穴是在台基夯筑高出地表且接近完成的情况下,再次向下挖掘然后形成的。安装穴挖掘深度为80厘米,底面平坦,南北壁面垂直于底面,东西有一定倾斜。可以判断,心础是由工程中建造的斜坡搬至未完成的台基顶端,再由该斜面搬入安装穴底部的。心础安装完成后,进行了立刹,之后继续进行台基夯筑,直至完成。所以安装穴底部至台基上表面的实际高度超过80厘米。而结合前述数据,心础实际深度仅仅在地表之下一点点。

 STEP 4:将舍利容器安置在舍利孔里 
山田寺的心础上设有舍利孔,据《上宫圣德法王帝说》里的记载,舍利孔中曾收纳了金、银、玻璃三种舍利容器,并刻有“净土寺”之名。可惜宝物在十九世纪末被盗掘。尼寺废寺的心础上没有舍利孔,但由于各类珍宝恰好分散在心础之上心柱的位置,可以推断舍利容器应该是安置在开槽后的心柱底端。


图19:山田寺塔迹台基构筑过程复原


图20:尼寺废寺(北废寺)塔迹台基构筑过程复原


百济大寺的佛塔是古代日本第一座拥有地上式心础的佛塔。考古工作者对塔基西边和南边进行了解剖调查,大致确认塔基的建造经历了A-D四次夯筑工程以及搬入心础的工程,下面将这个过程进行一下还原(图21)。

 STEP 1:台基夯土A的筑成 
夯土A位于台基西侧,呈20度倾斜,在接近台基中央部分时呈水平状。这个斜道经推测大概是为了搬运心础而建立的。

 STEP 2:心础石的搬入 
心础经斜道搬至台基上部,此时台基中央或许已经挖掘出心础安装穴,但由于心础早年被人挖走,所有痕迹均已破坏,目前这个问题很难得到证实。

 STEP 3:台基夯土B的筑成 
夯土B位于夯土A斜道的上部,与夯土A水平部分的上端对齐。这一工程使得台基上部暂时保持了水平。

 STEP 4:台基夯土C的筑成 
夯土C位于夯土A和B的上部,在西侧稍有倾斜,但在接近心础的位置进行了找平。在夯土C中发现了大量碎石,这样的碎石也出现在心础安装穴中,推测是为了让心础更加牢固而设置的。

 STEP 5:台基夯土D的筑成 
夯土D位于夯土C的斜面上,经过这次夯筑,整个台基就基本完工了。


图21:百济大寺迹台基西半部分解剖图



在对百济大寺佛塔的考古发掘中,日本的学者首次发现了用于搬运心础的斜道。作为古代日本最初的敕愿寺,创造出在伽蓝内将金堂和佛塔东西排列的模式。这座寺院中还有宏伟的九重木塔,以及最初的地上式心础,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建筑史上诸多全新的土木技术,显示出当时统治者的绝对权威和镇护国家的理念。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