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吕鹏 | 龙的动物源

摘要:   龙年·说龙  大家新年好,欢迎大家关注爱考古!  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吕鹏。  地球公转一周是一年,转眼到了甲辰龙年,爆竹声中一岁除,迎新送故,且听我——“龙年说龙”。吕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中心  东方之象,五行属水,四季主春,五色呈青,十二地支为辰,负责行云布雨  位列四灵、五灵之一  最受欢迎的十二生肖之一  东 ...
 

  龙年·说龙

  大家新年好,欢迎大家关注爱考古!

  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吕鹏。

  地球公转一周是一年,转眼到了甲辰龙年,爆竹声中一岁除,迎新送故,且听我——“龙年说龙”。

吕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中心

  东方之象,五行属水,四季主春,五色呈青,十二地支为辰,负责行云布雨

  位列四灵、五灵之一

  最受欢迎的十二生肖之一

  东方七宿星为:角、亢、氐、房、心、尾、箕

  它们组成一个龙的形象,春分时节出现在东部的天空,故称东方青龙七宿

  《说文解字•龙部》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龙,实为先民创造之物。而对动物考古而言,它是多种动物的复合体,尤与猪、蛇、鱼、鳄、蚌等动物的关系密切,或言之,它们是龙的动物原型。

  一、龙与猪

  就目前考古证据而言,最早的龙就是猪龙。中国是养猪古国,中国先民驯化猪的历史悠久,他们将猪作为创造龙的最初动物原型,有其深刻含义。早在距今8000年前辽河流域的兴隆洼文化中已出现猪龙形象。内蒙古敖汉兴隆沟遗址的H35(兴隆洼文化,距今约8000-7500年)中发现了猪首蛇身龙形象的摆塑。该圆形灰坑位于发掘区东南部,在其周围环绕着6座稍小的圆形灰坑。在坑底中部相对放置了2个“猪龙”:西侧猪龙通长约0.72米,猪头骨破损严重,躯体由陶片和自然石块摆放而成,略弯曲,头朝东南,尾朝西北,东侧通长1.92米,猪头骨较为完整,吻部朝向西北,额顶正中有一圆形钻孔,躯体由陶片、自然石块和残石器摆放而成,大体呈“S”型,头朝西南,尾朝东北(图1 )。

图1 内蒙古敖汉兴隆沟遗址摆塑猪龙

  辽宁阜新查海遗址(以兴隆洼文化为主,距今约7900-7600年)中心墓区的北部发现有巨大的龙形堆石遗迹,全长19.7米,该遗迹建造于基岩脉上,由大小比较均匀的红褐色玄武岩自然石块堆塑而成,其腹下有10座竖穴土坑墓,其背部、头部和尾部均有房址;研究者推测该遗迹是信仰崇拜祭祀类神邸,可能是具有原始宗教信仰目的的巫术作品(图2)。

图2 辽宁阜新查海遗址龙形堆石遗迹

  猪龙的形象在辽河流域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内蒙古敖汉小山遗址(赵宝沟文化,距今约6200年)出土1件的尊形陶器上刻画有猪首蛇身龙形象,其腹部刻划有完整的鹿、猪和鸟形象,其中,猪的头部非常写实,细眼长吻,鼻端上翘,犬齿长而略弯,蛇形的躯体呈“S”形蜷曲,刻划网纹与磨光两部分错落有致,呈现为鳞纹(图3 )。

图3 内蒙古敖汉小山遗址尊形陶器上的猪龙形象

  红山文化晚期(约距今5300-4800年)出土有玉猪龙,其中,正式发掘出土的有3件,分别出自于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的第二地点M4(2件)和第十六地点的积石冢石棺墓内(1件),这些墓葬均为边缘墓,表明玉猪龙可能并非高等级墓葬的标志性器类,但具有专属性和普遍性(图4 ),此外,各博物馆还收藏有20余件玉猪龙,其造型特征有强烈的共性:精细雕琢,头部较大,双耳竖立,双目圆整,吻部前凸且多数褶皱明显,身体蜷曲如环,首尾相连或分开,颈部有1个自两面对钻而成的圆孔,少数有2个圆孔。玉猪龙出土时多成对放置于死者的胸前,可能是用作佩饰。(图5)

图4 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玉猪龙

图5 中国国家博物馆红山玉器展玉猪龙

  辽河流域是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的核心区域之一,兴隆洼文化先民已经开启了种植小米、饲养家猪的生业方式,他们还狩猎包括野猪在内的各种野生动物,先民将猪塑造成龙的形象,期盼风雨调和、农丰畜旺,反映了农业与龙之间的密切关系源远流长。

  辽河流域崇龙习俗的核心内涵是:求雨祈求旱作农业(以粟和黍为主)丰收,这是辽河流域在距今5300-4800年前红山文化晚期进入初级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刘国祥指出:“红山文化玉猪龙对商、西周、东周时期蜷体玉龙的造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应为中华龙的本源,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辽河流域的猪龙对陕西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也产生了影响。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在1998年发掘的M16(距今5500-5300年)中出土有玉龙,该玉龙长径4.4厘米,短径3.9厘米,厚0.2厘米,该龙的吻部突出,头顶雕刻有两角,阴刻出嘴、鼻、眼、须等特征,其头部特征与猪相近,龙身脊背阴刻规整圆弧线,连着弧线阴刻17条斜线并两面堆成,似龙身鳞片,靠近尾部对钻一圆孔(图6)。

图6 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玉龙

  此外,该遗址出土玉璜上也有龙的形象。陕西西安姜寨遗址M312(仰韶文化史家类型,距今5500-5000年)中出土1件细颈陶壶上用黑彩绘制有变形猪纹(图7 ),有学者认为这是受到辽河流域影响的猪龙形象。

图7 陕西西安姜寨遗址细颈陶壶上的猪龙纹

  二、龙与蛇

  闻一多在《伏羲考》中认为龙主要参考了蛇的形态。距今8000年前猪龙的身体似蛇,但是,直至距今5300年前,蛇才真正成为龙的主要动物原型。浙江杭州良渚遗址(距今约5300-4300年)出土玉雕龙和有龙纹形象的陶器。朱乃诚对此进行过专门研究。玉雕龙主要有龙首玉镯、龙首玉珠、龙首玉璜、龙首玉牌饰等,属于良渚文化早、中期,以瑶山M1出土龙首玉镯为例,该玉镯外直径8.2厘米,在圆弧外表上等距离分布4个凸出的弧面,其上分别雕刻方向和形态相同的龙首,龙首有着露齿的宽扁嘴、圆形突起的鼻孔、大而圆凸的眼球、圆形眼圈、阴刻的短角(耳),在眼鼻之间刻有双线菱形图案、图案中心有小椭圆形(图8 )。

图8 浙江良渚遗址龙首玉镯

  陶器上的龙纹属于良渚文化晚期,龙头部位尖牙利齿、双目圆睁,龙尾部位细尖内卷(图9 ),该龙纹与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彩绘蟠龙纹陶盘上龙的特征非常接近,说明陶寺蟠龙是在良渚文化龙形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化而成的。

图9 浙江良渚遗址蟠龙纹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大台基附近及南护墙上发现有精美石雕,其年代为距今4000-3800年,石雕可分为平面型、塑像型和立柱型等不同的形态。8号石雕雕刻内容为龙纹,该石雕横砌于大台基南护墙中部偏下,石雕呈窄长条形,长130厘米、高17厘米,由青灰色砂岩雕刻而成,雕纹高0.57-0.67厘米。两龙形态相似,龙头向外、为弧方盾形,眼呈梭形,吻部弧凸,鼻梁细长,躯体细长,呈S形,身上雕鳞状纹,两尾相抵,弧尾上翘,对称分布(图10 ),该龙纹与二里头文化绿松石龙有较大相似性。

图10 陕西神木石峁石雕龙纹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彩绘蟠龙纹陶盘4件(图11 ),都出自于早期的4座王墓M3016、M2001、M3072、M3073(距今4300-4100年)。绘于黑色磨光陶衣上的朱红色龙纹,在陶盘的内壁和盘心作盘曲状。龙纹蛇躯麟身,方首圆目巨口,无角无爪。关于其巨口中是长舌是致幻类植物还是农作物学者们有不同的认知。我们从生业考古的角度来看的话,陶寺遗址处于比较发达的农业经济阶段,农作物包括粟、黍、稻米和大麦,蟠龙口中之物应为某种农作物,隐含着陶寺先民期盼农业丰收、丰衣足食和人丁兴旺的愿望。陶盘本是盛食器或水器,但彩绘蟠龙纹陶盘的烧制火候很低,烧成后涂饰的彩绘也极易剥落,所以应是用于祭祀的祭器而非实用器。在陶寺遗址早期墓地中,稍大的中型墓中虽出土有绘朱彩的陶盘,但其上绝无蟠龙图像,这表明蟠龙纹陶盘的规格很高,蟠龙图像并非一般纹饰,而有其特殊含义,也有学者推测它很可能是族属的标志,类似于商周铜器上的族徽。

图11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彩绘蟠龙纹陶盘

  河南新密新砦遗址出土陶器上有龙首纹。一件出土于新砦文化第二期遗存(距今约3800-3700年)1999T1H24的陶器残片上以阴线刻出龙首纹,面额近圆角方形,蒜头鼻,两组平行线把鼻梁分为三节,臣字形目,弯月眉,两腮外有须髯(图12),与二里头遗址出土绿松石龙有相似之处,应为其最直接的渊源或祖型,此外,新砦文化第二期遗存中还发现有夔龙纹。

图12 河南新密新砦遗址陶片上的龙首纹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器物中有龙形的包括绿松石龙形器、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陶塑龙、刻画在陶器上的龙(蛇)图像、陶器上图案化的龙(蛇)纹装饰等。这些器物都出土于二里头都邑的宫殿区或其周围的重要地点,如祭祀遗存区、贵族墓地和官营作坊区等,表明龙形象器物是为社会上层所专有的,拥有者的地位较高。其中,最富盛名的就是绿松石龙(图13)。该龙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是十分罕见的,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该龙出土于二里头文化第二期(距今3700-3600年)2002VM3,它是目前已发掘的二里头贵族墓葬中位置最接近宫室中轴线的一座、也是目前发现的等级最高的墓葬。墓主为一位30-35岁的成年男性。绿松石龙放置在墓主的身上、由墓主的肩部至盆骨,墓主用右臂将其拥揽入怀。绿松石龙体型巨大,龙身长度64.5厘米,中部最宽处4厘米,全身由2000多片绿松石拼组而成,每片绿松石大小仅有2-9毫米,厚度1毫米左右。龙头略呈浅浮雕状,为扁圆形巨首,吻部略突出,额面中脊和鼻梁由3节青、白玉柱组成,蒜头鼻,臣字形目。龙头被粘合在由绿松石粘嵌而成的近梯形托座上,托座表面由绿松石拼合出有层次的图案,像是在表现龙须或髯。龙身呈波状曲伏,中间出脊线,向两侧下斜,由绿松石片组成的菱形主纹象征鳞片,连续分布于整个体表。距绿松石龙尾端3厘米处,还有一条绿松石条形饰,与龙体近于垂直。龙身上放置一铜铃。

图13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绿松石龙

  该绿松石龙的形象为商人继承和发展。就其功能而言,绿松石龙形器应为旌旗或牌饰,应和了《诗经》中周王祭祀于宗庙时“龙旗阳阳,和铃央央”的场景。兽面纹青铜牌饰出现的时间要晚于绿松石龙,铜牌饰正面均呈圆角长方形,也有呈亚腰型,长度约15厘米,宽度一般不足10厘米,铜牌饰一般是作为陪葬品出土于贵族墓葬中,出土于墓主胸前或腕部附近,两条长边外侧各有两个穿孔的纽,可能是缝缀在衣物或其他介质上的,铜牌饰上的兽面应为绿松石龙很可能是龙头部的简化或抽象表现。

  三、龙与鱼

  鱼龙转化在神话传说和考古材料上都有证据。鲤鱼跃龙门的记载见于《太平广记•三秦记》:“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阔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暮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者便化为龙”(图14)。据称,鱼跃龙门发生在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一带,鲤鱼(也有研究者认为是鲟鱼)在产卵期会沿着黄河逆流而上,那些可以顺利通过激流,越过龙门的鱼就被奖励变成龙,那些跳不过去者额头上便会留下一道黑疤,故而李白在《赠崔侍御》一诗中云:“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鱼跃龙门意味着通过国家考试从而事业成功或地位高升。

图14 《鱼跃龙门图》来自网络

  以鱼车为母题的“鱼车图”在山东、江苏、安徽、山西、河南、陕西等地出土的画像石和壁画中都有发现(图15),学者多认为这是河伯出行图,也有学者认为这是模仿琴高骑鲤鱼升仙的故事、实为展现墓主驾鱼车升仙的画作。以鱼为畜力拉车,鱼是可以化为龙的,之所以用鱼替代龙,是为了避免古代社会的僭越之责。

图15 陕西定边郝滩东汉墓壁画中的鱼车图

  其实在距今5200年前,鱼龙形象已经出现于关中和陇东地区。河南汝州阎村收集的1件绘制有鹳鱼石斧图的陶缸,内容为以鸟为图腾的部族打败了以鱼为图腾的部族,并以石斧(相当于石钺)来宣示胜利(图16)。

图16 河南汝州阎村出土陶缸上的鹳鱼石斧陶图

  分布于关中、河南和山西地区的庙底沟文化盛行鱼纹,最富盛名的就是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盆,有学者认为该文化流行的叶片纹、花瓣纹等也是由鱼纹转化而成。甘肃甘谷西坪和种谷台遗址(仰韶文化石岭下类型,约距今5200年)出土有腹部绘制有鲵龙纹的彩陶瓶(图17),鲵鱼是现存最大的两栖类动物,古人未能分辨鱼类和两栖类动物,从而创造出别具一格的鱼龙形象。

图17 甘肃甘谷西坪遗址鲵龙纹彩陶瓶

  四、龙与鳄

  中国境内曾出现过三种鳄鱼。一是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史称鼍,俗称土龙、猪婆龙,性格较为温顺,但在繁殖季节或守护领地时很是凶猛,极具攻击性;第二种是湾鳄(Crocodylus porosus),又称咸水鳄,为现存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动物,体型巨大,体长可达7米,性情凶悍无比,曾分布于中国台湾和海南岛,现今分布在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地。第三种是马来鳄(Tomistoma schlegelii),体型较大,体长3-4米,曾分布在珠江流域,现今分布在马来半岛、加里曼丹、苏门达腊、爪哇的淡水沼泽、湖泊和河流中。

  龙的体型和习性与鳄鱼有许多相似之处。就体型看,龙和鳄均为四足、长尾、体表覆盖鳞片,巨口獠牙,老年鳄鱼头上鳞棘凸出,常被误认为是角。就习性看,龙和鳄均为栖息于水边的爬行动物,爪子锋利,善于掘洞,卵生,有休眠的习性。

  距今6400年前,中原和长江中游地区的先民创造出鳄龙形象。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出土蚌塑龙共有3组,均为第二期遗存(距今6400年)。第一组编号为B1,位于M45墓室中部、墓主人身侧,蚌塑龙位于墓主右侧,头朝北,背朝西,身长1.78米,高0.67米,昂首,曲颈,弓身,长尾,前爪扒、后爪蹬,状似腾飞,另有蚌塑虎等图形(图18)。第二组编号B2,位于M45南面20米处,蚌塑图案包括龙、虎、鸟、鹿和蜘蛛等,图案南北长2.43米、东西宽2.15米,龙头朝南,北朝东,龙虎蝉联为一体(图19)。第三组编号B3,位于第二组龙虎图案南侧25米处,图案为人骑龙和奔虎等,其中,人骑龙摆塑于灰沟的中部偏南,龙头朝东,背朝北,昂首,长颈,舒身,高足,背上一人两腿跨在龙背上,一手在前,一手在后,做回首状(图20)。湖北黄梅焦墩遗址(大溪文化,约距今6000年)出土有用河卵石摆塑而成的鳄龙,龙身长4.46米、高2.28米、宽0.3-0.65米,头西尾东,头生一角,张口吐舌,昂首爬行(图21)。

图18 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蚌塑龙(第一组)

图19 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蚌塑龙(第二组)

图20 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蚌塑龙(第三组)

图21 湖北黄梅焦墩遗址摆塑龙

  中国古代有畜龙的记载,在夏商周时期尤为兴盛。畜龙,又称豢龙、扰龙、御龙,据李零先生考证,龙即鳄,之所以饲养鳄,一是为其肉,二是为其皮。屠龙术出自于《庄子•列御寇》:“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若屠真龙,实在是无用武之地,但若屠杀的是鳄鱼,虽难度较大,但终不失为一项技能。

  五、龙与蚌

  龙与蚌的密切关系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用蚌来塑造龙的形象,二是龙的腹部与某些蚌类似。

  距今6500年前,辽河流域和中原地区的先民用蚌塑造了龙的形象。内蒙古赤峰彩陶坡遗址(红山文化早期,约距今6500-5800年)出土1件龙形蚌饰(图22),整体分布范围约20厘米,该龙形蚌饰身体舒展,由头、身和尾部组成,短吻,张口,突出的圆额下有表现眼部的圆形镂孔,镂孔外围有一圈凹槽,推测眼部可能原来有镶嵌,尾翼上扬,尾翼与身体相连的一端可见4个圆形钻孔,可能用以与身体部位穿系连接,该龙形蚌饰选用蚌料为三角帆蚌。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出土用蚌类堆塑龙的形象上文已述,西水坡遗址出土软体动物多达44种,主要以瓣鳃纲珠蚌科动物为主,珠蚌科包括珠蚌、尖嵴蚌、楔蚌、帆蚌、矛蚌、裂脊蚌和珠蚌等7属,此外,瓣鳃纲还包括少量的无齿蚌亚科和兰蚬科动物,腹足纲动物种属较少。西水坡遗址蚌塑龙多用珠蚌科蚌类,并根据不同的身体部位而选用不同的蚌类种属,如:龙爪部位选用尖长的矛蚌等。

图22 内蒙古赤峰彩陶坡遗址蚌塑龙

  龙的腹部呈现如年轮般的同心环结构,这与某些蚌壳表面的同心环状生长轮脉相似(图23)。据后汉王符《中国画论》、宋代罗愿《尔雅翼•释龙》、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明代谢肇淛《五杂组》记载,龙“腹似蜃”,所谓蜃,就是大型蚌类动物的贝壳。

图23 蚌壳表面纹路

  六、龙的变化

  从龙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从龙的身体部位来看,中国先民创造龙的源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自然现象:包括风云闪电、雨后彩虹、树影虬枝、龙卷风、泥石流。

  二是,动物原型:陆生家养哺乳纲动物(猪、狗、牛、马/驴、驼)、野生哺乳纲动物(鹿、狮、虎、象、兔)、陆生家养鸟纲动物(鸡)、野生鸟纲动物(鹰、鹫)、爬行纲动物(鳄、蛇、蜥蜴、龟、鳖)、鱼纲动物(金鱼、泥鳅)、两栖纲动物(大鲵)、软甲纲动物(龙虾)、瓣鳃纲动物(蛤蜊)等。古人可能见到过恐龙的骨骼,至于是否有所参照,无从考证。

  三是,动物胚胎:象征获得新生、牲畜兴旺,子孙繁盛。

  四是,其他源泉:包括人的须发、“鬼”的眼睛、“凤”的爪等。

  关于龙的造型演变,有学者总结说:史前多元一体、商周粗犷抽象、东周时期秀丽洒脱、秦汉雄健豪放、隋唐健壮圆润、宋元成熟稳健、明清复杂华丽。

  汉代是龙的真正定型期,根据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记载,龙的形象有了较为统一的造型。自汉高祖刘邦开始,龙就变成了帝王的象征,汉代司马迁著《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刘邦因龙而生,其身形也就具有了“龙姿”:“(高祖)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汉高祖刘邦是第一个将其身世神化为龙的帝王,自此,帝王自称为真龙天子。元代之时,五爪二角龙成为皇族专用,平民百姓不得乱用。明清两代是龙造型的全盛时期,龙的形象为帝王独享,具有威慑的作用。

图24 元青花龙纹砚盒局部(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龙的传人

  中国是龙之国度,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当我们俯瞰中华大地时,龙之地形风貌便会映入眼帘:长城是飞舞于崇山峻岭间的一条巨龙,它是一条分割农区和牧区的分界线,也是游牧和农耕民族交往和融合的象征;黄河和长江是大江大河里的两条巨龙,北方旱作农业和南方稻作农业为南北方先民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生业基础;四海之内皆有龙王,海底蕴含着无垠的宝藏,海面上扬帆远航的巨轮将和平的信息传向寰宇内外。水面之上龙舟竞技,地面之上彩龙飞舞,生肖龙颇得中国人的宠爱,真龙天子已被龙的传人取代。

  中国龙蕴含着和谐共生、和合为一的思想。中国龙的形象是多种动物、植物甚至是自然现象的复合体,它的体型既有固定的形态、又有万千种变化。它能上天入地、行云布雨、翻江倒海,它能在天空翱翔,也能在深渊潜游。

  中国龙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宅兹中国,万物生华,就考古看,各地区各考古学文化的族群有其动物图腾或信仰,包括鸟、鱼、鳄、蛙、猪、羊、牛、蛇等动物形象,这与各地自然风貌、风土人情、生业方式和宗教信仰密切相关。中华各族群在突破血缘不断融合过程中,将自身信仰之物投诸于龙的身上,从而复合、重塑和丰满了龙的形象。

  中国龙体现了以农为本的思想,中国古代社会是农业社会,农为邦本。古人拜龙敬龙,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安居乐业、一帆风顺,也是我们向往美好生活和追求小康社会的现实诉求和心灵投射!

作者: 吕鹏

图文转自:“爱考古”微信公众号,图名略有调整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