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

中国北方考古与欧亚文明:第三届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

摘要: 欢迎辞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莅临秋高气爽的北京,参加由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主办,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俄罗斯历史与物质文化研究所和蒙古国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协办的“第三届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北方考古与欧亚文明”学术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于2004年创立“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并于2005年初组建了“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此后,中国 ...

欢迎辞

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莅临秋高气爽的北京,参加由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主办,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俄罗斯历史与物质文化研究所和蒙古国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协办的“第三届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北方考古与欧亚文明”学术会议!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于2004年创立“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并于2005年初组建了“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此后,中国人民大学的考古学科建设逐渐发展起来:2005年设置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并开始招收研究生;2006年启动了历史专业本科生和考古专业研究生的田野考古实习;2007年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并举办文物陈列;2010年获准设立考古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7月考古学获教育部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同年9月设置“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并开始招生;2012年成为中国考古学会团体会员;2013年1月获得国家文物局颁发的“考古团体发掘资格”;同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考古学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同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正式成立,魏坚教授任系主任;2014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在辽宁喀左县建立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田野考古实习基地”。至此,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科形成了完备的本、硕、博学科培养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目前设有北方民族考古、先秦考古、汉唐宋元考古、文博科技四个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13人,兼职教师1人。其中教授5人、兼职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其中2人为外籍教师,均拥有博士学位,另有外聘专业硕士导师8人。截至目前共有博士后进站研究人员8人,在读博士研究生21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31名、专业硕士研究生55名,其中留学生10名。成立考古文博系后已招收五届本科生。

本系教师曾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联项目等多项重大科研课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多年来,先后与各省区兄弟单位合作,实际主持和参与田野考古发掘和资料整理近60项。此外,通过学术访问、合作研究、举办学术会议和讲座等方式,与美国、以色列、俄罗斯、蒙古、日本、韩国等国和台湾、香港等地区的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科在师资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对外交流等方面已形成了自身的教学特色和研究专长。2014年,魏坚教授又被遴选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考古学科评议组成员。目前,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科作为中国考古学界的一支重要力量,确立了“立足北方,重视西域,挺进中原,发展长江流域”的教学与科研方向,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祝愿各位学者在会议期间心情愉快,身体健康!

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

9月16日(星期六)日程

开幕式 9:00-10:00

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吕学明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教授致辞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考古处处长张凌致辞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前副所长白云翔研究员致辞

蒙古国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主任特尔巴图致辞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霍巍教授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系主任魏坚教授致辞

第一场 发现与研究 10:00-15:30

主持人:陈胜前 玛丽娜·库鲁诺甫斯卡娅 白岩 朴淳发

策·宝勒尔巴特

蒙古北部伊赫托勒宝尔山谷的旧石器考古:以旧石器时代晚期早段为中心

丛德新

新疆青铜时代早期游牧遗存的确认及其意义:以新疆博尔塔拉河流域为中心

贾笑冰

新疆博尔塔拉河流域青铜时代文化研究新进展

弗拉基米尔·斯米诺夫

图拉-达什聚落:中亚北部文化起源的纪念碑

查·特尔巴图

区域背景下的蒙古西部早期青铜时代:发现与挑战

约书亚·怀特

蒙古国西南部的巨型遗迹和政治景观

王建新

中亚河间地区出土中国文物的早期铁器时代遗存

尼古拉·斯热金

中亚不同地区中世纪早期突厥文化的共性与个性(基于墓葬复合体的比较性阐释)

12:30-14:00 午餐

孙危 肖霄

赤谷城地理位置的探索及研究展望

程鹏飞

蒙古国后杭爱省和日门塔拉城址(三连城)考古发掘收获

玛丽娜·库鲁诺甫斯卡娅

中西伯利亚阿凡托瓦遗址的新材料:一世纪末的图瓦即北部中亚匈奴出现之证据

宋国栋

内蒙古准格尔旗脑包湾唐代陈氏家族墓地的考古发掘收获

高桥学而

辽河流域辽代城郭的特征浅析

赵永军

金上京遗址考古收获

第二场 文化与技术 15:45-18:15

主持人:白云翔 黄翠梅

朱泓

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的体质人类学研究

朱莉娅·克拉克

蒙古国北部达尔哈特地区的游牧生活:蒙古国北部考古项目的发现

丁山

北亚青铜时代的多规模社区:地方政治和跨区域景观

丹妮

新疆史前建筑文化和草原游牧的空间分析

邓淑苹

玉带: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文化结晶

朴淳发

简介几种环黄海文物和其历史意义

林梅村 马丽亚·艾海提

嚈哒在天山阿尔泰山的兴起:兼论嚈哒人对铁马镫初传中亚草原之贡献

町田吉隆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方形城郭都市遗迹城市景观的考察:以10-11世纪的辽中京城址为例

娜塔莉娅·索罗耶娃

当代数字科技在考古与建筑考古遗址:古代巴尔米拉的3D模型

9月17日(星期日)日程

第三场 互动与交流 9:00-12:15

主持人:徐光辉 武田和哉 杨建华 那·巴图包勒德

刘学堂

“最初中国”西部版图的动态拓展

李新全

从考古发现论高句丽莲花纹瓦当的地域性

于建军

农牧文明的边界:人类学视野下的早期亚欧草原考古

王辉

环青藏高原东缘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文化互动

杨建华

毛庆沟墓地发掘的意义

乔梁

早期金属时代中外文化联系的走向:

劳伦斯·包默尔

考古学视野下中国-罗马帝国的交流

郑君雷

汉晋北方游牧部族社会组织考察

阿列克谢·提什金

西西伯利亚和阿尔泰南部铁器时代早期民族文化(对现有文化之回顾)

武田和哉

中国古代都城与日本古代都城

安可

类型学导向的中国考古学:对方法与问题的再评估

第四场 宗教与艺术 14:00-16:00

主持人:李梅田 劳伦斯·包默尔

那·巴图包勒德

蒙古国岩画研究的最新成果

韩建业

略论新疆地区四千年前的萨满式人物形象:兼论康家石门子岩画的年代

王晓琨

锡林郭勒岩画的类型与分布

梁银景

北魏云冈石窟的空间布局及东西交流

徐光辉

北朝丈八佛像的考古学研究

李延祥

哈密两处古绿松石矿初步考察研究

黄翠梅

中国新石器时代末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镶嵌绿松石腕饰

霍巍

吐蕃金银器与欧亚草原文明

闭幕式 16:30-17:30

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吕学明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黄兴涛教授致辞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朱泓教授致辞

俄罗斯科学院物质文化史研究所娜塔莉雅•索罗耶娃副所长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系主任魏坚教授学术总结

(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议程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和日门塔拉城址Khermental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