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西北大学“一带一路”五周年成果回顾(二)──王建新教授的丝路考古梦

摘要: “考古连着过去,也为现在和未来服务。我一直梦想着把丝路考古搞起来。”像张骞当年出使西域寻找大月氏一样,王建新教授也是从寻找大月氏开始跨国丝路考古的。这位西北大学教授近二十年来数百次往返于丝路古道,把学术目标与“一带一路”倡议相结合,带领团队踏遍天山的东西南北,初步“掀起月氏的盖头来”王建新教授简介王建新教授☑基本信息: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毕业,学士学位。现任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博士 ...



“考古连着过去,也为现在和未来服务。我一直梦想着把丝路考古搞起来。”像张骞当年出使西域寻找大月氏一样,王建新教授也是从寻找大月氏开始跨国丝路考古的。这位西北大学教授近二十年来数百次往返于丝路古道,把学术目标与“一带一路”倡议相结合,带领团队踏遍天山的东西南北,初步“掀起月氏的盖头来”

王建新教授简介

王建新

教授


基本信息: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毕业,学士学位。现任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国考古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研究方向: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秦汉考古、东北亚考古、中亚考古、游牧文化考古、佛教考古、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与管理研究等

☑ 学术讲座:《秦汉帝国周边》、《东天山地区早期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兼谈我国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建设》、《丝绸之路昨天与今天》等。

☑ 讲授课程:为本科生讲授:考古学概论、中国考古学通论、秦汉考古、田野考古学、环境考古、田野考古发掘实习、文化遗产学概论等。

☑ 科研成果:先后主持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专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陕西省人民政府中亚考古专项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编写完成并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查由地方政府颁布实施《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等多项大遗址保护规划。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王建新教授主要论著

1.《东北アジアの青铜器文化》,日本同成社,1999年。

2.《试论班村仰韶文化遗存的分期及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2001年3期。

3.《先秦时期的秽人与貊人》,《民族研究》2001年4期。

4.《前汉後四陵にっぃての考察》,(日本)《考古学の 基础研究》,茨城大学,2001年。

5.《东北亚系青铜剑分类研究》,《考古学报》2002年2期。

6.《慈善寺与麟溪桥--佛教造像窟龛调查研究报告》(合著),科学出版社,2002年。

7.《岩画研究的考古学方法》(合著),《文物》2013年3期。

8.《东天山地区早期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合著),《考古》2009年1期。

9.《东北亚系青铜剑分类研究》,《考古学报》2002年2期。

10.《试论案板三期文化遗存》(合著),《考古》1987 年 10 期。

王建新教授主要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三建委三峡文物保护项目“重庆万州中坝子和上中坝遗址发掘与研究”、参加主持国家文物局重点项目“渑池班村遗址发掘与多学科综合研究”(1992~2002)。

2.承担教育部重大科研项目“汉唐墓葬研究”子项目研究(2001~2003)。

3.主持和参加了国家文物局资助项目陕西扶风案板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河南渑池班村遗址多学科综合考古发掘与研究、西北草原地区古代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早期秦文化研究等重大考古研究项目。

4.主持和参加了国家三峡工程中重庆万州中坝子等遗址的文物抢救和考古发掘研究、中日合作陕西麟游慈善寺石窟考古调查与保护研究、中日合作陕西唐陵石刻保护研究、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项目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编制研究等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研究的重大项目。

5.西北大学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科学院考古所合作“西天山西段国际考古”(2014)。

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疆巴里坤石人子沟遗址群多学科综合考古研究报告”(2014)。

  王建新教授的丝路考古梦

王建新教授与其西北大学的团队在1998年确立了“立足长安,面向西域;周秦汉唐,丝绸之路”的学术方向。他说,没有境外考古经验,中国考古学家在世界上就难有发言权。开展境外考古,掌握世界文明的一手资料,不再吃“学术剩饭”,才能发出“中国好声音”。

在国内新疆、甘肃密集调查后,他们把寻找大月氏的目光放在了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接壤处适宜游牧的山前地带,并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所签订“西天山西端区域古代游牧文化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合作协议。

大月氏研究属于国际显学,需要开创性地工作。在十多年国内寻找大月氏中,王建新建起自己的游牧聚落考古理论,进而发现了大月氏的王庭遗址、墓葬等数百处重要遗存,成果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王建新教授认为,应向先贤学习,踏遍月氏生活过的天山,建起中国的“丝路考古话语体系”。他发现匈奴语“祁连”即天山之意,认为《史记》中记载的大月氏生活的“祁连山”应是今天新疆的东天山。他还考古新发现了月氏的众多遗存,为掀起月氏的神秘面纱奠定了重要基础。(来源:新华网)

总书记接见

2016年6月,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重要演讲,主席还在塔什干会见了包括西北大学王建新教授在内的15名中国考古队员,并充分肯定了他们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积极贡献。习主席与大家逐一亲切握手,详细寻问了每位考古、文保人员的单位和姓名,并在会见结束时与全体人员合影留念。至此,西北大学考古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引发关注。

  王建新教授团队在中乌联合考古取得阶段性成果

王建新教授团队在乌兹别克斯坦数年的成果令人振奋:在西天山的所谓空白地带,新发现了数百处古代文化遗迹,发掘了迄今规模最大的康居贵族墓,基本清楚了古代康居的南部边缘,还建起乌兹别克斯坦考古史上首座保护大棚,千里之外便可监控其保护状况。

2016年9月,在“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上,中国西北大学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共同发布《丝绸之路历史文化考古成果》。

2018年6月11日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联合考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认为乌兹别克斯坦南部拜松市拉巴特墓地应该是大月氏的遗存,考古成果丰富了对古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认知。会上,王建新教授汇报了西天山地区考古调查的收获和认知。他说:为寻找和确认古代月氏的考古学文化遗存,从2000年开始,西北大学考古学术团队在中国甘肃和新疆进行了持续18年的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工作,初步确认了古代月氏在中国境内的原居地应该是以东天山为中心的区域,月氏人约从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前200年期间生活在东天山地区。


  图文编辑丨清欢

  审稿丨漫潸幽絮


分类: 中文 资讯 丝路资讯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