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40届世界遗产大会年度观察报告》精彩序言抢先看!

摘要:   图/CHCC遗产大会工作组在波恩参会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  2016年7月和10月在土耳其和巴黎两地召开的4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观察报告》将在本月与大家见面啦!这也是CHCC以第三方独立视角对世界遗产大会进行记录、评论的第四个年头。图/前两期出版的《年度观察报告》  本册关于第40届遗产大会状况的《观察报告》在编排上分为综述和专题两个部分,其中专门对今年遗产领域炽手

 吕舟 清源文化遗产

  图/CHCC遗产大会工作组在波恩参会

清源文化遗产

微信号 mobiheritage

  2016年7月和10月在土耳其和巴黎两地召开的4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观察报告》将在本月与大家见面啦!这也是CHCC以第三方独立视角对世界遗产大会进行记录、评论的第四个年头。

图/前两期出版的《年度观察报告》

  本册关于第40届遗产大会状况的《观察报告》在编排上分为综述和专题两个部分,其中专门对今年遗产领域炽手可热的“地区可持续发展与世界遗产保护”主题进行了探讨。天恰逢4.18国际古迹遗址日,其主题同样聚焦于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文化遗产与可持续旅游”。在此,我们分享吕舟教授在《观察报告》序言中关于“可持续发展与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标准”的部分段落,与各位一同思考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本届世界遗产大会开幕时通过了《伊斯坦布尔宣言》,又一次回顾了当今世界和遗产保护所面临的挑战。遗产遭受蓄意的破坏,文化多样性保护面临挑战,非法盗掘,气候变化,环境危害,经济压力,这些都是一直伴随着世界遗产发展至今天的问题。从《世界遗产公约》诞生那天起,人们就一直试图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然而这些问题今天依然存在。这些挑战并非来自于遗产本身,它们是人类世界自身的问题,从遗产保护自身角度是无法真正解决这些问题的。《伊斯坦布尔宣言》也再次强调了这一点。

今天世界遗产被赋予的新的任务则远远超出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本身,变为要发挥促进人类重新建立信心的作用,成为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力量。这对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无疑都是具有极大的挑战。


制定《世界遗产公约》的出发点是保护人类文明的遗迹和珍贵的自然资源,这一目标在《世界遗产公约》中有明确的表述:“考虑到部分文化或自然遗产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因而需要作为全人类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加以保护”[1]。在教科文组织1977-1982年中期战略中把保护和展示作为有关文化和自然遗产一切行动的基本原则[2]。20世纪80年代以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开始对世界产生广泛的影响,与此同时,《世界遗产公约》由于其强调的对具有突出普遍价值遗产进行保护的理念能够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使得公约缔约国数量快速增长,到1990年(含1990年)缔约国已经达到113个,2000年达到161个,而到2016年公约已经拥有192个缔约国,成为全球最具普遍性的国际公约。因此《世界遗产公约》也成为了教科文组织最重要的旗舰项目。那么,在教科文组织将建设和平的文化和可持续发展作为首要目标(Overarching Objectives)的前提下,作为旗舰项目的世界遗产必然要促进首要目标的实现。这种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变得越来越清晰。教科文组织在1996-2001年的中期计划中提出了致力于发展的战略[3]。这一中期计划基于世界遗产委员会制定的全球战略,提出《世界遗产名录》在现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基础上必须使其更具代表性,在现有类型的基础上应当扩展到包括文化多样性等重要指标[4]。教科文组织还提出,要保证遗产更充分地融入社区的社会和经济生活,鼓励有助于加强国际理解,尊重文化特征的文化旅游业的增长,提供满足当地社区的解决方案[5]。在这样的背景下将遗产的保护与社会的持续发展关联起来。在2001年到2007年的中期战略中,教科文组织更是明确指出,文化遗产是人类认同的关键内容,同时正迅速成为经济增长,发展,社会和谐与和平共处的关键因素[6]

2015年9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一议程也同样影响到教科文组织对未来发展的政策,影响到世界遗产保护目标的确定,影响到人们对于遗产价值的判断。我们注意到在教科文组织2014-2021年中期战略中对遗产价值的表述:“作为整体的遗产——包括自然与文化、物质与非物质,继承于过去的历史年代,由于它们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和在人类身份确定方面的作用,我们希望能将他们传之于后代。这些遗产将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平建设、消除危机状态及发展的策略”[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利用遗产的力量作为一种积极和凝聚的力量以助于防止冲突、促进和平建设以及重建和和解。遗产与人类面临的紧迫挑战: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安全用水、冲突、粮食问题、教育与健康、移民、城市化、社会边缘化和经济不平等等问题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8]这些内容显然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精神是一致的。

图/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来源:网络

在本届世界遗产大会的开幕致辞中,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再次强调了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她认为重要的并不是将新的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是重申人类的价值和权利,治愈受伤的记忆,通过遗产重获信心,恢复并展望未来,使世界遗产成为创造、革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量[9]。这样一种遗产保护目标的转变,使遗产被赋予了更为复杂和巨大的责任,遗产的保护也被鼓励从各个可能的角度贡献于这样一个宏大的目标,这无异使遗产保护本身变得复杂,同时也将其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更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图/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发言,来源:世界遗产中心网站

显然无论是对教科文组织还是缔约国而言都越来越期待世界遗产项目能够发挥比《世界遗产公约》所确定的目标更为巨大的作用,这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世界遗产公约》都是一个新的无法回避的挑战。在1977-82教科文组织的“中期计划”,对遗产的定位为:“首先,保护和展示作为属于特定人群或地区遗产的艺术作品、纪念物、考古遗址和自然遗产,这不仅反映了抵御破坏和衰变的过程,反映了源自于先人的愿望保护那些杰出的、幸免于时间的消磨和人类肆意破坏的历史文物;而且这也有助于认识和肯定这些艺术、考古或自然宝藏构成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性。”[10]今天世界遗产被赋予的新的任务则远远超出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本身,变为要发挥促进人类重新建立信心的作用,成为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力量。这对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无疑都是具有极大的挑战。

  本届遗产大会无论是在遗产地保护状况的讨论,还是在世界遗产申报项目的讨论中,遗产保护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都是一个核心问题。是强调对世界遗产或具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可能性的珍贵遗产进行严格的保护,还是强调如何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持保护与发展的平衡?关于这些问题,专业咨询机构、专家与作为政府官员或非遗产保护专业人士的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国代表及缔约国代表之间,专家和专家之间,缔约国代表之间在观念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新兴国家,同样也存在于具有深厚的遗产保护传统的发达国家。

世界遗产作为人类重要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它们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但在世界遗产评估、保护和管理的实践中仍应首先强调《世界遗产公约》的基本精神:

“考虑到现有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际公约、建议和决议表明,保护不论属于哪国人民的这类罕见且无法替代的财产,对全世界人民都很重要,

考虑到部分文化或自然遗产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因而需要作为全人类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加以保护,

考虑到鉴于威胁这类遗产的新的危险的规模和严重性,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这种援助尽管不能代替有关国家采取的行动,但将成为它的有效补充,

考虑到为此有必要通过采用公约形式的新规定,以便为集体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建立一个根据现代科学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11]。

《世界遗产公约》的这一表述包括了两层基本的意义,即世界遗产具有突出普遍价值,是人类罕见和无法替代的财产;对这类遗产应当建立有效的保护机制。这两个层面的问题应当作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把握世界遗产的评审标准,把握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状况的基点。根据《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作为世界遗产应当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符合世界遗产评价标准中的至少一条标准;满足真实性、完整性的检验标准;具有良好的保护管理状况。这三个条件应当同时具备,符合价值标准不能替代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检验,也不能替代保护管理状况的评估。同理,在关于保护状况的评估中,保护状况本身也会对遗产具有的突出普遍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产生影响。只有既具备了符合世界遗产价值标准的条件,且真实、完整又具有良好的保护管理状况的对象才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图/作为世界遗产应当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来源:网络

关注文化和自然遗产所具有的对可持续发展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不应替代对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护管理状况的客观评价。事实上如果不能对遗产价值以及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有效地保护,遗产本身的价值将在发展的过程中遭到侵蚀,这本身就已经背离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近年的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世界遗产遗产地范围内的建设、重建活动不断出现,在被评估的申报项目和保护状况的讨论当中,显然这样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在一些案例中甚至是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遗产地的形态,影响了遗产地价值的延续,影响了遗产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针对这样的案例,如果不能坚持严格、有效的保护措施,将会使遗产的价值面临巨大的威胁。

与之相对,在关注对遗产价值进行有效保护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应避免对遗产环境范围无限扩大的倾向。一些历史纪念物类型的遗产位于活跃的城市环境当中,对超出其缓冲区范围的建设,应当采取宽容的态度,允许城市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保证遗产地区划安全的条件下,选择城市自身的发展方式。

注释


[1]摘自《世界遗产公约》;

[2]教科文组织,1977-82中期计划,7601,p267;

[3]Strategies for contributing to development;

[4]教科文组织,1996-01中期战略,p30

[5]教科文组织,1996-01中期战略,p31

[6]教科文组织,2001-07中期战略,p37

[7]UNESCO,227860e-MTS-14-21,p24,原文:These assets shall be used for promoting social stability peace-building, recovery from crisis situation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8] UNESCO,227860e-MTS-14-21,p24,原文:UNESCO will harness the power of heritage as a positive and unifying force that can help prevent conflicts and facilitate peace-building as well as recovery and reconciliation. Heritage is inextricably linked to the most pressing challenges facing humanity: climate change and natural disasters, loss of biodiversity, safe water, conflicts, unequal access to food, education and health, migration, urbanization, social marginalization and economic inequalities.

[9]清源文化遗产,20160712

[10] UNESCO,033260eo-MTP-1977-82,p267,原文:In the first place, the preserv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works of art, monuments and archaeological or natural sites which belong to the heritage of a particular people or region reflects not only a natural instinct to arrest the processes of destruction and decay, the ancestral desire to protect the most outstanding relics of the past from the depredations of time and wanton human destructiveness: it also contributes to the awareness and of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country or region of which these artistic, archaeological or natural treasures form an essential part.

[11] UNESCO,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p1,p2


自2013年起,CHCC团队由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吕舟教授带队,由4-5名专业学者以观察员身份全程参加世界遗产大会,通过采访与会的缔约国代表、咨询机构成员和国际专家,力图分析国际遗产保护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自2015年起,团队连续两年在遗产大会召开期间,通过“清源”微信公众平台对大会内容进行第一时间的分析报道。项目的研究成果《第37届(2013)和38届(2014)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观察报告》和《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年度观察报告》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由《世界遗产》杂志社以增刊形式正式出版。

如需订购各年度《观察报告》,可咨询本公众号,也可通过《世界遗产》官方销售渠道购买。

清源文化遗产
我们是一群工作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第一线的青年,跟您分享实践思考、学术成果、思想碰撞,以及深入遗产地带来的好吃好玩。
*有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或疑问,直接微信回复公众号。




微信mobiheritage
网站chcc.thad.com.cn



清源文化遗产

*专业思维
*国际视野
*协同探索
*分享新知


分类: 中文 研究 研究前沿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