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

“跨越欧亚:从天山到阿尔泰山青铜时代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摘要: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 作者:陈晓程等 2016年8月23日-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德国考古研究院欧亚考古研究所主办的“跨越欧亚:从天山到阿尔泰山青铜时代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泉县召开。来自德国、英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澳大利亚及国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各研究机构与高校近三十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开幕式现场 ...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    作者:陈晓程等

    2016年8月23日-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德国考古研究院欧亚考古研究所主办的“跨越欧亚:从天山到阿尔泰山青铜时代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泉县召开。来自德国、英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澳大利亚及国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各研究机构与高校近三十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20160829B1.JPG
开幕式现场


  会议开幕式由温泉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燕主持,温泉县党委副书记、代县长苏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德国考古研究院欧亚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睦(Mayke Wagner)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苏卡县长首先表达了对中外学者的欢迎,在介绍温泉县的考古文物工作的同时,希望国内外专家能够为温泉县文物事业的发展提出宝贵意见。王巍所长以“交流和融合”为主题,指出温泉是体现古代东西文化交流的关键地区,所处的西天山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之间诸多的相似或相近的文化传统,反映了古代天山-阿尔泰山以及周边地区古代文化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体现出交流与融合的大趋势。这种交流与融合,是后来形成著名的文化交流通道“丝绸之路”的历史基础。会议在温泉的召开对传承古代文化、推动古代文明研究、加强中外学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王睦所长在致辞中指出作为考古工作者,我们需要大胆的假设、科学的探究、克服各种障碍、耐心寻找线索,然后发掘、保护、研究、理解这些线索。中西交流由来已久,此次会议在欧亚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是增进相互了解、促进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


20160829B2.JPG
20160829B3.JPG
会议现场


  随后,二十位学者先后介绍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与会学者们的工作和研究领域均与中国新疆地区,尤其是与天山-阿尔泰山地区密切相关,涉及了欧亚地区的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文化考古发掘、研究,气候、环境的演变以及农作物的传播,欧亚草原文化间的交流等问题。根据报告内容可分为考古新发现、区域专题研究、环境及科技考古三个部分。

  考古新发现

  考古新材料的分享主要来自中亚和新疆。

  德国考古研究院的尼古拉斯•波洛夫卡(Nikolaus Boroffka)教授以《中亚地区晚期青铜时代至铁器时代考古新资料》为题,介绍了在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发掘的晚期青铜时代遗址莫拉利(Molali)和早期铁器时代遗址班迪堪(Bandikhan)。莫拉利遗址具有中亚青铜时代巴克特里亚-马尔吉亚纳考古综合体(Bactria-Margiana Archaeological Complex,即中国文献提及的“大夏”)的典型特征,双层土坯墙环绕的堡垒式建筑遗存在中亚南部尚不多见。班迪堪遗址则提供了亚兹文化一期(Yaz I)手制彩陶的全新材料,从出土的陶器、金属器和石质工具来看,该遗址可能与中亚南部更广阔区域乃至中国西部都有密切的联系。


20160829B4.JPG
尼古拉斯•波洛夫卡(Nikolaus Boroffka)教授现场作报告


  德国考古研究院的迈克•托依法(Mike Teufer)博士在他的报告《塔吉克斯坦南部的撒瑞扎遗址和卡瑞姆博蒂遗址的考古发掘》中,重点介绍了位于塔吉克斯坦南部的晚期青铜时代遗址撒瑞扎(Saridzhar)和早期铁器时代遗址卡瑞姆博蒂(Karimberdy)。这两处遗址的出土材料无论从年代学还是类型学角度,都有着明确的承接关系,尤其是撒瑞扎遗址上层中彩陶的出土,为填补当地从晚期青铜时代素面陶传统到早期铁器时代彩陶传统的过渡提供了很好的实物资料。同时托依法也认为该遗址出土的彩陶,与新疆早期的彩陶文化有一定的联系。


20160829B5.JPG
迈克•托依法(Mike Teufer)博士现场作报告


  哈萨克斯坦马古兰考古研究所的三位考古学者,分别介绍了哈萨克斯坦中部地区的别尕兹(Begazy)墓地、桑格鲁(Sangyru)一期和三期墓地以及阿塔苏(Atasu)地区的考古发掘情况。

  阿尔曼•贝瑟诺夫(Arman Beisenov)教授演讲的题目是《哈萨克斯坦中部地区的别尕兹墓地》。别尕兹墓地位于哈萨克斯坦中部卡拉干达市东南部240公里处的别尕兹山附近。墓地由50座安德罗诺沃文化时期、6座别尕兹-丹德巴耶夫文化时期、10座塞克时期以及超过200座哈萨克汗国时期的墓葬组成。1947-1952年,著名考古学家阿列克谢•马古兰(ALKAY•MARGULAN)在此发掘了18座安德罗诺沃文化时期以及全部的6座别尕兹-丹德巴耶夫文化时期的墓葬,并根据该墓地以及其他一些墓地的材料命名了别尕兹-丹德巴耶夫文化。贝瑟诺夫主要介绍了别尕兹墓地中别尕兹-丹德巴耶夫文化墓葬的情况,并对其年代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该类墓葬出土的陶器具有青铜时代晚期的特点,因此其应该属于别尕兹-丹德巴耶夫文化的最晚期阶段,这一点得到了碳十四年代数据的证实(公元前11-10至公元前9世纪)。另外,贝瑟诺夫还认为,别尕兹-丹德巴耶夫文化墓葬东侧的回廊式构造,很有可能是塞克及其以后时期墓葬的墓道的源头。


20160829B6.JPG
阿尔曼•贝瑟诺夫(Arman Beisenov)教授现场作报告


  伊斯拉姆•阿海亚洛夫(Islam Akhjyarov)博士的报告题目为《桑格鲁-1和桑格鲁-3墓地——哈萨克斯坦中部地区的别尕兹-丹德巴耶夫文化遗存》,这两处墓地位于哈萨克斯坦中部卡拉干达市南部300公里处的桑格鲁村附近。1953年和1964年阿列克谢•马古兰在此进行了发掘,共发掘墓葬十余座。2014年,阿尔曼•贝瑟诺夫领导的团队对这些墓葬进行了清理和复原,与别尕兹墓地不同,此处的墓葬属于别尕兹-丹德巴耶夫文化的早期阶段,根据类型学研究以及碳十四年代数据,其年代在公元前15-13世纪。


20160829B7.JPG
伊斯拉姆•阿海亚洛夫(Islam Akhjyarov)博士现场作报告


  达尼亚尔•杜伊森巴依(Daniyar Duisenbay)博士以《哈萨克斯坦中部地区的阿塔苏考古区》为题,介绍了位于阿塔苏地区的考古区域。阿塔苏地区位于哈萨克斯坦中部卡拉干达市南300公里处,该区域内分布有阿塔苏墓地和遗址等从青铜时代一直到近代的众多时期的考古学遗迹,其中部分遗迹得到了全面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对于哈萨克斯坦中部乃至整个哈萨克斯坦的考古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20160829B8.JPG
达尼亚尔•杜伊森巴依(Daniyar Duisenbay)博士现场作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丛德新、贾笑冰、郭物研究员系统介绍了各自的最新成果。

  丛德新研究员的报告《欧亚视野下的西天山地区青铜文化》介绍了近几年在阿敦乔鲁遗址出土的新材料。他认为发掘与调查所揭露的墓葬、居址、岩画构成了西天山地区一支新的考古学文化-阿敦乔鲁文化,这是迄今为止发现于新疆西天山地区最早的青铜时代文化,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复杂化。同时在博尔塔拉河流域的调查发现了大量与阿敦乔鲁组织架构相似的遗址点,该区域应是连接天山地区、阿尔泰地区与内地的重要桥梁。


20160829B9.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丛德新研究员现场作报告


  贾笑冰研究员以《呼斯塔遗址与博尔塔拉河流域早期青铜时代》为题,介绍了在呼斯塔的最新发现成果以及博尔塔拉河聚落布局的初步研究情况。呼斯塔遗址由居址、墓地和军事瞭望建筑组成,在呼斯塔山前居址和黑山头居址的发掘揭露了以石头为主要建构材料的大型房址,出土了陶器、石器、青铜器等。同时,他将区域遗址调查与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相结合,将博尔塔拉河流域早期青铜时代遗址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个等级,并指出在博尔塔拉河上游地区存在多种聚落模式结构。


20160829B10.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贾笑冰研究员现场作报告


  郭物研究员的演讲《青河三道海子遗址的考古新发现和研究》围绕新疆青河三道海子遗址最近三季度的发掘展开。发掘以花海子三号遗址为中心,同时清理的还有周围的各类中小型遗址。考古工作发现并确认了鹿石、盾牌石,石堆中部的木框结构、碎人骨、羊齿、尖木桩等,遗址始建年代为公元前9世纪前后。推测类似遗址为祭祀性质,与俄罗斯图瓦阿尔然发现的大型冢墓群可能为同一人群所为,而三道海子遗址是这个早期游牧社会的夏季礼仪中心,对研究欧亚草原地区社会经济演化及游牧化、大型礼仪在社会复杂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20160829B11.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郭物研究员现场作报告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的陈晓露副教授通过她的报告《新疆博乐泉水沟和都木都厄布得格遗址2016年度考古新发现》介绍了在博尔塔拉河中下游地区泉水沟遗址和都木都厄布得格遗址的发掘情况。泉水沟遗址尽管发掘出土器物较少,但先挖基槽、后填土石的墓葬构筑形式在博尔塔拉河流域首次出现,对丰富该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面貌具有重要意义。都木都厄布得格遗址以早期铁器时代遗存为代表,除了石堆墓外,发现的三角形石城遗址在同时期极为罕见。


20160829B12.JPG
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陈晓露副教授现场作报告


  区域专题研究

  区域研究聚焦于欧亚大陆东部区域内的物品流通和技术传播。游牧民族的形成、生活形态及其与农业民族间的交流研究也是此次会议的热点之一。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韩建业教授以《亚洲草原地带史前时期的石墙聚落和房屋》为题,把研究目光聚焦在了亚洲草原地带史前时期的石墙聚落与房屋。他将从公元前三千年至公元前一千年的亚洲草原地带的石墙聚落与房屋分为两区四段,区域内部的石墙聚落之间存在着交流,但东西大区间的石墙遗存联系尚不明显;伴随时代演进,石墙聚落和房屋的分布范围呈现扩大趋势;多数石墙聚落并不是作为中心聚落存在,其出现与军事防御应当存在一定关系。


20160829B13.JPG
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韩建业教授现场作报告


  来自新疆师范大学的刘学堂教授在《新疆地区青铜时代考古的几个问题》中以康家石门子岩画、须纹陶器和刻划压印纹陶为切入点,在搜集大量文献与图片资料的基础上指出新疆境内青铜时期的一些文化因素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都有着相似性。康家石门子岩画的母题在器物、装饰、文化崇拜等方面与小河墓地极为相似,可能是同一文化人群的遗存。须纹陶器则由乌克兰出发,传播到中国的北方草原地带,年代上一直延续到鲜卑时期。刻划压印纹陶系统则在传播到新疆之后,产生了明显的本土化趋势,但并未能在新疆史前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


20160829B14.JPG
新疆师范大学刘学堂教授现场作报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研究所的吕恩国研究员以《新疆早期游牧民器物研究》为题就新疆吐鲁番地区史前时代十余种通常被误解或忽视的器物名称、使用方法等提出了独特的见解。新疆吐鲁番地区位于天山东部盆地,因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干燥的气候,使得古代遗物保存状态几近完好,尤其是木器、骨角器、金属器以及其他有机质文物。吕恩国研究员在他的演讲中,对钻木取火工具、木质搅拌棒、木旋镖、弓箭、石质化妆棒、射韝、小觹、海贝、胫铃、扣饰、打磨器、冠饰等十二种在吐鲁番及新疆地区常见的与游牧民息息相关的器物进行了精彩的辨识、比较与研究。比如木旋镖、化妆棒等,指出了与中亚地区的联系,纠正了以往在命名方面的谬误。


20160829B15.JPG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研究所吕恩国研究员现场作报告


  牛津大学杰西卡•罗森(Jessica Rawson)教授做了题为《从欧亚草原到中国北方:技术的变迁》的演讲。她以塔加尔(Tagar)类型短剑和南西伯利亚阿尔然(Arzhan)2号墓金饰在中国西部、北部半月形地带被模仿的现象为例,从器物风格分析和合金成分检测入手,指出草原文化的器物在由文化边境区被引入到农业定居社会的过程中,会因原料储量、制作工艺、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变化,在形状、功能和象征意义上不断发生改变,但这种改变同时也反映了草原人群和农业人群之间密切的物品流通与技术交流。


20160829B16.JPG
牛津大学杰西卡•罗森(Jessica Rawson)教授现场作报告


  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贾伟明(Peter Jia)教授的报告《农牧转化的考古学研究——以新疆温泉县博尔塔拉河上游的研究为例》,结合民族学调查提出了对新疆温泉县以阿敦乔鲁遗址为代表的遗址群的新看法。从地理环境上看,远离水源和耕地的阿敦乔鲁遗址体现了一种以牲畜为中心的经济模式;从建筑形式上看,阿敦乔鲁遗址所揭露出的石制建筑与现代牧民的放牧营地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季节性固定居住址的概念,山地地区的人群在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生业模式,并认为阿敦乔鲁遗址中的这种居址形态很可能是以牧业为主的人群走向转场式游牧的发端。


20160829B17.JPG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贾伟明(Peter Jia)教授现场作报告


  德国考古研究所伊丽兹•吕诺(Elise Luneau)博士的报告《中亚南部地区安德罗诺沃文化》,介绍了目前国外学术界对该地区安德罗诺沃文化所做的研究,指出至少在青铜时代晚期,安德罗诺沃族群就已在中亚南部拥有固定人口,且各族群之间存在互通有无的情况,但除可能的贸易往来外,目前对其互动方面的认识尚不清楚。最近在土库曼斯坦的考古工作表明,当时的居民虽具游牧特征,但与定居族群种植并使用同样的作物,有关植物考古的研究不排除其半农半牧的生业形态。不过目前的主流观点还是认为同样的作物类型来自于游牧族群和定居族群间的物物交换。


20160829B18.JPG
德国考古研究所伊丽兹•吕诺(Elise Luneau)博士现场作报告


  环境和科技考古

  环境和科技考古研究覆盖了气候变迁、金属流通、岩画测年、作物传播、人种迁徙等多个方面。

  来自柏林自由大学地质科学学院的佟湃(Pavel Tarasov)教授做了题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和铁器时代欧亚大陆中纬度地区的气候和环境》的报告。他以蒙古境内的霍顿(Hoton)遗址和德国的霍茨马尔湖(Holzmaar)为例,通过植物花粉分析指出,八千年前欧亚大陆东侧的太平洋季风强于现在,欧亚大陆西侧的大西洋西风要弱于现在,而中亚地区由于东西侧交互影响的博弈,其气候与植被也与现在有着明显不同。同时他还表示,新疆天山-阿尔泰山地区环境考古研究的深入将会为欧亚大陆环境与人群互动提供重要材料。


20160829B19.JPG
柏林自由大学地质科学学院佟湃(Pavel Tarasov)教授现场作报告


  牛津大学的马克•波拉德(Mark Pollard)教授通过他的报告《欧亚大陆古代金属资源流通体系:解读史前晚期人类交流的新型研究框架》,介绍了牛津大学研发“大数据”分析方法,即主要利用物质中的微量元素、合金元素和铅同位素检测分析,以不同类型的铜料及其合金的分布规律为线索来探究青铜时代欧亚大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他以伊朗及周边地区的锡青铜数据为例,指出在伊朗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青铜的使用状况存在差异,这与锡元素的分布有着重要联系。这种结合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铅同位素的研究体系适用于多种生产模式和生产区域。


20160829B20.JPG
牛津大学的马克•波拉德(Mark Pollard)教授现场作报告


  俄罗斯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叶卡捷琳娜•代弗列特(Ekaterina Devlet)教授的演讲题目为《俄罗斯阿尔泰地区石板墓上的岩刻和岩画》。她以阿尔泰山区卡拉科(Karakol)石板墓上的岩画为研究对象,从考古学角度指出石板上的岩刻和彩绘由于二次使用和绘制,有着明确的叠压关系;岩画风格与阿尔泰-萨彦山区的岩画极为相似。同时还利用RTI、UV、DStretch色彩增强加深对岩画刻绘细节的认识;X射线粉末衍射的应用则明确区分了彩绘中三种红色的原料差异。


20160829B21.JPG
俄罗斯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叶卡捷琳娜•代弗列特(Ekaterina Devlet)教授现场作报告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赵志军和王明辉研究员的演讲,主要围绕着阿敦乔鲁近年来出土的实物展开。

  赵志军研究员以《阿敦乔鲁——小麦传入中国的关键点》为题,分别强调了阿敦乔鲁遗址浮选出的大麦遗存的重要意义和阿敦乔鲁代表的西天山地区是小麦东传的重要节点。阿敦乔鲁遗址的土样经过浮选,主要出土大麦和直立黄耆两类植物,后者与当地的牧业经济有着一定联系。而通过对出土早期小麦遗存的考古遗址分布状况及出土小麦年代的分析,小麦传入中国可能存在欧亚草原通道和绿洲通道两条路径,阿敦乔鲁遗址可能是公元前两千纪左右,小麦通过欧亚草原传入中国的重要地点。


20160829B22.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志军研究员现场作报告


  王明辉研究员的报告《新疆地区古代人群——兼论阿敦乔鲁遗址出土的人骨材料》,指出新疆地区古代居民的体质特征包含五种类型,阿敦乔鲁墓葬出土的人骨资料通过形态学研究可初步确定为古欧洲类型,而通过人骨的线粒体DNA世系及共享序列的分布研究,阿敦乔鲁人群处于欧罗巴人群分支上,与伊朗、欧洲人表现出很近的遗传距离,表现为相对单纯的欧罗巴人种的遗传结构特征。


20160829B23.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明辉研究员现场作报告


  长久以来,对于欧亚地区间广泛存在的古代文化交流、互动及动因等内容,一直是考古学者非常关注的课题,也是国际考古的“显学”之一。这一地区的考古学文化面貌、文明化进程的演进、自然环境的变动、人群迁徙活动与动因、生业形态、技术传播与发展等,无一不是具有世界性的研究课题;将自己的学术视野从中国到周边世界,研究世界,比较世界;在比较中更清晰的认识中华文明的特质和优势,“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是几代中国考古学人的努力。而中国,尤其是新疆地区博尔塔拉河流域一系列新发现所显示出的跨越欧亚的特点,为这种持续的关注增加了新的热度。


20160829B24.JPG
与会学者代表合影


  执笔:陈晓程、刘彬彬、王鹏     摄影:尚国军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议程
关键词:

作者:IICC

更多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