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长白灵光塔

摘要: 长白灵光塔,位于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县城北山塔山公园景区内,海拔高度894米,系唐渤海国时期一座古塔,属于四角密檐式空心砖塔。长白灵光塔由通道、甬道、地宫、塔身、塔刹五个部分组成。塔身通高12.8米,由长方砖,圭形砖,多角砖砌筑,高五层,底层最大,向上递减,收分明显,侧面呈梯形,而正面则成正方形。长白灵光塔,原无“灵光”二字。清朝第一任长 ...
长白灵光塔,位于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县城北山塔山公园景区内,海拔高度894米,系唐渤海国时期一座古塔,属于四角密檐式空心砖塔。
长白灵光塔由通道、甬道、地宫、塔身、塔刹五个部分组成。塔身通高12.8米,由长方砖,圭形砖,多角砖砌筑,高五层,底层最大,向上递减,收分明显,侧面呈梯形,而正面则成正方形。长白灵光塔,原无“灵光”二字。清朝第一任长白知府张凤台考察此塔时,首加“灵光”二字。
关于塔身建造年代问题。据清朝刘建封撰《长白山江岗志略》记载:土人云,十数年前,潘姓见塔前有一石碑(该塔为灵光塔)甚小,上勒篆文不能辨,后被韩人毁。查此塔建立已久。或云尉迟敬德所筑,或云薛仁贵所筑,或云刘仁轨所筑,碑记无存,未易考核,惟所称皆系唐人,其为唐塔无疑。据辽宁史学家考证,砖塔2——5层直棂窗口,其形状与西安唐代大雁塔相似。从用料、结构和塔形来看又与西安唐塔相似,属于同一时代建筑。灵光塔之所在地又是当时渤海国疆域,因此,我们认为这座塔是东北地区仅存不多的唐代古塔。
1981年至1982年6月间,考古工作者邵春华同志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双寰先后亲临长白,对灵光塔进行了科学考察,鉴定灵光塔为唐渤海国时期建造的佛塔。
渤海国人为何在这个滨邻大江和大山之处耗资筑造此塔呢?无佛教怎能有佛塔?原因是当年的西京鸭府神州址设于今临江,自公元698年渤海立国后,唐朝佛教传入渤海国,渤海国人笃信着萨满教,也信奉着佛教。因此,在近代的满族民间萨满祭祀中,在以萨满教为主的礼祀同时,还敬奉着不为祖先的佛尊。
据《新唐书·渤海传》记载:“东京龙原府,日本道也。南海(府),新罗道也。鸭绿(府),朝贡道也。长岭(府),营州道也。扶余(府),契丹道也。”临江,是渤海取道登州,直抵唐都长安城中间的一个较近的古道。当年渤海王子、使臣们,每赴长安城,都是从临江下水乘舟前往的。唐朝的使臣也是从长安——登州——辽东——临江——长白赴渤海国,为了表示渤海国对大唐的忠贞,建此塔是情理中的事情。
常言道:有塔必有寺,有寺必有僧。遗憾的是,灵光塔处并没有寺和僧侣。难怪从前有五台山之僧禅松老者,为寻寺僧,“颈披长发,头束金质陀圈”,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慕名而来,意在寻找僧侣,栖身于寺中。事与愿违,到头来葬身于茫茫荒野。这位僧老圆寂后,为土人留下了三枚佛教石印:一枚上刻“行者禅松之印”(为僧者私印);一枚为“师利法王之宝”(为五台山之印);一枚为“头陀圣闻”之印。至此,长白山问世出一部脍炙人口的佛教小品——《僧人寻寺失印记》。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