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解密云冈石窟保护与研究

摘要: 初夏的武周山,和风轻拂,绿树蓝天映衬下的云冈石窟大景区,风景怡人。游人游览其中,静心感觉佛教造像艺术魅力,不时发出赞叹声。  云冈石窟是名副其实的艺术宝库,是中国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历史丰碑,代表着5世纪世界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在中国文化相关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与地位。“总书记在云冈石窟考察时强调,云冈石 ...

初夏的武周山,和风轻拂,绿树蓝天映衬下的云冈石窟大景区,风景怡人。游人游览其中,静心感觉佛教造像艺术魅力,不时发出赞叹声。

  云冈石窟是名副其实的艺术宝库,是中国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历史丰碑,代表着5世纪世界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在中国文化相关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与地位。“总书记在云冈石窟考察时强调,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我们的责任就是牢记嘱托,不负使命,把石窟保护好、研究好、利用好。”谈到云冈石窟的保护与研究,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这样说。

从稳到健的“三步走”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云冈石窟保护实现由稳到健的‘三步走’,目前,稳定性问题基本解决,水害得到有效控制,洞窟的保护环境和保护状态大为改善,保护对象已从载体和环境转向文物本体,保护方式也从抢救性转向预防性、研究性保护。”回顾云冈石窟的保护历史,云冈石窟文物保护修复研究室主任闫宏彬将其归纳为三个阶段。  1973年9月15日,周恩来总理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来到云冈石窟访问时指出:“云冈石窟要三年修好。”遵照总理指示,1974年启动第一阶段大规模维修工程,至1976年结束。抢救性修复一大批濒临崩塌的洞窟及雕刻,解决了云冈主要洞窟及雕像的稳定性问题。这是云冈石窟首次应用现代技术修复文物,取得明显效果,其中“围岩裂隙灌浆加固技术”还在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上受到嘉奖。  1992年至1997年,云冈石窟编制了《云冈石窟规划》和《云冈石窟保护管理条例》,实施“八五”维修工程,对第14窟、第40窟~45窟进行加固,对昙曜五窟及西部第30窟~45窟的前立壁,第9、10窟崖壁进行环氧树脂灌浆和小锚杆的加固,解决了石窟崖壁裂隙和悬石问题。  “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郦道元《水经注》里的记载,既描绘了石窟的雄伟壮观,又揭秘了地质构造和开凿环境。由于开凿在砂岩山体上,云冈石窟长期受水害影响。2002年,防水保护工程启动,此次工程勘察是云冈石窟历史上最为详尽最为细致的一次水文地质调查,摸清了云冈石窟山体的地质条件及水害的来源和机理。此次工程虽因山顶考古遗址较多而未能实施,但勘查研究的成果,以及制定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法,都为后续的保护工程打下良好的基础。2007年,西部窟群顶部防水试验工程取得成功,当年阻挡90%以上的渗水,次年再无渗水。2012年6月,组织实施了“五华洞岩体加固及保护性窟檐建设工程”,彻底根除了雨水冲刷立壁问题,使洞窟内的温度、湿度保持相对稳定,有效缓解了洞窟造像风化的问题。2019年4月实施的“第14窟危岩体加固及防水工程”,将危岩体加固、治水、除盐等手段有机结合,取得明显成效。

1973年9月15日周恩来总理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云冈石窟

国道为国宝“让路”  从云冈石窟核心景区向南行百米,清波流动,草木葱茏,仿佛置身自然原野。外地游客不会想到,22年前,此处还是交通繁忙的国道,满载煤炭的重型货车日夜不停。这份变化,既是一段尴尬的过往,又是一份独特的自豪——为了保护石窟,国道改线为国宝“让路”。  云冈石窟研究院职工们回忆,上世纪90年代,大同煤炭经济火热,紧俏的市场需求带动煤炭外运量增加,距离石窟350米的109国道上,大吨位的运煤货车来往不断,煤车过处黑尘四扬,经年笼罩石佛,不少佛像无奈披上“黑纱”,给文物保护带来威胁。为解决这一问题,1998年,国家投资2.6亿元,在云冈石窟山后,开辟建设了一条全长30公里的运煤专线,原有旧路辟为云冈旅游专线。109国道的改线,为云冈石窟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奠定了基础。2010年,云冈大景区建设竣工,云冈景区面积扩大10倍,达到2.3平方公里,景区各项大型旅游基础设施全部完成,云冈石窟真正迈入全国一流旅游区的行列。  “现在云冈石窟保护状况处在全国领先行列。”张焯说,眼下,石窟的保护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技术体系和工艺流程,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利用的原则,旅游板块也告别以往简单的开放模式,通过与自然环境、景观特色、文化展示、文创体验相融,降低游客在石窟内的停留密度,减少人类因素对文物本体的影响。

云冈旅游专线铺设现场

科技助力保护升级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亮武周川,石窟监测人员已经到位,他们要记录窟内的大气质量、文物本体病害等各项数据。从2011年起,研究院开始对“五华洞”等11个洞窟进行重点监控,用科技力量为文物搭建“保护罩”。  “总书记说,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张焯介绍,近年来,云冈石窟保护更多依托科技手段开展。研究院先后成立文物保护修复研究室、彩塑壁画保护研究室、数字化室、遗产监测中心、可移动文物修复室等,把数字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于保护工作中。2012年6月,五华洞岩体加固、彩塑壁画修复及保护性窟檐建设工程启动,历时3年完工,数据监测显示,窟檐建设与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明显降低岩体表面风化速度。  “保护不能闭门造车,要开门借智。”张焯说,云冈石窟研究院近年来与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高校联合,利用先进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保存石窟的全息数据和色彩信息,为石窟建起完整三维数字档案,不仅用于检测石窟的风化,还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对文物本体的活化利用。近年来,成功完成第3、12、18窟等比例复制,贯彻落实了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走出去”指示精神,实现了中国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重大突破。

云冈石窟第十八窟复制窟

力创“云冈学”研究高地  2019年,20卷本的《云冈石窟全集》面世,这套浩繁巨著用图12710张,收录造像59265尊,编号洞窟45个,是一套全面反映云冈石窟不同时期、不同洞窟、不同艺术风格与艺术特点的全集性图典,史诗般再现了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精华,实现了学术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成为迄今为止最完整、最权威的云冈石窟影像谱系资料。该全集是对云冈石窟艺术成就的一次集中展示,是云冈石窟研究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代表了“云冈学”研究的新高度。

  

    “这是一代代云冈人持之以恒、努力钻研的结晶。”张焯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有关云冈石窟的研究被提上日程,以北京大学宿白教授为代表的一批专家学者从历史学和考古学的角度,对云冈石窟历史和艺术展开全方位研究探讨,先后出版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文章,揭开了云冈石窟研究的新篇章,在云冈研究领域发出中国强音。  进入21世纪,云冈石窟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在前人基础上,深挖云冈内涵,在诸多领域取得丰硕研究成果,初步建立起“云冈学”科研体系,“云冈学”的脉络、骨架、肌肤、细胞、基因逐渐清晰,千年瑰宝的容颜在今人的努力下更加明媚动人。  总书记说,云冈石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张焯表示,接下来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定不移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坚守文物工作者的初心与担当,在“云冈学”高标准创建领域全力奋进。同时,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引进先进保护理念和技术,制定专项保护规划,构建综合保护体系,把人类文明瑰宝保护好。张焯介绍,下一步云冈石窟研究院将从学术交流、人才培养、课题攻关、队伍建设等方面着力,推动“云冈学”研究再上新水平。首先考虑与大同大学合作,创办“云冈学”学院,培养研究人才。还要创办《云冈研究》期刊,打造云冈学学术研究阵地,提升学术影响力,联合国内相关机构和专家学者,加强学术研究交流,打造“云冈学”学术高地。围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文化胸怀”等历史内涵开展专题研究,进一步扩大云冈石窟的国内国际影响力,真正让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

来源:2020年5月27日《大同日报》1版转2版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云冈石窟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