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东魏—北齐石窟造像的来源与影响

摘要: (1)西方 东魏—北齐时期的石窟与造像中,许多样式特征呈现出受到外来因素影响的结果。比如后甬道低矮的中心柱窟、塔形窟龛所表现出的单层佛塔、位于窟门上方的涅槃龛、身披厚重通肩袈裟的佛像等。究其源头,可以从河西、新疆甚至中亚地区找到母本,说明这一时期西方影响的强烈。 (2)中原传统 本时期的造像,无论是供养人还是工匠,都是生于中原长于 ...


来源

图|北响堂北洞主室周壁塔形龛

(1)西方

东魏—北齐时期的石窟与造像中,许多样式特征呈现出受到外来因素影响的结果。比如后甬道低矮的中心柱窟、塔形窟龛所表现出的单层佛塔、位于窟门上方的涅槃龛、身披厚重通肩袈裟的佛像等。究其源头,可以从河西、新疆甚至中亚地区找到母本,说明这一时期西方影响的强烈。

(2)中原传统

本时期的造像,无论是供养人还是工匠,都是生于中原长于中原,所以在样式上,肯定延续了北魏以来,特别是以龙门石窟、巩县石窟为代表的中原样式特征。比如方形三壁三龛窟和三壁佛坛窟、双窟、身披垂领式及褒衣博带式袈裟的佛像、披帛呈“X”形腹前交叉的菩萨(包括主尊菩萨与胁侍菩萨)、洞窟外立面的仿木结构、主室前壁的礼佛图(帝后礼佛图与僧俗礼佛图)、地面浮雕莲花与窟顶的莲花藻井等。

(3)南方

以响堂山石窟一期菩萨像和青州、邺城等地出土单体造像为代表的东魏—北齐造像,一方面表现出肌体的起伏,一方面通过扭动的身体表现动感的体态。这样的造像表现方式,可以追溯到成都地区的南朝造像。佛像头顶的小螺髻,最早见于印度秣陀罗造像,中国境内的最早实例出现在成都万佛寺出土造像上,其时代在梁中后期,也就是6世纪上半叶。前述龙门、巩县石窟代表性的褒衣博带式袈裟,亦起源于南朝,是魏晋士大夫衣饰佛教化的表现。河北地区的双身像,单体造像上的装饰性佛塔,其源头同样是南朝。

结合汉晋以来东西交流的实际情况,佛教当是沿陆路与海路两条路线传入中土。部分样式特征直接传播至中原,部分特征则是先到达南方,与南方本土文化特征融合之后,再影响到北方,如起伏的肌体表现、动感的身体姿态、螺髻等。从这个角度来看,南方也是西方的一个过渡。近年来,随着中原地区东魏—北齐单体造像新发现的不断涌现。使人有理由相信,印度佛像样式的传播是一个持续不断的、从陆海两路传入中国的状态,中国各地出现“西方”因素造像的可能性,主要取决于当地对外来样式的认可和接受程度。

影响

图|南响堂第7窟主室顶部藻井

(1)塔形龛

塔形窟龛是东魏—北齐石窟中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塔形窟此后成为“绝响”,塔形龛在邺城附近地区产生了较大影响。进入唐代,塔形龛仍余绪不绝,但已经不是佛龛的主流。

(2)造像样式

上承印度传统的强调肌体起伏和动感姿态的造像样式,首先在南朝蓬勃发展,此后在东魏—北齐的单体造像中有了较多的表现。到了唐代,更是发扬光大,成为唐代造像的经典表现样式。

(3)刻经窟

在石窟内刊刻整部佛经,亦是东魏—北齐的创造,在邺城及邻近地区非常流行。在北朝末年,刻经窟的形式就开始以邺城为中心向南、向北传播。至隋代,曲阳八会寺刻经继承了邺城地区刊刻整部佛经的传统,但表现形式上却是一种摩崖刻经,也许它还受到了流行摩崖刻经的山东地区的影响。这一传播继续向北,到达北京房山云居寺,采取洞窟与经板相结合的方式,开创了后世蔚为大观的房山石经。

本文由 董苗  张睿洋 摘编自  唐仲明 著 《东魏—北齐石窟造像研究》之《结语》。内容有删节、调整。


(审核:孙莉)



978-7-03-069667-0

定价:380.00元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