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议程

讲座通讯|岩尾一史【吐蕃王朝的体制:军政制度与多元部族】

摘要: 9月14日下午,龙谷大学岩尾一史副教授应我所邀请,以“吐蕃王朝的体制:军政制度与多元部族(Structure of old Tibetan Empire: military administration and multi ethnic-groups)”为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演讲。本场讲座系“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珠峰名家讲坛系列讲座”第八讲,由熊文彬教授主持,杨清凡老师担任翻译。此次讲座吸引了来自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的师生及社会人士到场聆听。讲座伊始,岩尾一史教授 ...


914日下午,龙谷大学岩尾一史副教授应我所邀请,以“吐蕃王朝的体制:军政制度与多元部族(Structure of old Tibetan Empire: military administration and multi ethnic-groups)”为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演讲。本场讲座系“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珠峰名家讲坛系列讲座”第八讲,由熊文彬教授主持,杨清凡老师担任翻译。此次讲座吸引了来自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的师生及社会人士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岩尾一史教授阐释了讲座题目,指出吐蕃帝国的体制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军政制度,二是部族制度。随着吐蕃的疆域扩张,两部分体制之间存在很多融合。吐蕃王朝作为青藏高原上第一个统一的政权,时间跨度达3个世纪之久。吐蕃初期主要部族为悉补野部,随着疆域扩展,象雄、吐谷浑等部族逐渐加入。至此吐蕃多部族邦国逐渐形成,时间大约在八世纪中叶左右。

    接下来,岩尾一史教授主要探讨了关于吐蕃军事和民政制度的规范化问题,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是职衔序列(告身制度),二是职衔序列与部族之间地位高低关系。

     教授将吐蕃的军政体制区分为核心和边缘两大类。吐蕃王朝军政建置的核心区域,包括藏文文献中所说的四茹(ru bzhi)、苏毗茹(sum pa’i ru)以及象雄万户(Zhang zhung);其他边缘区域则设“Khrom”(汉文中有的对译为“节度衙/节度使”)。乌瑞1980年发表过关于khrom的文章,认为khrom是吐蕃时期很重要的军事机构(military government,沈卫荣汉译文作“军镇”)。文献所载的Khrom包括Kva cu Khrom(瓜州大节度使)、mKhar tsan Khrom(姑臧节度使)、rMa Khrom(河州节度使)、dByar mo thang Khrom(雅摩塘/野猫川节度使),其中kva cumkhar tsan Bde khams管辖,rmadbyar mo thang属于 Mdo khams管辖。

      rukhrom的基层组织一致,均由部分军户(rgod)和民户(g,yung)组成,军户和民户是吐蕃军事基层组织。军户包括千户、百户、五十户和十户。岩尾一史教授认为,千户也应列入军事组织之内,并举出文献进行佐证。据敦煌吐蕃文书《大事纪年》载:两个千户部落Dor tephyug被颁赐虎皮牌,因其在河西走廊作战中表现英勇。北京国家图书馆馆藏敦煌吐蕃文书Bd9642号中记载了给吐蕃士兵授田的账簿,其中的gcom paphyug tshams两部均为来自中央茹(即“伍茹”)的千户部落。除敦煌文书外,在新疆麻扎塔格发现的木简中也记载有来自“伍茹”和象雄地区的士兵,在米兰发现的木简则记载有来自苏毗茹的士兵。通过以上文本,证实千户应属于军事组织。此外,敦煌地区的居民也被分成rgodg,yung两部分,其中g,yung即民户为dar pa’i lde(丝绵部落),可能是为吐蕃核心地区提供丝绸的部落。敦煌离吐蕃中心地区距离较远,但依然用同样的军事制度统治敦煌地区,说明该制度同时在腹心地区和边地实行。但也有一个特例——于阗地区,因为于阗还处于于阗王统治,并没有实行千户制度。最后,岩尾一史教授总结到,这种在军事制度上的统一和标准化是吐蕃迅速走向强大的原因之一。

     探讨完军事组织,岩尾一史教授将重点转移到吐蕃官阶体系及部族制度上来。官阶体系主要是指吐蕃告身制度,传统藏文文献记载吐蕃把告身分成六级或七级,分别是玉告身、金告身、颇罗弥告身(金饰银上)、银告身、黄铜告身和红铜告身,第七级告身是tsancen。告身制度基本上在吐蕃疆域得到统一推行,并作为地位高低区别的依据。但除告身之外,吐蕃仍对不同部族区分等级。据敦煌吐蕃文书P.t.1089《吐蕃官吏呈请状》,吐蕃的第一等级部族为Bod(蕃人)和Sum pa(苏毗),第二等级为Mthong khyab(通颊)和 A zha(吐谷浑),第三等级为Lung(龙家)和Dor po,第四等级为河西走廊的唐人。排列地位高低可能与加入吐蕃疆域的时间先后有关,Sum pa(苏毗)在松赞干布时加入吐蕃,理应位列第一级别。Lung(龙家)和Dor po大概都是八世纪末加入吐蕃阵营,所以位列第三级。这实际就引出一个问题,到底是依据告身划分等级,还是按照部族等级进行区分。岩尾一史教授结合P.t.1089号敦煌写卷内容给出了答案,敦煌地区担任rtse rje(节儿)的吐蕃人告身级别为第六级红铜告身,担任Todog(都督)的唐人其告身级别是第三级颇罗弥告身,告身级别低的吐蕃人任军镇最高长官“节儿”,而告身级别高的唐人则任副职。教授指出此种情况的出发点在于吐蕃中央政府给边地部族授予比较高的告身,以便于维护吐蕃统治;同时强调部族之间的差异,以部族等级作为实际划分标准。因此最终的判决为即使吐蕃腹心地区以外的万户、千户及小千户,并获得玉告身或金告身,但地位仍然低于吐蕃腹心地区获得tsancen(第七级告身)的官员

     岩尾一史教授指出,地域和部族地位高低准则高于告身序列,腹心地区官员职位永远高于边界地区,吐蕃部族地位远高于其他部族。这样的区分实际上导致吐蕃与非吐蕃人之间产生巨大的鸿沟。当吐蕃帝国衰落时,部族之间的矛盾就会显现并激化。841年赤祖德赞和842年达磨赞普相继被刺杀,842年后沃松和云丹长期展开继承权的争夺,以及青海一带论恐热和尚婢婢之间的争斗,此时吐蕃内部矛盾丛生,显出颓势。848年沙州脱离吐蕃统治,850-851年前后于阗亦脱离吐蕃,部族问题显现。

     总结阶段,岩尾一史教授认为吐蕃实行的军政制度和部族制度之间是相互冲突的,吐蕃没能妥善处理冲突。吐蕃中央政权依然按照部族地位高低划分等级,不能将统一标准在所统辖地区实行,导致内部部族之间产生矛盾,并日益加深,这是9世纪吐蕃帝国分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讲座结束后,熊文彬教授对讲座进行了精彩的总结。他指出岩尾一史教授从军政和部族制度两条主线出发,重点探讨不同部族在吐蕃帝国统治下的生存状况,并对吐蕃帝国的灭亡原因提出了新看法,值得大家学习。在场的校内外师生也分别就感兴趣的问题与岩尾一史教授进行了探讨,最后讲座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张 磊  供图、稿; 杨清凡校对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议程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