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北寨汉墓墓主人之谜

摘要: 1954年3月至5月,华东文物工作队山东组在沂南县北寨村发掘清理了一座墓葬,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正式科学发掘画像石墓,墓室文物虽被盗一空,所幸汉画像石保存得非常完整,随着《发掘报告》正式发表,立即引起轰动,北寨汉墓从此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墓中没有留下墓志、题记、印章之类可说明墓主身份的资料,故而此墓的墓主是谁一直未有定论。发 ...

1954年3月至5月,华东文物工作队山东组在沂南县北寨村发掘清理了一座墓葬,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正式科学发掘画像石墓,墓室文物虽被盗一空,所幸汉画像石保存得非常完整,随着《发掘报告》正式发表,立即引起轰动北寨汉墓从此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由于墓中没有留下墓志题记、印章之类可说明墓主身份的资料,故而此墓的墓主是谁一直未有定论。发掘报告根据墓门的胡汉战争图推论墓主人为带兵打仗的高级官吏根据中室车马出行的规模推定墓主人至少是朝廷所派出的使者或县令以上的官吏

吴文祺、赵文俊先生通过对比1980年嘉祥县武宅山村武氏家族墓武氏祠、安丘董家庄汉墓的规模,以及墓室的车马出行图,得出了北寨汉墓的墓主人应当是东汉末郡守以上的官吏,其年俸在中二千石至二千石之间这个观点目前学术界基本认同。出于对当地文化的关心,以临沂本地人为主的学者从多种角度进行了考证,提出了墓主人为刘邈丁复伏湛诸葛珪诸葛绪”、“孙阁观点


  刘邈



其一,刘邈说。山东省博物馆研究员王思礼、临沂师范学院教授王汝涛、临沂市博物馆研究馆员李玉亭持此说。认为墓主是东汉末年阳都侯、九江太守刘邈。其依据为刘邈是阳都侯,有经济条件建造这样的墓葬,其死亡时间和建造时间接近。刘邈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第七代孙,第六代琅琊王刘容的弟弟。初平元年公元190刘容遣弟邈至长安奏章贡献,帝以邈为九江太守,封阳都沂南在汉及以前称阳都。王汝涛先生考证刘邈在任时间为初平元年至初平4年之间,还认为刘邈不是任满回阳都,就是死在任上,必按汉制就国,归于封地阳都。吴文祺先生认为北寨村下应当是一处东汉晚期至魏、晋时期的官僚地主家族的墓地。既然是家族式墓葬群,1994年发掘四号墓时被村民匿藏、200510月追回的刘洪铜质龟纽印章,又为刘邈说提供了一个比较有力的佐证。此印章于20067月经山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蒋英炬、郭思科、王永民先生鉴定为真品。


  丁复



其二,丁复说。临沂师范学院教授李兴河持此说。主张墓建成于西汉高后五年,墓主为阳都敬侯丁复。其论据是石墓墓顶藻井式的建筑结构和莲花纹饰,斗拱两旁的倒衔双龙和室内悬珠为饰与张衡《西京赋》、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班固《西都赋》的描述一致,其中的乐舞百戏图再现了文献中记述的西汉前期首都长安乐舞百戏的场面。丁复,西汉初年人,跟随刘邦举兵于薛,《高祖功臣侯年表》云:阳都候丁复,以赵将从起邺,至霸上,为楼烦将。《项羽本纪》: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汉高祖刘邦即位的第六年,丁复以大司马之职封阳都,受封七千八百户。此说难以成立,该墓中室有西汉武帝、昭帝之时代的苏武画像,建墓时间自然应在苏武之后另外从画像石的雕刻技法之角度分析,其中的阴线刻、减地平面线刻、浅浮雕、透雕,在山东地区,这四种刻法都具有东汉晚期的特点。


  诸葛珪



其三,诸葛珪说。临沂市博物馆研究馆员徐淑斌持此说。他发表了多篇论文,列举了许多新的证据,支持发掘报告关于墓葬年代的判断,即墓建成于东汉末年,下限不晚于献帝初平四年,墓主为诸葛珪。其论据是诸葛珪死时与墓葬建成时间接近,而诸葛家族是当地名门望族,具有建造墓葬的经济条件。诸葛珪,诸葛亮之父,东汉灵帝时,诸葛珪被委任为泰山郡梁父尉。诸葛珪中年丧妻,后又续房,约死于公元187 但有学者对于诸葛珪官位不高,能否建起这样豪华的墓室持怀疑态度。


  伏湛



其四,伏湛说。沂南本地学者胡新华持此说。认为是东汉初期建武三年公元27年与建武六年光武帝刘秀所封的阳都侯和不其侯伏湛之墓,建墓时间在建武三年与建武十三年之间,其论据是伏湛是唯一一位被光武帝两次封侯的人物。他曾在短短的三五年间,经历了由大司徒遭贬徙迁封国的一段历史,而后又在封国逗留了整整十年时间,完全有精力和能力在琅琊国来建造这种适用美观的精美墓室。伏湛,字惠公,汉琅琊郡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其父伏理属当世名儒,曾任高密太傅。西汉成帝时伏湛为博士弟子,西汉末更始年(公元24年),官居平原太守。王莽篡汉后为绣衣执法,后弃官隐居。公元25年,东汉光武帝刘秀即位后,伏湛被征拜尚书,让他典定旧制。皇帝每次出征,总是留他镇守,总摄群司。汉建武三年(公元27年)伏湛代替邓禹担任大司徒,封阳都侯。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在不其县建不其侯国,伏湛徙封不其侯,由洛阳迁居不其城,食邑3600户。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夏,伏湛死。伏湛于东汉早期,而北寨墓群一号画像石墓的雕刻技法中的阴线刻、减地平面线刻、浅浮雕和透雕都具有东汉晚期的特点,故此说难以成立。


  诸葛绪



其五,诸葛绪说。临沂师范学院教授王瑞功先生持此说。认为墓建成于西晋初年,墓主为曾经参加伐蜀的诸葛绪。其依据是依据发掘简报,此墓建于东汉晚期或晋初期,墓门的胡汉战争图则说明墓主有与胡人作战的经历,如此推算,则诸葛绪最有可能诸葛绪,曹魏时为泰山郡守、雍州刺史。公元255年魏征东大将军毋丘俭据淮南反叛时,诸葛诞即遣时任泰山郡守的诸葛绪,迎战乘机犯魏的吴军。公元263年,魏大举伐蜀,其时已任雍州刺史的诸葛绪,即为三大伐蜀大军中一支的主帅,参与了灭蜀之战。晋时,官至太常卿下的太常崇礼卫尉。此说完全根据他人观点推论,并无实际证据支撑。其论据之一“墓主人根据胡汉交战图推论有与胡人交战的经历”,已被日本学者林巳奈夫证明胡汉交战图与墓主人没有直接关系。


  孙阁



其六,孙阁说。沂南县原政协副主席李遵刚、沂南本地文化学者高自保持此说。他们通过研究史志资料,走访村民,了解到沂南县有一个传说,汉代有三兄弟,名字分别叫孙祖、孙农、孙阁,皆为将军,死后分别葬在三个地方后来,三兄弟的名字就分别成了所在地的地名。孙祖埋葬的地方后来叫孙祖,就是现在的沂南县孙祖镇驻地,孙祖墓在镇驻地西南不远的地方孙农埋葬的地方后来叫孙农,就是现在的依汶镇孙隆村(清代《沂水县志》记作孙农村),孙隆村村西有一座汉墓,传说为孙农墓阁埋葬的地方的即清代的孙郭社,在今汉墓所在的南寨北寨。明清时期《沂州府志》、《沂水县志》都记载,北寨村一带的社级行政名称是“孙郭”,隶属于沂水县乐城乡。不论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后人的牵强附会,联想到当地原有人称北寨汉墓为“将军冢”,这种可能也是有的,不失是一条考证墓主人的线索。

以上诸种说法,从多种角度进行了考证和推理,但因墓葬被盗一空,多缺乏实际证据支撑,个别的逻辑也有不缜密之处。但不管墓主人是谁,从画像石墓的规模和精美程度却可推知当时沂南发展之盛,以及地方大族的经济实力以及这对研究沂南汉代历史、政治状况、经济实力、文化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往期推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