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北京大葆台汉墓二号墓

摘要: 壹 墓葬位置和发掘经过贰 壹号墓一 墓葬形制(一)封土(二)墓道、(三)墓室(四)棺椁、(五)人骨二、随葬器物(一)陶器(二)铜器(三)铁器(四)玉石器(五)骨角牙器(六)漆木器及其嵌件(七)纺织品  (八)玳瑁、 玛瑙饰件  (九)陶俑  (一〇) 钱币  (一一) 其它叁 二号墓  叁 二号墓  一 墓葬形制  二号墓位于一号墓 ...



壹 墓葬位置和发掘经过

贰 壹号墓

一 墓葬形制

(一)封土

)墓道)墓室

(四)棺椁、(五人骨

二、随葬器物

(一)陶器

(二)铜器

(三)铁器

(四)玉石器

(五)骨角牙器

(六)漆木器及其嵌件

(七)纺织品

  (八)玳瑁、 玛瑙饰件

  (九)陶俑

  (一〇) 钱币

  (一一) 其它

叁 二号墓


  叁 二号墓

  一 墓葬形制

  二号墓位于一号墓的西侧,两墓相距有26.5米。两墓封土连在一起,成一东西近100米、南北80米的大土丘。从横断面观察,二号墓压在一号墓之上(图四)。

  该墓坐北朝南,平面亦呈凸字形,方向186°。墓坑上大底小。上口南北长17.7米、东西宽11.75米,底口南北长 17.3米、东西宽11.5米,距现地面深3.2米(图六三;图版六六)。该墓毁于火,墓室中心部分红烧土厚竟达2—2.5米。有的地方已将土烧成琉渣。在北部便道的东侧,有1个盗洞,底部直径约1米左右。从盗洞淤土情况分析,似为早期被盗,盗洞底部发现零星玉片和漆案上的鎏金铜马腿等随葬器物,为盗墓者所遗。从所留遗迹分析,该墓结构与一号墓相同,亦由墓道、甬道、前室和后室等部分组成。

  (一)墓道

  墓道位于墓室南部正中,残长24.5米。分两段,北段长15.5米,宽3.4米,底与墓室底齐平,内殉车马(图版六七,1);南段呈斜坡状,因被金代遗址破坏,长仅剩19、宽4米。

  在墓道北段的夯土墓底上,有4条南北向垫木残痕,中间2条,两边各1条,每条间距约90厘米。4条垫木向北直伸到墓室内,与墓室内的垫木相连接。垫木宽20—30、厚20—25厘米。垫木上还留有东西向残铺地板7块,最长的一块与墓道等宽,约长3.3、宽0.30米。其它多因残朽腐烂,长、宽不等。

  墓道的西壁残留壁板12块,最高的1块高184、宽42、厚20厘米,底有长方形榫,长1.2、宽2.2厘米,壁板两侧有错口,板与板之间以错口搭扣的办法相连接(图六四)。墓道的东壁残留板10块,其中南端有1根高达2.5米,是墓道壁板中保留最高的1块。墓道南端用9块壁板封门,其外侧又用数根圆木砌垒,高与壁板相等。圆木南侧即为斜坡墓道。墓道内有两处保留顶板的痕迹。板长102、宽30、厚25厘米。

  二号墓的墓道内,所留木结构残痕较一号墓为多,这就使两墓的墓道结构互为补充,有助于了解。我们推测,墓道底在夯实后也铺垫白膏泥和木炭,木炭上再铺垫木和铺地板。墓道壁用扁平立木拼成木制板壁,立木与立木之间用错口搭扣的办法相连接。扁平立木一般宽40、厚20厘米左右,下有长方形榫。扁平立木的上端头可能亦有1根带卯的横木(或称天),用以固定扁平立木,其上用盖板为顶。

  墓道北段内殉有车马,因被扰乱和烧毁,仅留残迹,可辨者有3车10马,有些车的部位尚残留彩漆,车马附近放有铜或铁的车马饰(图版六七,2;六八,2、4)。

  墓室北侧有斜坡便道,长5.5、底宽2.25米,北端到原汉代地面,南端距现在地表深2.9米,距墓底深30厘米。当是筑墓时出土所用。

  (二)墓室

  该墓原亦为土坑木椁墓,结构与一号墓相似,因被盗又焚于火,原木结构多已不复存在,所遗仅是一些残迹。

  墓底残留12根南北向垫木残迹,每根间距90—120厘米,中间4根伸入墓道内。从遗迹看,垫木厚25—30、宽35—40厘米。南端有根垫木亦采用子母半槽榫扣合的办法相连接,与一号墓2根垫木的扣接方法相同。在垫木上,多处发现有东西向铺地板残迹,宽20—30、厚约15厘米。棺床在后室正中,仅留遗痕。

  (三)人骨

  棺床上有尸骨1具,已残碎不全。头北脚南,似为仰身直肢葬。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体质人类学组鉴定,死者为一女性,年龄在20—25岁之间(见附录四)。在尸骨附近出土有透雕螭虎玉饰件、玉舞人、玉角觿(xī)、玉鸽、铜镜残片和玉耳塞等。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