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四川文物》2023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摘要: ||调查与发掘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宁南县文物管理所摘要: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为配合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会同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等单位对宁南县钟家梁子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共发现287座新石器时代末期至夏商时期的石棺墓、土坑墓、瓮棺,大体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墓葬流行戳印纹、刻划纹和水波纹的侈口罐,广泛分布 ...

|| 调查与发掘


四川宁南县钟家梁子遗址先秦时期墓葬发掘简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

宁南县文物管理所摘要: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为配合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会同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等单位对宁南县钟家梁子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共发现287座新石器时代末期至夏商时期的石棺墓、土坑墓、瓮棺,大体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墓葬流行戳印纹、刻划纹和水波纹的侈口罐,广泛分布在宁巧地区的金沙江干流两岸;晚期墓葬流行素面磨光黑陶的小平底盘口罐,为该地区首次发现。随葬器物特征明显,地层叠压关系清晰,为研究金沙江中下游史前考古学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关键词:钟家梁子遗址;新石器时代;石棺葬;宁巧地区;金沙江


云南武定县长田遗址2018年发掘简报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馆

武定县文物管理所

摘要:长田遗址位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己衣镇长田村西南。2018年1—7月,为配合乌东德水电站工程建设,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馆、武定县文物管理所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0000平方米。共清理墓葬34座、灰坑9座、房址5座、沟2条、灶1个,另有多处野外临时用火痕迹及垃圾倾倒堆积,出土大量陶片、石制品、动物骨骼等。该遗址为金沙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过渡阶段的一处重要遗址,为研究长江流域早期手工业生产区域模式、人群迁徙与技术交流等提供了重要实证。

关键词:长田遗址;金沙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石板墓;石器制造场


成都市青羊区正府街遗址出土元代青花玉壶春瓶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摘要:2018年7月,成都市青羊区正府街遗址出土一件青花云龙戏珠纹玉壶春瓶,通过比对国内外资料,推断其为元代景德镇窑烧造。历年来,成都、雅安、三台等地都陆续发现过少量元代青花瓷器,表明四川地区亦是国内元青花的重要分布区域之一。尽管南宋末年爆发的宋蒙(元)战争对四川的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破坏,但自元初以后,政局逐渐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为外地生产的瓷器等商品流通入蜀创造了先决条件。成都自古为四川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元代四川蒙古军都万户府、四川行枢密院等军政机构皆设于城内,不排除这件玉壶春瓶在当时为高等级机构或特殊人群所拥有。

关键词:成都;元代;景德镇;青花玉壶春瓶



|| 探索与研究


柞伯鼎铭文补释及其年代再考

苏 浩(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

摘要:柞伯鼎铭文中的“共”当读为“供”,意为以下奉上、供其职事,引申为辅佐、有所奉献。“用昏无殳”的“殳”当为动词,即“以杸殊人”,是说昏国在南方以殳这种兵器为害一方,即蛮横用兵、侵扰边境,“无殳”一词和多友鼎中的“放(方)兴”、应侯视工鼎中的“非良”意思近同,近出铜器兒方彝铭文也证明了这一点,而“广伐南国”的主语是“昏”,并不指周公南征。铭文中的“蔡侯”当为传世文献中的“蔡武侯”,这为确定器物年代提供了重要线索。综合分析柞伯鼎的器型纹饰、字体、人物关系以及相关历史背景,将其年代定在西周晚期的厉王时期较为合适。通过对相关铭文体例和文献的分析,并不能排除周公南征的可能,铭文内容仍隐约透露周公曾南征的事迹。

关键词:柞伯鼎;周公南征;昏;虢仲;周厉王


贾南风封妃时间辨正——基于《徐美人墓志》的考查

叶 静(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摘要:20世纪50年代出土的《晋贾皇后乳母美人徐氏之铭》是反映西晋前期社会状况的重要资料,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政治信息。铭文与传世史籍记载颇有出入。以贾南风成为太子妃的时间为例,《晋书》记为泰始八年,墓志则记为泰始六年。这一事件与西晋政局走向息息相关,有进一步澄清的必要。以西晋的礼仪制度为切入点,辨明贾南风应于泰始八年才正式被封为太子妃,而墓志与史乘间的记述差异是二者分别选取不同节点的时间加以记录所致:传世文献以正式册封太子妃的时间为断,而墓志材料则出于对贾后的虚美,将婚聘时间模糊为其成为太子妃之时。

关键词:贾南风;徐美人墓志;礼制;聘;册


|| 多学科研究


甘肃礼县出土扁球形附耳鼎的浑铸与水平分型技术——兼论技术对造型设计的影响

刘彦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

摘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甘肃省礼县博物馆藏一系列不同时代的扁球形附耳鼎进行器表观察和内部结构CT检测,结果表明,该器物制作采用了模块化的生产技术,如使用分体模批量生产附件范后再进行总装、分体模可以排列组合式的多次配对使用等,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误差。此外,还使用实验考古的辅助方法进行模拟和验证,进一步认为器物制作使用了浑铸和水平分型,用于浑铸的铸型生产和铸造可能不在同一地完成。最后讨论了技术的成因及其对器物造型设计的影响,如顶盖折沿的有无受到后铸技术的影响、足部宽扁造型乃至足腹相对位置受技术限制的影响多于器形的主观设计等。

关键词:扁球形附耳鼎;浑铸;水平分型;模块化生产;造型设计



|| 古代建筑


广安白塔形制特征研究

侯 实(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曹永康(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

李 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孔祥飞(广东省审计厅)

熊 芳(广安市广安区文物管理所)

摘要:广安白塔建于南宋末年,约1207—1221年间,由安丙主持修建。位于渠江边险滩处,为九级四面的楼阁式塔,底部五层为石结构,上部四层为砖结构。其平面布局、立面收分,仿木构斗栱形制与用材,仿木构梁柱、腰檐与平座形制,须弥座样式,以及佛像与雕刻细部装饰等,既符合宋代建筑的营造做法,又具有南宋川渝地区建筑的典型特征。将川渝地区唐宋砖石塔按建造时间排序,可看出从“密檐式塔”“带楼阁式特征的密檐式塔”向“楼阁式塔”的演变过程,广安白塔属南宋晚期典型楼阁式塔,是研究川渝地区宋代建筑风格演变的重要实物例证,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

关键词:广安白塔;建筑形制;建筑考古;南宋

|| 文化遗产


川西北高原地区藏族传统石砌民居环境适应性研究

刘 燕(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张 箫(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杨 尽(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王春建(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向明顺(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摘要:民居对环境的适应性不仅表现在对地质、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适应,还表现在对民族环境、历史环境及社会环境的适应上。川西北高原地区藏族传统石砌民居对环境的适应性主要表现有:民居选址常为距水源较近、耕作半径小、地势趋缓且能避风向阳的地块;布局多为三或四层,各层功能相异;建筑大都就地取材,选择承重性、保温性和耐久性等较好的石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同时以粘性较强的黄土作为石材间的粘合剂;力求整体性、稳定性的结构体系与墙身形态体现出对抗震与安全的需求;石墙的砌筑、门窗的设置既是出于防寒的考虑,也发挥防御的功能;功能分区、形式和装饰方面则突出其鲜明的藏民族文化特色。

关键词:环境适应性;藏族传统民居;石砌;川西北高原


农村地区大遗址“社区化”利用刍议——以“马家窑困局”为例

王刃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摘要:“大遗址”是近十余年来我国最为重要的考古资源管理利用的概念。从遗产认知、历史价值建构、社会价值建构、遗产形态建构等角度分析甘肃马家窑遗址的遗产化困局,揭示出我国农村地区的重要遗址在遗存形态向利用形态转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部分困境。鉴于当地群众在重要遗产建构过程中的参与度普遍较低,而该过程又能够为当地社会发展和乡里凝聚提供新机遇,故应尽可能使当地群众参与到考古遗产建构过程中来。同时,农村较贫困地区的考古资源利用工作还应考虑到当地社会的经济条件、民众需求及既有人居设施等因素,再采取合理适当的策略。

关键词:大遗址;价值赋予;遗产化;马家窑;社区化利用


关于《四川文物》

主管:四川省文物局

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编辑出版:《四川文物》编辑部


双月刊

创刊于1984年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编辑部联系方式

编辑部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号

邮政编码:610041

编辑部电话:028-85231150

电子信箱:scwenwu@163.com

唯一官方投稿网址:https://scww.cbpt.cnki.net/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